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中国民间资本通过20多年的高速成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并有能力介入大部分的资本密集型行业。通过对民间资本的开发,有利于形成比较好的产权与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党和政府已经把加快民营经济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民营经济正在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面对这划时代的投资经营环境的巨变,民营企业又该如何自我调整,自我完善,抓住并把握机遇,顺利实现跨越式发展呢? 笔者在民营企业效力10余年,从中小型民营企业到集团化民营企业;从部门经理到集团公司总经理,经营管理工作涉及商贸、旅游、房地产、工业、农业、医药保健业。地域包括东南沿海开放城市和内陆西部地区。对民营企业的观察、体验及认识较为深刻,在此,就民营企业内部机制创新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民企决策机制不健全 制约众多民营企业发展的诸多内部因素中,决策机制不科学、不健全是其主要且重要的原因之一。为数众多的民营企业都没有设立董事会,或没有真正严格意义上的董事会。基本上是企业老板一人拍板(决策)。规模稍大一些的民营企业包括集团化民营企业,对重大经营管理工作的决策,大多采取召集部门经理以上人员开会,或召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助理开会,以及召集各分公司总经理(或各营销大区总经理)开会等形式。这些形式看似民主,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都很少说实话、说真话甚至很少说话。极少有人对老板的意见提出不同看法。更不用说和老板激烈争论了。尤其是在民营企业中高层“打工”时间较长的管理人员,更加懂得“沉默是金”。因此,这种看似民主的决策方式,往往还是老板的“一言堂”。决策机制的不科学,其实质性问题在于企业资本结构或产权结构的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企业老板的观念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或多或少受到企业老板的文化修养、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相关经济管理工作实践经验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因而,要让民营企业的老板充分认识到机制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促使民营企业现代机制的平稳转换,不可能像政府对国有企业搞个试点,然后全面推广那样简单,而需要特殊的过渡方式和方法,以及必要的过程。 人们常说“民营企业的机制比国有企业更灵活”。笔者认为,这一说法对民营企业老板有一定的误导,或民营企业老板曲解了这一说法。应当理解为,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转换,相对于国有企业的机制转换而言要容易(灵活)一些,但绝不是说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一定比国有企业更科学、更好。事实上,有不少民营企业的机制都有问题。 尝试“模拟董事会” 民营企业资本结构(或者说产权结构)的调整,将不可避免地要带来决策机制的变革。当然,资本结构的调整并不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必要事件。要视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企业现有规模、科技水平要求、业务范围、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企业发展目标、老板个人素质能力等。而对于那些确需要转换机制的民营企业,也并非一句话所能解决。特别是那些多年来习惯于一人决策的民营企业。因此笔者想,能否有一种方式给这样的企业的老板一点尝试,或一个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一个过渡性的过程,以帮助他们去逐步体会、逐步认识、逐步更新和转变观念,营造转换企业机制的条件。 笔者为此探索性提出一种方法,即这样的民营企业可尝试先设立一个“模拟董事会”。具体设想是,由民营企业老板在其现有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中,物色2人或4人,与老板一起组成3人或5人的经营管理“决策”班子(“模拟董事会”)。对企业重大经营管理事项进行“模拟审议和表决”。以2/3以上的一致表决作为表决结果。但实际上并不一定照此表决结果去执行。而是由老板作最终决策,并按老板的决定去执行。但需强调的是,尽管如此,每一个参与表决的“模拟董事”一定要有强烈的角色意识:要非常严肃、认真和负责地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决不允许违背自己的主观意愿去进行“模拟表决”。而作为企业老板,更应当积极支持和认真参与“模拟董事会”的工作,对持有不同意见的“模拟董事”要正确对待,切不可报以成见与偏见,应当热情鼓励这些“模似董会”踊跃积极地“参政议政”,甚至对工作出色的“模拟董事”给予嘉奖。这就是“模拟董事会”的概念。这种模式有何积极意义呢? “模拟董事会”的积极作用与效果 第一,在“模拟董事会”中的几位“模拟董事”是企业招聘引进的经营管理人才,有的是职业经理人。因而“模拟董事”一般都具有(也应当具有)一定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知识和经验,将会自然而然地向老板传输这方面的基本常识及其理论、实践(经验)与方法,从而使老板很“体面”地得到学习。 第二,要这类民营企业老板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个人决策习惯及方式中突然转为董事会决策的工作方式,会令他们不知所措,也会影响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极不充分的准备包括经历经验的准备及心理准备,使他们对此没有信心与把握。他们甚至根本不可能会考虑和接受这种方式与现实。即使在企业处于资金短缺、急需周转资金的情况下,这些老板宁肯以高利率引进资金,或向银行举债,也不愿别人来参与经营管理决策。也就是说,这些老板不可能在基本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吸收新的非金融资本,来实施产权结构的调整。而“模拟董事会”可以使这些老板毫无顾虑地去进行体验,并与那些“模拟董事”们轻松地磨合。他们可以让那些“模拟董事”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甚至可以和他们进行激烈争论——因为目前还是自己拍板。慢慢地,日子一长,这些老板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适应和习惯这种议事决策方式及工作氛围,并从中感受到这一决策机制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届时,企业要动真格地转换机制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