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9日) 一、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充分认识乡镇企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乡镇企业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和我国独特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迅速发展壮大的。从1978年至2002年的24年间平均速度保持在20%以上。这期间经历了1984年—1988年和1992年—1996年的两个高潮,速度都在30%以上。1997年—2002年,乡镇企业发展出现了速度放慢、出口增幅下降、安排劳动力减缓等新的情况和问题,但由于乡镇企业发挥优势,适应变化,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目前已经进入了结构调整、体制创新和素质提高的新阶段。 到2002年,全国乡镇企业预计实现增加值31800亿元,比上年增长8.3%,占国内生产总值30.7%,实现营业收入125800亿元,比上年增长7.9%;实现利润总额7200亿元,比上年增长7.3%;上缴税金2500亿元,比上年增长8.3%。在新世纪新形势下,乡镇企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必将发挥更加积极的重要作用。 (一)发展乡镇企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建设现代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让会的产业基础,是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的基本内容,也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行市场化运行、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的新型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就是要彻底改变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实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大生产,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乡镇企业通过转移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补农建农和发展农产品加工贸易,促进现代农业的建设。 截至去年底,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3亿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6.8%,大大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了农业的规模经营水平和劳动生产力。去年乡镇企业支付职工的工资总额82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为850元,占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34.4%,占净增部分约50%。农民得到的收入很多也用于支农、建农,加上乡镇企业将部分利润直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乡镇企业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贸易,充当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去年规模以上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增加值2400亿元,增长13%。乡镇企业已经为促进农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必将为建设现代农业再立新功。 (二)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大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工业化包括起步、发展、成熟、转型四个阶段,目前我国工业化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中期,农村工业化则处于发展初期。去年乡镇工业增加值22000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46.1%,完成出口交货值10500亿元,占全国出口交货值的40%左右。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有机结合,大大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为国家工业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路子,乡镇企业在这方面大有潜力,完全可以发挥机制优势、劳力优势和后发优势,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三)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农村服务业的主要内容。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商业、交通运输、饮食服务、咨询、物流等服务业,发展各类综合性和专业性商品批发市场,充分利用风景名胜及人文景观,发展观光旅游业等,为农业、工业生产服务,为农民、市民生活服务。2002年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已经占到全部乡镇企业增加值的20%,占农村服务业增加值的80%以上,已经成为农村服务业的主力军。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发展农村服务业,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也正是发展乡镇企业的应有之意。 (四)发展乡镇企业是加快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乡镇企业的聚集带动农民聚集,进而带动服务业和市场的兴起,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培植了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壮大了小城镇经济,避免了人造小城镇和小城镇唱“空城计”。小城镇又是乡镇企业发展的载体。 辽泽民同志曾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也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两个重大战略相互联系,有机结合,互为依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加快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并实现协调发展。目前各地建设各种园区1万多个,成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推进的重要结合点,聚集效应、示范效应增强,成为乡镇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发展乡镇企业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力量。党的十六大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坚持实行“多轮驱动、多轨运行”的方针,乡村集体所有制、个体私有制、混合所有制共同发展,个人独资、合伙、公司制等组织形式同时并存。乡镇企业既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力量。去年乡镇企业中的个体私有企业1905.6万个,安排劳动力突破1亿,占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的比重突破70%。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乡镇企业的主要增长点。去年全国乡镇企业投融资渠道拓宽,引进外商资金、农民个体投资、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向金融部门借贷、直接融资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格局逐步形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3000亿元,很大一部分是农民个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