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中国改革政策*

作者简介:
〔俄〕в·я·波尔加科夫著 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历史学副博士、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研究室主任。

原文出处:
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动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马贵凡摘译

      “我国总设计师”邓小平

      1994年8月22日,邓小平90诞辰。邓为塑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当代面貌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而举世闻名。邓有着漫长的政治生涯,在世界领导人当中也可谓绝无仅有。现在邓已不担任党和国家的任何正式职务。多年来,“中国改革总设计师”这个取自期刊文章中的比喻成了他的半正式职务。1994年8月31日,我有幸到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里看看。我看到邓小平诞辰纪念章上刻有稍许不同的字样——“我国总设计师”。我想,这个头衔比任何正式职务都珍贵,它充分反映了邓小平在制定中国政治方针或至少在处理重大原则性问题上的真实地位。

      1985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说:“永远不要过分突出我个人。我所做的事,无非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愿望,党的这些政策也是由集体制定的”。然而,迎接邓小平诞辰日的准备工作却搞得热火朝天,出现一种特别突出邓小平在中国改革中的个人作用并赋予他中国“总设计师”而不是首席设计师的地位的趋势,从70年代末到现在,尤其是1992年1月邓小平南巡之后,这种趋势明显加强了。而随着1993年10月邓选三卷的出版和之后对邓选三卷的学习,这种趋势在国内大众新闻媒介中彻底扎下了根。不过我想,这里所说的还不是邓小平的什么“个人崇拜”,而是他作为当代中国总改革者的形象的独特确立,是他的一系列基本思想(首先是中国必须实现现代化的思想和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最好途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作为有重要价值的指导方针在群众意识中的扎根。

      在我们看来,这种政治宣传举动,可能不是由邓小平直接发起的,其动机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是旨在使国家提前为“邓以后”时期作准备,确保社会在思想上和政治上所必要的统一,保证国家领导机关政治方针的连续性,以及未来中国社会的足够稳定。根据各方面情况判断,这就是当今中国宣传工作的主旋律。现在难以找到比邓小平的观点更好的思想理论支柱。可以说,邓小平的观点在实践中已经证明自己符合现阶段中国客观发展的需要。

      第二,邓选三卷在毛泽东百年诞辰前夕问世,完全是有意的安排,是旨在表明,就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而言,邓小平至少在表面上同毛泽东处于同等地位,而实质上邓超过了前任,比前任做了更多的事情,如果说他是学生的话,那么他大大超过了先生。

      最后,迎接纪念日的措施,不能不考虑纯个人因素。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人的不朽荣誉和好的名声,究竟能保持多久。用希腊诗人卡瓦菲斯的话说:突然又来一位不可替代的人物,不可磨灭的痕迹就会很快被消灭。这种例子举不胜举。实际上在中国,人们很尊敬邓小平,显然不存在崇拜,不存在神化。

      一句话,不排除,围绕邓小平90诞辰日和邓选三卷出版开展的纪念活动,不仅反映了大的政治利益,也反映了小的人的弱点。但谁也不怀疑,邓小平是一位伟人,是一位没有引号、没有一点儿讽刺、没有丝毫夸张的伟人。他是大国首领,是80年代世界主要政治活动家之一。他在70岁以后,在生命的第八和第九个十年,已经充分实现了自我,因而成了中国许多神话和古老故事的活化身。这些神话和故事说,真正的天才没有暮年,即便是80岁也要承认这一点……。可能最反常的是,说“我不是经济问题专家的人”,世界报刊却常常把他与凯恩斯、哈耶克、盖尔布赖特相提并论……。

      关于邓选三卷

      邓选三卷要比以前发表的邓小平讲话和谈话更得到了作者的认可。在许多情况下,原起草的固定讲话稿换上了原始发言稿。不过有时校订工作对原稿主要意思改动很大。例如,1987年4月26日邓小平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什特劳加尔时指出,下一个世纪前半世纪,中国要走的路比本世纪80至90年代的发展“更艰难”。以前的讲话稿是以这句话结束的,在邓选三卷上却加上了“相信我们的目标也能够达到”,同时省略了以前提到的“我们同你们考虑的问题和我们的路线几乎都是相同的”①。

      从今天的观点来看,邓早在1989年9月提出的以下看法是很令人感兴趣的:“现在的问题不是苏联的旗帜倒不倒,苏联肯定要乱,而是中国的旗帜倒不倒”②。这正是所谓明断者比模棱两可者要好,我们在当时听到这个说法就好了。

      一句话,任何一位当代中国问题专家,都可以从邓小平1982至1992年文选中找到补充说明近十年中国政治生活的细微变化的内容。

      这个说法也完全适用于经济发展进程和经济政策的制定。总的来看,邓小平1982至1992年文选含有经济题目的论述要比1975至1982年文选多得多。其中清楚地反映了邓小平坚持高速发展经济、积极大胆地迈出改革步伐和使改革市场化的一贯愿望。

      例如,可以看到,邓小平提出大大加快中国发展速度的必要性问题,不只是在1992年初,而在1990年3月,即实行治理整顿方针最起劲的时候,就已经提出来了。对于邓小平来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的号召更不是什么新东西。可以说,每次出现放慢改革速度的迹象和威胁时,如在1985年、1986年、1988年,邓小平就对改革进程和其组织者提出了类似的要求,即便放慢速度是由客观情况决定的。

      现在的文选还使人能够弄清楚中国经济科学积极探讨的许多思想和课题的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