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与国民党政权的覆亡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彦宏,湘潭师院历史系副教授; 周忠,华南师大92级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仅仅维持了22年的时间即告覆灭,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甚为罕见的。个中原因很多,既有政治、军事因素,也有经济原因。而通货膨胀则是它走向崩溃的经济根源。本文拟就1935-1949年国统区通货膨胀的方方面面与国民党政权覆亡的关系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

      一般说来,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对纸币的客观需求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国统区的通货膨胀是以法币的发行为滥觞。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实行币制改革,在全国统一发行一种“不兑现”纸币——法币,规定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使用现金;所有银元立即缴存政府,将白银收归国有,禁止流通;还规定法币与英镑、美元汇价,由指定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等等。不难看出,这一改革,一方面使国民党官僚垄断资本独占了货币发行权,完成了对全国金融的垄断;另一方面,使国民党政府通过政治权力这一杠杆“把纸币变成了金”①,找到了掠夺财富的隐蔽手段,为通货膨胀开了方便之门。

      国统区的通货膨胀轨迹可分三个阶段:

      1、通货轻度膨胀阶段(1935.11-1939.1)

      法币的膨胀,从它出现之日起就开始了。1935年12月,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及8家商业银行的法币发行额为8.58亿元,1936年12月底增至13.3亿元。但在1939年以前,由于国民政府采取偶尔抛售外汇的方法以弥补财政不足,再加上抗战初期人民凭着爱国热情购买了相当数量的爱国公债,法币的膨胀还处于缓和阶段,物价上涨幅度也没有超过法币的增长速度。以全面抗战爆发前的1937年6月法币发行额为14.1亿元,指数为1;至1938年12月发行额为23.1亿元,指数为1.64,一年半内法币发行指数增加64%;而同期上海物价指数只从0.99增至1.15,上涨16%②明显低于法币增长幅度。显而易见,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还是比较轻的。

      2、通货恶性膨胀阶段(1939.1-1945.8)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国民党军队在军事上屡遭失败,接连丧失沿海、中原及湘桂等大部分富庶地区;同时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消耗殆尽,公债的发行亦因公众对政府的债券丧失了信心而陷入困境,这种情况导致国民党政府财源日益枯竭,财政走向穷途。为支持日益庞大的财政开支,国民政府加足马力开动印钞机器,滥发钞票。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批准了增发法币的政策,声言“供应军费,收买物资,使用多量法币,则筹码之流通,自无不足之虑”③。亦即国民党在财经政策上将“使用多量法币”,竭泽而渔,走通货膨胀之路。这一政策为通货迅速滑向恶性膨胀洞开了大门。到1945年8月抗战结束时,法币发行额达5569亿元,指数为398.84,比1938年12月的指数增长了238倍以上,而同一时期的物价涨幅更快,1945年8月上海物价指数达到86400④,比1938年12月的指数增长75000多倍,物价涨幅远远超过法币的增发速度,意味着国统区的通货膨胀已进入恶性发展的阶段。

      3、通货崩溃阶段(1945.8-1949.7)

      对于恶性发展的通货膨胀,国民政府完全可以利用抗战胜利的大好时机进行财政改革,予以治理和整顿。并且,此时的国民政府已有相当的整合实力,存有黄金400万两,美汇9亿元,加上接收的大量敌伪物资,经济实力大增,是可以整理币制,制止通货膨胀的。但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已经利令智昏,根本未曾想到整顿通货膨胀,休养生息,以创造一个秩序正常的经济环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反而悍然发动全面内战。随着内战机器的加速运转,造成了军费的激增和财政赤字的日益庞大,恶性通货膨胀更如脱缰野马,疯狂奔腾。1946年,国民政府发行法币37261亿元,1947年突破331,885亿元,到1948年8月则窜至6,636,946亿元,1948年8月比战前的1937年6月法币发行额增长了47万多倍。法币的超量发行,招致了货币的迅速贬值和物价暴涨。以战前的1937年6月为标准,载至1948年8月,法币贬值400万倍;物价上涨近500万倍⑤,国统区经济陷入全面危机,法币体制已根本动摇。国民政府在四面楚歌之中,尤作困兽之斗,进一步搜刮民间金银外汇,于1948年10月又一次实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由此导致了通货膨胀走向彻底崩溃。按国民政府的规定,发行20亿元金圆券作为本体币,限期以金元券1元比法币300万元的比价收兑法币。而事实上,当时的法币和“东北流通券”合起来的发行量,用金元券2亿即可收回。那么,20亿的最高发行额就为固有的通货膨胀又预备了10倍的数额,因而金圆券发行不到两个月即告崩溃,到1948年11月,金圆券的发行额就突破20亿的限额,至次年5月更达679,458亿元,折合法币2万亿亿元⑥,金圆券贬值的速度比法币更快,“币制改革”彻底破产。1947年7月,国民党政府又在广州发行“银元券”,但这不过是通货膨胀的余波而已,其实际影响范围和作用仅限于广东一隅,为时也甚暂,旋踵间便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崩溃而烟消云散了。

      二

      国统区的通货膨胀从出现到恶性发展,最终走向彻底崩溃不是偶然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中国四大家族掠夺了中国人民二百万万美元的财富,其中从实施通货膨胀,增加纸币发行掠夺的财富就在150亿银元以上”⑦。四大家族掠夺中国人民最主要的手段是通过国民政府的通货膨胀政策来实施的。在法币之前,四大家族主要通过“承购公债”,独占公债利润,采买军火,捞取“回扣”等手段来聚敛财富。法币政策出笼后,四大家族便利用对中国金融网络的垄断,独占法币发行权,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孔祥熙曾嚷道:“发行公债真麻烦,付息、抽签、还本,又弄不到几个钱,不如印发钞票,简单得多”⑧,其敛财过程真可谓不打自招。仅在法币政策实施后的一年内,四大家族即以“不兑现”的纸币凭空掠夺了3亿多元的民间财富⑨。除此之外,四大家族尤其注重利用滥发纸币所造成的恶性通货膨胀大肆从事投机活动。在众多的投机活动中,尤以黄金和外汇投机为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