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本文指苏州、无锡和常州三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著名的“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作为“苏南模式”载体的苏南乡镇工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曾经在全国乡镇工业中独占鳌头,可是,之后的发展却陷入困境:增长速度的下降幅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效益较差,亏损面达20%。为此,江苏省乡镇企业主管部门领导曾大声疾呼:江苏乡镇企业到底怎么了?而同期“温州模式”下的乡镇企业则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与苏南乡镇企业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苏南乡镇工业痛失领先地位,反映其竞争力在急剧下降。在新世纪初,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苏南乡镇工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国内外市场形势。苏南乡镇工业能否及如何重振昔日之雄风,举世瞩目。要达此目的,必须大力培植苏南乡镇工业的竞争优势,迅速提升其国际、国内竞争力。 一、苏南乡镇工业竞争力现状 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主体与其他行为主体竞争某种(些)资源的能力(昝廷全等,1999),也可以说是在市场经济下竞争市场份额的能力。衡量竞争力状况的指标可以分为两类(裴长洪,1998):一类是显示性指标,如市场占有率、产销率、营业收入利润率等,用来说明竞争力的大小;另一类是分析性指标,如销售增长率、资产周转率等,用来解释竞争力形成的原因。由于计算市场占有率指标所需要的同行业或同类产品的全社会数据难以取得,故本文选择产品销售率、营业收入利润率、销售增长率、资产周转率等指标来大致反映市场竞争力状况。苏南乡镇工业企业的各项指标计算结果如表1。 表1 苏南乡镇工业企业竞争力指标动态比较 单位:%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产品销 98.6 98.8 99.8 99.0 93.8 93.34 94.06 93.27 92.59 92.64 营业收入 3.52 3.81 3.78 3.19 2.98 3.00 2.67 2.64 2.62 2.93 销售增 12.3 13.4 26.6 58.0 35.7 23.8 -14.4 -8.85 -6.81 0.57 存货周 5.12 5.19 6.78 7.25 6.77 5.00 5.33 4.68 4.35 4.64 资料来源:江苏省乡镇企业管理局:《江苏省乡镇企业财务会计资料》(历年)、《江苏省乡镇企业统计资料》(历年)(下同)。 观察表1各项指标的变化,不难看出,各项指标基本均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下降的势头更甚。例如,产品销售率1994年(含1994年)前在99.0%以上,到1999年便跌到92.59%之下,间接表明市场份额在减少;20世纪90年代利润率指标本身不高,并呈下降之势;销售增长率1995年起持续下降,1997年起连续三年为负数;将苏南乡镇工业产销率和销售增长率与浙江省宁波市的相应指标做横向比较,差距一目了然:宁波市乡镇工业1995年、1996年、1994年的产销率分别为94.91%、94%、96.6%;销售增长率1995~1998年分别为61.14%、48%、25.3%、21.72%(注:资料来源于历年《中国乡镇企业年鉴》,中国农业出版社。)。此外,苏南乡镇工业的存货周转率1996年起下降较多,表明营运能力趋弱。所有这些从不同侧面说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苏南乡镇工业竞争力在急剧下降。 二、导致竞争力下降主要因素的分析 (一)发展战略未能及时转变,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基于当时外界的短缺经济环境和内部的资金、技术资源匮乏,苏南乡镇工业实际上选择了“粗放型生产能力扩张战略”,即以高投入为主要手段,以解决剩余劳动力出路和“兴地富民”为战略目标,通过主要发展技术层次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尽可能地扩大生产能力,以满足处于短缺经济下的市场需求,从而使自身得到增长和发展。这一战略的实施在当时有利于各乡(镇)、各村充分发挥自身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要素价格低的比较优势,形成价格竞争优势,再辅之乡镇企业的制度优势,使乡镇工业的产品竞争力明显强于城市国营企业,乡镇工业因此得到长足的发展。然而,这一战略虽然在特定条件(主要指短缺经济和城市工业缺乏活力)下可以使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但经济效益并不好,整体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大致形成这样的格局:资金增长率>产值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如表2)。 表2 1980~1999年苏南乡镇工业发展情况 单位:% 1980~1984年 1985~1989年 1990~1995年 1996~1999年 总产值增长24.5127.3344.42 3.40 (不变价) (不变价) (不变价) (现行价) 增加值增长 - - 20.50* 3.70 利润总额增长 -3.73-13.46 62.89 -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