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19世纪却被英国占领,变为它的殖民地。英国的这一殖民扩张行径,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南京国民政府为顺应民意,力图通过外交途径收回香港,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功。 一 自1840年以来,中国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中国人民蒙受着被帝国主义强加的种种不平等条约的耻辱。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各界人士的强烈要求下,向各国提出了“废除旧约,另订新约”的要求。中英新约谈判于1929年开始,但不久由于日本入侵中国东北被迫停顿了下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国际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英美和中国结盟,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在新的形势下,英国打算主动放弃根据不平等条约在华享有的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英外交部认为这样做有三个好处:在精神上,对中国的抗日起到一个鼓舞作用;为战后英中两国之间的合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对可能出现的苏中合作起到抗衡作用①。很明显,英国人的真实意图是想通过放弃治外法权来换取中国的好感,以达到战后维护英国在华利益的目的。但当时战争形势不利于盟军,英国担心,在此情况下主动提出放弃在华特权会被中国人认为是转弱的表现,最后遂决定等适当的时候再提出废约问题②。 中国的另一个盟国美国却等不及了。珍珠港事件把美国人的注意力从欧洲引向亚太地区。美国政府逐渐认识到中国坚持抗战的重要性。为了提高中国的抗战士气,1942年9月15日,华盛顿向伦敦建议立即与中国就废除治外法权、撤销租界等问题进行谈判。英国希望通过和美国一致行动,在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便接受了这一建议。 10月9日,英外相艾登(Eden)通知中国驻英大使馆,英国政府决定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并愿与中国政府就签订平等新约进行谈判。同日,美国也作出了相同的表示。英美的这一举动得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欢迎。10月10日,蒋介石在国庆节纪念大会上发表演说,指出“我国百年来所受各国不平等条约的束缚,至此可根本解除。国父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遗嘱,亦完全实现。”③ 但事实很快证明,英国并不愿彻底废除所有对华不平等条约。中英谈判于10月28日在重庆正式拉开序幕。参加会谈的英方代表是英驻华大使薛穆(Seymour),中方代表除外交部长宋子文外,还有外交次长吴国桢、王宠惠等人。30日,薛穆向中方提交了英国拟就的新约草案,主要内容包括:取消治外法权;终止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交还天津,广州英租界和放弃英国在上海和厦门公开租界享有的特权等。关于香港问题,英国在其草案中只字未提。 众所周知,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是建立在三个不平等条约之上的。这三个不平等条约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及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通过以上不平等条约,英国分别割占了香港岛和九龙半岛南端,并租借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即新界九十九年。英国不愿放弃在香港的统治,表明它没有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诚意,殖民主义的立场没有改变。 英国的态度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反对。11月13日,外交部长宋子文向英大使薛穆提出了《中英新约修订草案》,要求在条约中加上废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内容。原文是这样的:“英方在九龙租借地……之行政与管理权,连同其官有资产与官有债务,应移交中华民国政府。”④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国民政府为何提出收回九龙租借地,而不提整个香港地区呢?这实际上是中方在谈判中采取的一个策略。针对英国的态度,中方认为九龙租借地和租界性质相同,既然英国已同意交还天津、广州等地的英租界,九龙租借地也不应例外。至于香港岛和南九龙,由于英方在其提案中没有宣布废除《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中方担心提出后会影响整个谈判进展。而且国民政府十分清楚,一旦收回占全香港90%的新界,英国在港岛和九龙的统治也不会维持多久。应该说,国民政府这样做虽然表现它的软弱,但仍不失为一个有用的策略。 刚开始,英国政府内部在如何对待中国的要求问题上看法不一。薛穆主张接受中方的要求。他在给伦敦的报告中分析说,在九龙租借地问题上,中国处于有利的地位。首先,它得到了国内公众的支持。中国舆论一致认为洋人不应该继续占有中国领土。其次,中国收回新界的要求不影响美国的利益。美国舆论一直同情中国,认为“中国是西方帝国主义无辜的牺牲品”,因此美国政府也会站到中国一边⑤。外交部远东司司长克拉克(Clark)不赞成将九龙租借地交还中国的意见。他主张采取拖延的办法。外相艾登则坚持九龙租借地与治外法权无关,不属于本条约的讨论范围。他认为,九龙租界地是英国领土(香港岛和南九龙)的扩展,与租界不属于同一范畴,故英国应拒绝放弃。11月30日,英国战时内阁批准了艾登的建议⑥。12月5日,外交部将内阁的这一决定电告了薛穆。 12月14日,薛穆正式通知中方,英国政府不准备讨论九龙租界地问题。这时国民政府的态度是比较坚决的。宋子文对英大使说,在中国公众看来,租借地与租界并无两样。若这一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中英之间的隔阂就不会被完全消除。为了进一步向英方施加压力,同日,宋子文又指派中英文化协会会长杭立武交给薛穆一封信。信中写道,若新约不包括收回九龙租借地,蒋介石和孔祥熙不会同意在上面签字的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