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对“人艺”的一次教诲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经济日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周总理为什么要给“人艺”的艺术家们提意见?毛泽东主席为什么不喜欢看话剧?周总理的教诲在今天还有没有现实意义?在周总理离开我们十九周年的日子里,读读“人艺”老剧作家梁秉堃的这篇回忆文章,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启发的。

      ——编者

      面对高雅艺术跌入低谷;面对一些人在文艺创作中表现出的心浮气躁、急功近利;面对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假冒伪劣”现象的深恶痛绝,常常使我想起周总理对我们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那次批评和教诲。

      那是1961年6月8日的晚上,周总理在首都剧场看完《雷雨》的演出以后,和大家举行了一次座谈。参加座谈的有剧作家夏衍、曹禺,还有演员朱琳、胡宗温、郑榕、于是之、狄辛、沈默、董行佶、李翔以及导演夏淳等人。

      周总理开门见山地问:“这次重新上演《雷雨》,你们又排练了多少时间?”

      鲁妈的扮演者朱琳笑着答:“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当初排这个戏的时候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今天随便谈谈。”周总理点了一下头,“你们都是善于演戏的了,都有一定的基本训练功夫,可以把戏演得很好。”他摆摆手,“这次的演出是因为赶任务而影响戏的质量了吧?一贪图快,就往往不容易把人物刻画得深刻了。赶任务如何与很好地发挥基本训练的功夫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我总觉得应该在质量上好好研究一下,别只为了赶任务而降低戏的质量。”

      周总理的一番话使得演员们不吭声了,而且互相交换着惊讶和不安的眼色。

      周总理继续说下去:“我看了你们6日晚上的演出,像于是之读词是很好的了,可是那天他演的周萍在第二幕里与四凤的一段戏许多台词都滑过去了,我就没听清楚说的是什么。朱琳的台词读得也是好的,胡宗温、狄辛都该把台词读得更好,可是那天胡宗温和狄辛演的四凤和蘩漪许多台词还不够清楚。是什么原因?是不是排的时间少,赶任务的结果?你们几位都是第一流演员,都应该把人物演得百分之百的好。可是,6日的演出在表演上还有欠缺之处。今天的戏,比那天熟练一些,但是应该要求演得更好。”说到这里,总理把所有的演员环顾了一遍,“郑榕的周朴园演得还好,但要求演得更深刻一些。董行佶的周冲在第三幕里,有些地方不够自然,与四凤谈他朦胧理想那一段好象信心不足。我说的是吗?”董行佶眨着眼睛:“是,是”。

      周总理看着董行佶:“你演这个人物与《悭吝人》中的阿巴公完全不同,两个人物之间的距离很大。你这个戏演得比那个差一些。”他又把目光投向狄辛,“狄辛演蘩漪有一些困难,加上又是赶排戏,对人物刻画上还有不够的地方。但是,你们再下些功夫有可能把这些人物演得更好,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要求。”

      演员们连连点着头。

      周总理用手指着于是之:“你演《龙须沟》中的程疯子给人印象很深,演得很好。可是对周萍这个人物的体会还不够。当然,这个人物难演,难于体会一些,你今年有40岁了吧?”

      于是之摇着头:“34岁。”

      周总理想了想:“今年34岁,几年前能把程疯子演得那么好,能体会那样的人物,对周萍这样的人物也可以演得更好一些。我一看你的戏,马上就想到了《龙须沟》的成功,程疯子的形象感人至深。看了香港电影《雷雨》,对吴楚帆演的大少爷评价很好,都觉得演员体会到人物内心活动的东西了,觉得把握住了人物应有的气质。我觉得我们应该演得比香港电影更好,于是之也完全应该比吴楚帆演得更好。”

      周总理的态度自然、诚恳,语调温和、亲切,然而,在座的人无不感觉到这些意见的份量。

      周总理抱起双臂说:“毛主席说过‘话剧没什么看头,就跟平常说话没什么区别。’所以他总不喜欢看话剧,这也是一个原因。毛主席这样说我们,就表明话剧表演中还存在着若干自然主义的地方,应该杜绝这些毛病。以我自己过去演话剧的体会来说,演员表演时要做到‘目中无人,心中有人’,就是要明确自己在台上所做所为给观众哪些影响。还要做到‘藐视观众,重视观众’。也就是说,你欲给观众深刻的影响,首先要要求自己把所扮演的人物刻画深刻,以自己的作为影响观众,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你们如果是经过充分准备来演这个戏,就会把人物刻画得更深刻。今天提这个要求,不是责怪你们,首先是我们领导上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过去几年在提高生产指标上要求的多,对质量问题注意的不够。今天这样提也不是批评你们,只希望拿这个戏做一个好的例子,在现有的成绩上进一步提高质量。”

      人们开始纷纷议论起来,显然是懂得了周总理主持这次座谈会的目的。

      周总理再一次把演员们环顾了一遍:“李翔演的鲁大海在全剧中算是比较容易演的一个角色,然而,表演上也还有不足的地方。狄辛演的蘩漪是民国初年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妇女,和《日出》中的陈白露完全不同。曹禺是在1933年写出这个戏的,蘩漪是代表了民国初年受压迫的女性,现在狄辛演的还嫌弱了一些,对人物身上具有的封建性体会得还不够,多加一些时间排练,多琢磨一下,会把这个人物演得更好。”

      夏衍插了一句话:“演员年纪轻,对人物的体会上多少受些限制。

      周总理点着头:“可能有些影响,也不完全是理由。多费些时间琢磨一下,会把戏演得比现在更好。《雷雨》是一个好戏,你们在演员基本训练上又有一定的基础,改变长期突击状态,把戏的质量提高一步。话剧表演并不是每一个会说话的人都能做的工作,这是项专门的学问。现在各条战线不是都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吗?你们‘人艺’带个头,这方面多做些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