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明史入传人物本贯分布的轮廓 本文统计资料以中华书局标点本《明史》为准,对于这个本子目录中所列的传目与后面正文各卷前的子目不相同处,论述一律以正文所录的为准。关于入传人物籍贯记述方式,《明史》中有三种情形。一是列传中直接称某某是某地人也,这就直接讲明了该人的籍贯,一般地说这就是他的出生地。一是在行文中只称其为某一行政区人,本文在处理时,就以该行政区的治地为准。如列传第159就说“赵率教,陕西人也”,陕西布政使司的治地在今西安市,故将赵率教列入今西安市人。因这种情况在明史列传中出现的次数极少,按此处理,料想不会使本文的统计出现大的失真。第三种情况是在列传中称某人其先居甲地,后“迁”或者“寓居”乙地,本文统计时一律以乙地为准。 本文统计列传人物的原则是想包括全部入传人物,但考虑到立传体例及皇族的独特性,所以在统计时就除去了诸王传、后妃公主传及土司、外国和西域诸传,这样明史入传人物共有3472人。但是由于史文阙略,有些传中并未记载传主的本贯,或者有所记载而语焉不详,还有待于继续考求,实际上能具体确定本贯的只有3273人,此外至少有199人的本贯尚待稽考。 明代地方区划是采用布政使司的制度,各布政使司内复设府州县,但明代前后长达269年,其行政区划嬗变明显,因此本文不以明代行政区划为准,而将其本贯所在地全部换成今天地名。当然即使是今天的行政区划亦难免有违异之处,所以兹篇以1989年的政区为准。当时有确切籍贯的3254人,分布在全国29省(区),其中陕西159人,内蒙古3人,天津3人,北京52人,宁夏5人,新疆2人,甘肃23人,上海70人,青海2人,河北181人,辽宁24人,山西141人,江苏416人,浙江436人,安徽255人,福建158人,江西385人,海南9人,台湾1人,山东186人,湖南63人,河南231人,云南36人,广东90人,湖北157人,广西28人,贵州27人,四川99人,黑龙江4人,另外周边(含今外蒙古、越南、朝鲜)各地尚有22人。 上述在统计时,对每位入传人物只统计一次,这样的统计,无疑是很严格的,但是由于入传人物各人的能力不同,机遇不等,因此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迥然有别,所以上述统计不免失于疏简,为此本文又在此基础上,按照各人物对历史发展影响程度的大小再分出两类进行统计,一是将忠义、孝义、外戚、列女、宦官、奸臣去掉进行统计,因为这些或因德行,或因亲姻,或因献媚而列入诸传的人物,大部分缺才少行,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十分有限,甚至逆历史潮流而动;一是只统计入传的阁臣人数。根据明代各朝《实录》、《国榷》的记载,明代共有阁臣164人,但《明史》列传只记载143人,而且还比较分散,少数阁臣还没有专传,如权谨入孝义传,薛宣入儒林传,焦芳、刘宁、曹元、顾秉谦、黄立极、施风带、张瑞图、来宗道、杨景辰入阉党传;严嵩、周延儒、温体仁入奸臣传。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对这三个层次的统计数字分别用甲、乙、丙分类表示,甲类表示除诸王、后妃公主、土司、外国、西域诸外传的所有入传人物;乙类则是在甲类统计基础上除掉忠义、孝义、外戚、列女、宦官、奸臣诸传人物;丙类只是入传的阁臣。现将他们的具体统计人数列如表一。 (一)甲类入传人物本贯分布特点 明史入传人物籍贯可考者3263人,俱已计入上表统计数字中,下面根据各省区每万平方公里产生入传人物人数之多少(见表二),打破省区界限,将明代全境分成若干区域,勾划明代入传人物本贯的分布状况。 明代入传人物密集分布区域(各省区产生入传人数每万平方分里均超过30人以上的地区)有两个:一是北京市;一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钱塘江流域,包括上海、浙江、江苏两省一市,占全国入传人物总数的28.5%,其中上海松江一县独占41人,江苏昆山县40人,无锡33人,浙江省杭州市42人,宁波市41人,慈溪39人。 明代入传人物次密集分布区(各省市产生入传人数每万平方公里均在10至30人之间的地区)有两个:一是北方的河南、山东两省,其中开封21人,洛阳18人;一是南方的江西、福建和安徽三省,其中蒲田市42人,晋江县30人,南昌市30人,泰和县29人,安福县27人,福州市34人,安徽省桐城县24人,定远县23人。 明代入传人物一般分布区(每省区产生入传人数每万平方公里在3.42至10人之间的地区)有三个:一是南方的广东省;一是南方的湖北省;一是北方的陕西、山西、河北三省。其中广州独占15人,武汉市16人,晋城市15人,山阴县20人,榆林17人,黄冈20人。 稀疏分布区也有三个:一是内地的湖南;二是沿海的天津;三是桂、海南、云、贵、川、藏、新、青、陇、宁、内蒙古、黑、吉、辽、台沿边各省,这些省区每万平方公里产生的入传人数一般为1-2人,多者3人,少者不到1人,西藏、吉林两省尚处于空缺。 表1 明史入传人数地区分布统计
续表
续表
续表
表2各省区明史入传人物分布密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