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民营企业发展必须要有新的思路。这是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在杭州“中国信息化发展论坛、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发表题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思路》的演讲中一直强调的。 四大成因 吴敬琏说,中国民营经济在中共十六大后,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但民营经济目前也面临诸多挑战。中国迫切需要增加内需以弥补外需的减少;同时,中国还面临着上个世纪遗留下来的很多问题,诸如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企改革尚未完全到位,大量下岗职工需要分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远未解决,部分地区中小企业发展不足、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尚未形成,行政机关对企业微观干预仍广泛存在,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还有较大距离等。 吴敬琏说,过去20年中国民营经济成功发展的原因,一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开放的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二是以浙江特别是温州为代表的地区,他们因为一无所有,要摆脱贫困的生存本能,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也就是大家都说的“温州精神”或“浙江精神”;三是精明刻苦的企业家精神,他们在竞争中成长,四是专业化生产,集群性效应,使得中国的民营经济飞速发展了起来。 五大问题 在谈到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时,天敬琏认为,在通货紧缩的压力下,在加入WTO以后,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面临很大的压力,虽然民营经济初步发展起来,然而问题不可小视。 吴敬琏分析认为,一是目前民营经济呈现出早期市场经济征候,主要表现在市场秩序混乱,权力干预和官商勾结,劳资矛盾加剧;二是“小富即安”思想比较普遍,不少民营企业实现温饱以后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三是融资渠道不畅,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四是企业经营管理需要改善。吴敬琏认为,一些民营企业的企业制度还处于很低阶段,经营管理上有很大漏洞,缺乏竞争机制或者是经营管理战略,没有明确的目标,决策随意化,往往由老板一人说了算,连起码的经理层会议都没有形成;五是企业家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家族企业两面观 在谈到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时,吴敬琏强调,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努力,建立一个规范的市场;实现企业制度优化,尝试突破传统企业模式,但并不是都要变成“现代企业”,目前有些企业家和基层领导对企业组织形式的认识似乎有个误区,认为民营企业都应该摆脱家族式管理,所有的企业都要搞公司制。其实这种看法是没有根据的,不能笼统地说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不好,有些需要有特殊技能的小规模的行业就只能选择家族式管理。当然,现代公司的典型形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主要的经营者往往并不是股东,即使是股东,也不是大股东。但在发达的市场经济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要搞成现代公司的。 吴敬琏认为,企业应当树立这样的观念,即一种企业制度安排是否优越,要看它能不能降低交易成本,是不是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民企与权力寻租 吴敬琏说,民营企业要制定适合于自身特点的经营战略,发展核心竞争力;他认为,民营企业要程度不等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管理革命;民营企业要学会发挥企业自治组织,如同业公会和商会的作用。他呼吁政府应该下大力气对原有中介组织进行改革和改造。他认为,一些由政府部门创办的中介组织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因为他们本身是由政府各部门创办的,其编制又在政府各部门,是政府的人,并不能代表行业的声音,因而社会上将之称为“二政府”,这种“二政府”现象要特别警惕。而且前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如温州工商联和商会实行企业家办会,其作用已经显现。 吴敬琏说,民营企业家在开辟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上要率先行动。首先,职式权益必须得到保障,工会职能定位和作用的发挥也应该必须明确。同时,他告诫民营企业家,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社会责任,与“官商”划清界线。说到此,吴敬琏特别强调,目前民营企业家对官员的“寻租”行为必须纠正。一些企业家动用权力使自己的资本集聚起来,破坏了市场经济的环境,是市场混乱最重要的根源所在。“官商勾结”的做法,不是按照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保护所有人的产权,而是权力的介入,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保护了少数人的利益。 吴敬琏批评说,企业与权力走得太近,是不道德的。也是走不远的。 为此,吴敬琏特别强调应该端正政府行为和实现市场法治,确保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他认为,要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的要件,就是要建立法治。实现双赢而不是一方侵害另一方的利益,需要第三方的介入,这个第三方就是政府,此时政府就要显示公平,就非得有法治来加以保障。 吴敬琏说,面对中国加入WTO后民营经济面临的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挑战,目前中国政府应相机减弱“第一手”的力度,使长期实行扩张性需求政策的负效应不致过分积累;同时强化“第二手”的力度,进一步把供给方面特别是民间经济的活力激发出来。 实践证明,多种所有制企业的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继续贯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大力发展民营中小企业,继续推进国有大企业的公司化改制,加快金融体系改革的进程,建立新的监管框架,实现法治,为激发企业的活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