民营企业“猝死现象”及其防范

——兼析全程危机管理在民营企业中的应用

作 者:

作者简介:
许晓明(1949-),上海人,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上海 200433 高健(1977-),江苏南京人,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3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一种说法是2.9岁,另一种说法是3.7岁。而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为8.2岁,欧洲和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更是达到12.5岁。平均寿命的巨大差距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和企业界的反思热潮,提出了诸如家族管理、盲目多元化、决策浪漫化、缺乏远见和创新乏力等原因来解释我国民营企业的短寿现象。应当重视民营企业的“猝死”现象,把它作为一个有别于“短寿”的特殊现象加以研究,找出其真正肇因,只有这样才能制定有效措施减少或避免“猝死”现象的重演。

      一、昙花型民营企业的特征

      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不难发现这类企业的共同特征:第一,它们在达到鼎盛时期前都经历了一段时期的高速甚至超高速增长。爱多从1996年到1998年的年均增长率为216%;秦池从1993年到1996年的年均增长率为262%;三株从1994年到1996年的年均增长率更是高达702%,其1995年的销售额增长率甚至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1780%。这和一般企业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第二,企业及其领导人的知名度很高。秦池是1995年和1996年中央电视台广告黄金时段的两届标王;爱多是1997年标王;三株虽然不是标王,但是却建立起了仅次于中国邮政的营销巨网,比起前两者的名气,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三,在行业内实力不俗。1996年,“秦池特曲”荣获当时中国白酒行业惟一的“绿色食品”认证;在中国保健品行业,衰落前的三株一直是市场领先者;1997年,爱多通过“阳光行动A计划”超过万利达成为VCD行业的老二,并进入了中国电子50强的行列。第四,业绩大起大落。1996年,秦池的销售额9.5亿元,两年后就衰落到3亿元,2000年,因为拖欠391万元货款被法庭裁定为拍卖商标还债;1996年,三株销售额达80.6亿元,但是三年后(1999年)年销售额只有5亿元,还不如1996年一个月的销售额;1998年,爱多的销售额达到20亿元,但却在1999年进入破产程序。

      二、民营企业陨灭的肇因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些昙花型民营企业的陨灭呢?在寻找其共同特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这类企业开始陨落的标志性年份都发生了标志性事件(突出事件),而且对于突发性的危机事件,它们不是毫无反应,就是处理不当。

      (1)秦池事件。1997年1月,北京《经济参考报》刊登了一则关于“秦池白酒是用川酒勾兑”的系列新闻报道,并被国内很多家报刊转载。这一事件被看做是引发秦池衰落的直接原因。在传媒一轮又一轮的反复报道中,秦池被打得天旋地转,连一丝分辩的声音都没有发出。结果其当年销售额从前一年的9.5亿元,急剧下降了32%,只有6.5亿元。

      人们普遍认为秦池陨落的原因是“将数亿元的资金用于造名,而忽略了调整产品结构、更新技术设备和提高产品质量等”。实际并非如此。秦池1997年的广告投放远没有达到3.2亿元的“标王”价,当年秦池支付给中央电视台的广告费只有4800万元,还不如前一年的6666万元;在技术设备方面,1994年秦池的罐装生产线只有5条,到1996年增加到47条;在产品质量方面,“秦池特曲”荣获了当时中国白酒行业惟一的“绿色食品”认证。

      (2)三株事件。1996年,湖南常德汉寿县的退休老船工陈伯顺在三株“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广告承诺打动下,花428元买了10瓶三株口服液。在陈老汉服用三到四瓶时,出现了遍身红肿,全身搔痒的症状。等第八瓶服完,陈老汉已全身溃烂,流脓流水。1996年6月23日,陈老汉被送到县医院求诊,医院诊断为“三株药物高蛋白过敏症”,其后,病情不断反复,9月3日死亡。陈老汉死后,其妻子和儿女一纸诉状把三株告到了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

      1998年3月31日,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三株公司败诉的一审判决,要求三株向死者家属陪偿29.8万元。一审判决后,有20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其标题均为“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老汉”。结果,从当年4月下旬开始,三株的全国销售额急剧下滑,月销售额从数亿元跌落到不足1000万元。虽然1999年4月,三株公司在二审中胜出,但是这是一个迟到的“胜出”,三株公司已经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3)爱多事件。与秦池和三株的外部发难不同,爱多的陨落却起因于内部股权之争。1999年4月7日,爱多股东之一陈天南在《羊城晚报》上发表“律师声明”,称爱多新办的所有子公司均未经董事会授权和批准,其所有经营行为和债务债权与“广东爱多电器有限公司”无关。“律师声明”无疑是在中国企业界上空发射了一颗醒目的信号弹:爱多出事了。那些已经被爱多拖欠货款搞得心神不宁的经销商和供应商像发了疯似地奔往中山市,一些讨债企业所在的地方法院纷纷赶来中山市东升镇强制执行,珠海市的法院还一度把爱多的办公楼给查封了。那些追随胡志标多年东征西讨的战将们,也树倒猢狲散,纷纷各奔东西,另投明主。很快,营销副总走了,电器销售部部长等一批中层干部也走了。1999年12月,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东莞宏强电子公司等申请债务人广东爱多破产还债一案,广东爱多进入破产程序。

      以上事例表明,对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处理不当是导致民营企业猝死的直接原因,其根本原因则是民营企业的危机意识薄弱和危机管理水平低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