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学生运动成为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的先峰和主体,对此,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沈阳的学生运动是全国学生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建立秘密的组织领导系统,切实加强党对学运工作的领导。在解放战争期间,沈阳的学生运动一直处于共产党的秘密领导之下。中国共产党为了在与国民党的最后决战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相继派出10万大军和2万名干部进入东北,而且极其重视东北的青年学生工作。1945年12月,在我军撤出沈阳前夕,建立了由蔡宗化、张超、胡永昌、吴景舜4人组成的党小组,蔡宗化为党小组的组长。这个党小组受中共沈阳秘密市委的领导,具体地起直接领导作用的是宋黎、李正风等同志。国民党军队进入沈阳后,形势骤变。国民党、三青团、铁血锄奸团及中统军统特务气焰嚣张,黑云压城,一片恐怖。中共沈阳秘密市委书记张君悌、组织部长李正风多次召集党小组会,进行党的教育和形势教育,以坚定党小组成员的革命信念。明确提出党小组的斗争任务是:在国统区长期埋伏,建立基地,开辟第二战场,配合解放军解放东北,重点搞青年学生运动。但是,由于国民党占领沈阳后加紧了反革命镇压,我党我军在东北暂时处于困境,党小组中除张超同志外,其余三人均未经得起斗争的考验,先后脱离了革命,导致了第一个党小组的瓦解。 1946年11月,中共沈阳秘密市委组织部长李正风将四中学生、共产党员杨涛、王发祥的组织关系转给张超,不久,又转来辽东学院学生、共产党员孔光裕,重新建立了党小组,由张超担任党小组的组长。张超虽然是在抗战胜利后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新党员,但却很快地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根据李正风的指示,经过党小组研究,决定在隐蔽精干的同时,积极扩大队伍,逐步夺取学生运动的领导权。党小组在当时的具体分工是:孔光裕负责扩大辽东学院的阵地,杨涛和王发祥负责扩大四中的阵地。从此,以张超为首的这个党小组便成为组织和领导沈阳学生运动的坚强堡垒和指挥部,有条不紊地在沈阳开展学生运动。 为了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启发其政治觉悟,党小组首先对沈阳学生的状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认为沈阳青年学生是日本侵略者愚民政策的受害者,又受到国民党的欺骗宣传,对共产党解放军没有认识,一般只知读书,很少接受进步思想,正统观念较强,进步学生和思想反动学生都占少数,多数处于中间状态。根据这个状况,他们按照党的政策,遵循依靠进步力量,团结和争取中间力量,孤立和打击顽固力量这一方针,发展地工人员,开展学生运动。并根据当时沈阳的形势和学生的特点,开办书店,出售进步书刊,作为传播进步思想的基地。一些地下党员用个人财产买来了《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一些进步文学作品近五、六十种。党小组成员将这些进步书籍拿到沈阳的各学校,以读书会的各义,在地工成员和可靠的进步学生中间秘密传阅,并组织讨论。为培养更多的学生运动骨干,读书会不断吸收学生运动中涌现出的积极分子,通过进步书刊的传阅和学习,提高了青年学生的民主思想和革命觉悟,进一步坚定了他们跟共产党走的信心。 党小组不仅注重利用各种机会和形式争夺对学生的领导权,而且更注重根据实际及时提出指导学生运动的正确方针和原则,以保证学生运动沿着正确轨道发展。1947年冬,沈阳学校放寒假,国民党当局突然下令搞冬令营,其目的是:在国民党内部抓一批不坚定分子,发展一批小特务,捉一批进步分子,以集训办法控制学生,防止学生串连闹事。党小组根据这种情况,决定进步学生尽量不参加冬令营的方针,一小部分进步学生实在无法躲开的可以参加,通过冬令营掌握敌人的活动情况、人员、特点,便于今后在学运中分清敌我。参加冬令营的地下学运负责人及进步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团结同学抵制反动的训导课;不许参加反动组织;了解反动党团活动情况。在冬令营集训中,果然发生了大逮捕,地工成员中只有个别人员被捕,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由于党小组重视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及时制定学运的指导方针,使学运工作避免了自发性和盲目性。1948年5月,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经过党小组的努力,建立了以地下党员为领导核心的革命组织——地下的沈阳市学生联合会,由张超任主席,王明任组织部长,李刚任宣传部长。沈阳地下学联直接受中共沈阳市地下市委的领导。党的秘密组织领导系统是解放战争时期沈阳学运的中坚,保证了沈阳学运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2】充分利用合法条件,采取灵活的斗争策略,极为有效地开展各项斗争。以学生运动为先锋和主体的第二条战线是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尤其在国民党严密控制的沈阳,不仅有重兵屯驻,而且宪、警、特密布如网,如不利用合法条件进行斗争,学生运动必然寸步难行,无法开展。因此,党小组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利用一切合法条件,在沈阳开展学生运动。如,创办合法的书店,出售合法的进步书刊,教育更多的青年学生;掌握处于合法地位的学生自治会,通过学生自治会出面公开组织学生开展反甄审和罢课等斗争;针对国民党在北平制造的“七五”血案,公开成立东北在沈学生抗议“七五”惨案联合会,更为广泛地开展抗暴运动。利用合法条件开展斗争不仅便于党组织和地下工作者隐蔽,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广泛地发动学生,并可以相对地减少牺牲。 党小组在开展学生运动时,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牢牢掌握领导学生运动的主动权。1947年11月的沈阳济民女中的罢课斗争,是济民女中教师孙语群参加地下工作后,发展了学生李光珍、邵志明和教师林兆荣等人而开展起来的。这次罢课是因该女中校长、国大代表董节忱克扣学生伙食引起的。罢课以反饥饿开始,逐步发展,党的地下工作者则因势利导,把学生的反饥饿斗争引向反压迫的政治斗争,并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