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92;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03)01-0026-05 经过十几年的跌宕起伏与艰难行进,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同时仍然保持着增长态势。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及其引发的一系列严重后果[1,2],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并引起了国家及学术界的重视。然而,在研究如何促进乡镇企业有效集聚的过程中,我们却又发现,作为乡镇企业集聚问题研究的基础,乡镇企业的空间布局现状究竟如何,空间增长变化格局如何,空间集中状况如何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却知之甚少。因此,认真系统地研究乡镇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其发展演变及企业分布的重点空间,对于乡镇企业集聚问题的研究,无疑是有益而且必要的。 1 宏观分布格局现状 1.1 乡镇企业的宏观分布格局特征 乡镇企业数量的空间分布,反映了区域乡镇企业发展的规模水平;乡镇企业的产值分布,则从效益水平方面反映了乡镇企业分布的区域空间差异。这两项指标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对乡镇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有效的阐释。对1999年我国乡镇企业数量、产值空间分布状况的分析显示,我国乡镇企业的空间分布的现状格局具有以下特征。 1.1.1 空间的宏观分布极不平衡,极值差率大。截止1999年底,我国乡镇企业数量已达2070.89万个(表1)。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乡镇企业数量多的湖南省为222.86万个,占全国乡镇企业数量比重的10.76%,而最少的西藏自治区仅为0.1万个,所占比重尚不到0.01%,二者数量的极差之比达2228.6。由于西藏地区为后发展地区,情况比较特殊,将西藏地区排除后,乡镇企业数量极差值仍达645.14倍,仍然十分悬殊。而产值也反映了类似的情况,1999年乡镇企业产值最高的为浙江省,最低的是西藏自治区,其次是青海。将西藏自治区包括在内,1999年乡镇企业产值极差值为1756.94,排除西藏地区后,极差值仍达164.34倍,反映了同样巨大的差异。 表1 1999年乡镇企业数量空间分布 Tab.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V enterprise number in 1999 地区 企业数/万个 比重/% 全国总计 2070.89 100 湖南 222.86 10.76 山东 190.93 9.22 广东 141.15 6.82 四川 130.71 6.31 浙江 103.09 4.98 河南 100.75 4.87 辽宁 99.52 4.81 河北 97.41 4.70 湖北 95.42 4.61 江苏 86.73 4.19 内蒙古 86.62 4.18 陕西 86.47 4.18 广西 82.32 3.98 福建 79.05 3.82 吉林 73.39 3.54 江西 71.60 3.46 安徽 66.65 3.22 云南 57.09 2.76 山西 34.25 1.65 贵州 32.53 1.57 新疆 29.71 1.43 黑龙江 24.10 1.16 甘肃 21.51 1.04 宁夏 12.37 0.60 天津 11.25 0.54 重庆 10.89 0.53 北京 10.24 0.49 青海 5.21 0.25 海南 3.76 0.18 上海 3.21 0.16 西藏 0.10 0.00 资料来源:中国咨询行——中国统计数据库(www.bjinfobank.com)。 1.1.2 乡镇企业数量的空间分布集中化水平低下,产值空间分布的集中化水平相对较高,集中地与分散地均相对集中。1999年全国乡镇企业31个省市自治区数量、产值分布的集中化指数(注:集中化指数反映某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中程度,其数值范围在0~1之间;若该指数为1,表明绝对集中;若为0,表明均匀分布。)分别为0.49,0.58,产值空间分布的集中化程度明显高于数量的空间分布。乡镇企业数量的空间布局整体集中化水平低下,相对分散,但这种总体的分散格局并不意味着局部状况的一致,相反,乡镇企业数量分布的集中地区与分散地区都显得相对集中。 31个省、市、自治区乡镇企业数量分布中,湖南、山东、广东等9个省市乡镇企业比重已占全国的52.47%,超过了一半。而相形之下,北京、青海、海南、上海、西藏5个省市自治区乡镇企业的总和却仅占到全国比重的1.08%。而产值空间分布的集中区与分散区相对集中的状况更为显著,浙江、山东、江苏等6个省市的产值比重占到全国产值比重的51.87%,而贵州、新疆、海南等6个省市自治区比重之和尚未占到全国比重的1%,与此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从空间分布集中状况分析,产值分布还显示出东部沿海地区集中,偏远地区极度分散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