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卅运动,是我国工人运动的一个重大创举,它的突出特点是实现了民众大联合;对我国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和久远的影响。这种联合,成为我国各个历史时期中的工人运动实现自身目标的基本保障。这是我们经过70年曲折发展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认识。在五卅运动70周年之际,对于五卅联合斗争的经验及其意义试谈些看法。 五卅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工人反对资方解散工会 五卅运动,是由日本资本家解散工会引发的。1925年5月7日,上海日本纺织同业会为对二月罢工(上海、青岛日本纱厂大罢工)进行报复,悍然决定取消工会,开除工会代表,工人对此不满。5月15日,日本内外棉七厂资本家宣布关厂,工会会员、共产党员顾正红带领工人向厂方说理,厂方日本人川村、元木向工人开枪,当场8人受伤,顾正红身中4弹而亡,造成顾正红惨案,消息传开,各厂工人举行罢工,发表宣言,成立雪耻会,举行追悼会,支援内外棉工人的斗争。上海学生联合会也发表宣言,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各校学生上街讲演、募捐,支持工人的斗争。 5月28日,中共中央举行紧急会议,决定广泛发动群众,于5月30日在上海公共租界举行示威宣传。5月30日,英巡捕向示威群众开枪,当场打死学生、市民13人,30多人受重伤,酿成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当晚,中共中央再次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由李立三等组成行动委员会,发动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一致向帝国主义反击。五卅爱国反帝运动便就此爆发。 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 6月1日,上海总工会公开宣布成立,李立三、刘华分别任正、副委员长,刘少奇任总务科主任,并宣布全市举行总同盟罢工。遂即,上海总罢工、总罢课、总罢市爆发。英帝国主义者继续镇压,又多次打死、打伤和逮捕工人、学生及各界群众,并且增派驻沪兵力,扩大对我各界群众的威胁。 但是,中国人民是不怕威胁的,他们迅速成立了工商学委员会,统一领导反帝斗争,“三罢”斗争又有扩大,爱国反帝斗争的烈火越烧越旺,全国各地人民一致响应。很快,五卅运动的风暴由上海席卷全国。北京、青岛、南京、武汉、广州、天津、重庆、济南等,约近500个城镇的工人和各界群众愤起举行‘三罢’斗争,1200万人不顾帝国主义的镇压,一致联合起来投入这场五卅爱国反帝的大运动。 这场运动中,参加者极其广泛,除工、商、学之外,还有农民和军、政、警等各界人士,不少洋行的职员、西崽也举行了罢职,就连外国租界里的华捕也举行了罢岗。仅上海公共租界各巡捕房参加罢岗的华捕就有485人之多。这样广泛参加的群众运动,在国内外都是极为少有的。 五卅运动的特点是联合 五卅运动的突出特点是大联合,什么原因促成了这次广泛联合呢?这是我们需要重新进行深入考察、认真进行总结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工、商、学、农、军、政、警等各界广大民众反帝爱国的大联合,是由于国共两党的联合所影响、引导和推动的。两党的联合,促成了两党影响下的民众大联合。 1924年1月,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开始了合作。首先,为贯彻孙中山“扶助农工”的政策和领导起工农运动,国民党中央设立了工人部和农民部,由廖仲恺和林伯渠分别担任两部部长,其下属机构也多由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任事。因此,在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的领导下,以工农为主体的群众运动便得到了迅速地恢复。 其次,从1924年起,共产党通过国民党的工农两部,发起了“劳动统一运动”,开办了许多工人补习学校,成立了工人俱乐部,发展了工会组织,为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进行了组织上的准备,南方的工人运动便以上海、广州为中心蓬勃、迅猛地发展起来,打破了二七大罢工以后的沉寂局面,使工人运动走向了高潮。 第三,应该特别强调的是,1924年11月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颁布的《工会条例》的作用。这个《工会条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承认工人有组织工会的自由和宣布罢工自由的法令,为我国工人运动的兴起作了政治上的准备和保障。《工会条例》的颁布,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工人群众。从此工人运动便以公开、合法地位展开了,促成了我国工人运动全面高涨的到来。 第四,1925年5月1日至7日,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于广州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为我国工人运动作了领导上的准备。很快,席卷全国的革命大风暴——五卅运动就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