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胜利者的中苏大论战

作 者:

作者简介:
叶书宗 上海师大教授

原文出处:
探索与争鸣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世纪爆发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现过两个阵营对峙的“冷战”,以及口诛笔伐的中苏大论战。中苏大论战中,双方论战的文字汗牛充栋,而对这场大论战的研究却是近乎空白。笔者亲身经受这场大论战的洗礼,多年来积淀了诸多难解的思考。

      赫鲁晓夫的“改革”引爆中苏大论战

      中苏大论战从1956年2月苏联共产党举行第20次代表大会开始,至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暂告段落,前后历时8年之久。在论战中,中国共产党指认,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共产党修正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背叛了社会主义,背叛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搞修正主义;赫鲁晓夫是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现代修正主义的总代表。苏联共产党则认为,中国共产党思想僵化,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搞教条主义,是阻碍列宁主义发展的现代教条主义。

      这场论战是由中苏两党领导层的室内争论,逐级扩大到两党的普通党员,直至发展到两国关系极度恶化,大军压境,发生边界热战。中苏大论战的表现形式基本上是打笔墨官司,但它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及各国发展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双方为此所付出的代价是十分惨重的。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开始了20世纪实践的社会主义。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确立了被称作人类社会第一个活生生的社会主义体制——斯大林模式。至50年代,这个模式的狭窄框架早就容纳不下发展着的、多种多样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容,时代在呼唤改革,理论需要发展。

      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建立的,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客观上对社会主义各国特别是苏联的体制改革变得非常有利。斯大林的继承者赫鲁晓夫,以其特有的秉性,着手改革斯大林模式。

      1953年9月,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立即在中央全会上提出忧患意识,严肃批评农业生产的落后和各级干部的浮夸,指出农业生产落后的根源是违反了物质利益原则。他要求按商品经济原则重新确定国家和集体农民之间的关系。

      在随后的几年里,赫鲁晓夫在农村和农业生产领域,采取了几项重大举措:第一,大规模开垦生荒地和熟荒地。第二,取消集体农庄和集体农民的农副产品义务交售制——斯大林给农民定下的“贡税制”。在坚持集体农庄集体所有制的范围内,重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改革农副产品的收购制度,调整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三,改组机器拖拉机站。改变了农业领域中两种不同所有制的独立企业(集体农庄与拖拉机站)参加、完成统一的生产过程的格局,改变了“一块土地上有两个主人”(赫鲁晓夫语)的不正常体制。

      赫鲁晓夫在政治上的重大举措是从平反昭雪入手,反对个人崇拜,重树集体领导原则。马列主义在理论上否定英雄史观,但现实的苏联从30年代开始,弥漫着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给苏联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使马克思、列宁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苏联社会现实严重失衡。赫鲁晓夫掌权后,开始了平反昭雪工作,试图还斯大林作为人的本来面目;强调恢复社会主义法制,建立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制秩序。

      在世界总体战略方面,赫鲁晓夫面对50年代的现实,认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不符合当今现实。因而要调整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即改变把20世纪看作帝国主义走向全面崩溃、社会主义走向全世界胜利的世纪的时代估价;改变以暴力革命为手段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决策,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等3个理论问题,废止关于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理论指导,并希图调整和美国“冷战”对峙的严重局势。

      总之,赫鲁晓夫致力于改革斯大林体制,是要寻找苏联社会主义继续前进的道路。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寻找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途径。

      新中国建立后,曾有过一段全面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时期,但毛泽东很快感觉到不能照搬苏联的做法。他在1956年4月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和1957年6月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都表明中国正在努力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1956年2月,苏共举行第20次代表大会。赫鲁晓夫在《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中,推出了他的改革思想。关于“和平过渡”和反对个人崇拜问题,中共就首先表示不同意见,在1956年4月和12月,《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两文,揭开了中苏大论战的序幕。

      大论战中断了中苏双方的探索与改革

      1960年4月22日是列宁诞生90周年,《红旗》、《人民日报》等发表了《列宁主义万岁》等3篇文章。重申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和当今时代特征的论断,并声称,列宁的论断永远不会过时;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无产阶级必然要在帝国主义灭亡的废墟上建立崭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十月革命的道路永远不可改变。自此,中苏双方从意识形态分歧走向公开论战。

      1963年7月14日,苏共中央发表了一封给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接着,苏联全国性报刊上又发表文章和材料,批评、攻击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则遵循“后发制人”的一贯战略,于1963年9月6日,《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编辑部发表声明:从今起,“将陆续发表文章,评论苏共中央的公开信”,准备开始系统地批判“赫鲁晓夫现代修正主义”,这就是以后陆续发表的9篇评论苏共中央1963年7月14日公开信的文章,通称《九评》。中苏大论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