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浚州达鲁花赤追封魏郡伯墓碑》考释

作 者:

作者简介:
任崇岳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原文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23
分类名称:中国古代史(二)(宋辽金元明清)
复印期号:1995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74年河南浚县大伾山南坡的山南头村农民,在农田建设中挖出石虎、石羊、石牌坊的残件,并发现一座砖石结构之墓,从中拣到白色瓷盆、瓷碗、瓷盘等器皿。同年浚县砖瓦厂在施工中又发掘出《中义大夫汉阳府墓志》,墓志长方圆首,无盖,志文为汉字正书。汉阳知府名哈喇哈孙,系元故浚州达鲁花赤述哥察儿之子。述哥察儿墓就在浚县大伾山南半坡上,是浚县的名胜古迹之一。

      述哥察儿是西夏人,在蒙元时期戎马半生,屡立战功,后来定居于浚县,并安葬于此地。《元史》、《新元史》、《蒙兀儿史记》均未为他立传,元代学者吴澄为述哥察儿撰有墓志铭,收入《吴文正公集》第33卷中,题目为《元故浚州达鲁花赤赠中议大夫河中府知府上骑都尉追封魏郡伯墓铭》,碑文写于丁卯年(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墓碑今已不存,清代嘉庆年间熊象阶编纂的《浚县金石志》、嘉庆《浚县志》在转录吴澄这篇碑文时,均注明石碑已“佚”。尽管如此,碑文仍给我们了解西夏人在河南的活动情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1985年,笔者根据河南省濮阳市东柳屯乡杨十八郎村南的《唐兀公碑铭》及杨氏族谱,发现过一支自称蒙古族实为西夏遗民的后裔,发表了《略谈河南省的西夏遗民》①一文。浚县与濮阳同在河南省东北部,两地相距不过百里之遥。这两支西夏人有无瓜葛不得而知,但他们的经历却十分相似,濮阳的一支,其祖先闾马“优于武艺,攻城野战,围襄取樊有功,大事既定,遂来大名开州濮阳县东十八郎寨置庄居住,卜茔而安葬祖考妣焉。”②浚县的一支,其祖先述哥察儿在任浚州达鲁花赤后,“在官日久,与浚民相安,世渐平定,无意仕进,买田筑宅黎阳山(即浚县大伾山)下,治生教子……葬黎阳山。”闾马和述哥察儿都是急流勇退,归隐林泉,卜居河南,尔后螽斯蕃衍,绵绵瓜,成为一支西夏遗民,这真是巧合。

      现将《述哥察儿墓碑》迻录如下:

      故浚州达鲁花赤述哥察儿,西夏人也,历事三朝,以子贵。初赠奉议大夫、汴梁路治中、骁骑尉,追封南乐县子。配康里氏,追封南乐县君。再赠中议大夫、河中府知府、上骑都尉,进封魏郡伯,南乐县君进封魏郡君。维郡伯世为河西著族,父哈石霸儿善骑射,骁智略,临阵摧锋,所向无敌,太祖皇帝嘉其鸷勇,赐名霸都儿。母蔑里吉氏,以癸己岁生郡伯,体貌魁伟,器识英迈,少亲行伍,长益精练。器甲坚整,驰骤劲锐,应变赴急,奋不顾身,定宗皇帝选直宿卫,谨饬敏给,甚称使令。从宪宗皇帝征伐,不避艰险,不惮劳苦,凡所俘获,悉不私有。丙辰岁以功授浚州达鲁花赤,时军旅绎骚,征役烦重,中州雕弊,土旷民稀,而能惠爱抚绥,如古循吏。于是流逋四集,田野日辟,境内称治。中统壬戌,山东乱作,奉诏捍御南兵,斩将二人,夺马二匹。捷闻,赏银百两,回赐所献二马。在官日久,与浚民相安,世渐平定,无意仕进,买田筑室黎阳山下,治生教子,闲居二十二年乃终。终之日,至元甲申正月壬戌也,寿五十二,葬黎阳山。康里郡君勤俭理家,至老不倦。子哈喇哈孙,读书通文法,大德庚子授承事郎、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左右司都事。郡君受禄养,壬寅正月甲辰终于官所,寿六十九,归柩合葬。郡伯卒后三十五年,当延祐戊午,子改授奉议大夫、同知江州路总管府事,始蒙恩封赠二亲。又十年,当泰定子卯,子以中议大夫、汉阳府知府致仕,再蒙恩加封。具书谂于临川吴澄曰:“哈喇哈孙生甫四岁,先父郡伯已不仕,莫能详其施政恤民之实,闻于先母郡君者百不一二。然承天渥,荣赉泉壤至再,倘无文追述以示方来,非孝焉,是以窃有请焉。”予素知江州二侯之贤,今而又得知其先世累功之因,信乎水木之有本源也,乃不辞而叙次其世如右:孙男三:脱因莅,江西行省宣使;纳嘉德,从事郎、潭州路安化县达鲁花赤兼劝家事;其季乡贡进士教化,将父命诣余求文者也。女一,曾孙男五女二。诗系于左,诗曰:皇元启运,群力猬奋,虎貔效猛,鹰隼兢迅。桓桓魏伯,西士奇俊,先朝旧臣,育此胄胤。入扈禁庭,恪守忠荩,出陪戎路,卓冠行阵。皇选尔劳,宅牧于浚,浚民父之,千里河润。昼省夫耕,夜息鬼磷,有牛湿湿,无犬。世皇龙御,电烨雷震,将同轨文,首削方镇。尔爪尔牙,可布可信,沐浴泰和,勇退怯进。乃治田庐,乃释绶印,闾里相欢,岁月一瞬。英嗣闯兴,克迈前训,秩秩讦谟,廓廓游刃。游斧盘根,徐栉乱鬈,继乘贰车,爱倅列郡。身名屡迁,家闻益振,帝制荣视,光被幽榇。阶职煌煌,勋爵崇俊,生若沉冥,殁也赫焮。才猷在昔,人用弗尽,遭遇在今,天报罔勒。窃碑勒美,百世不磷,不磷维何,不孝孙顺。

      述哥察儿世为河西人。河西即黄河之西,西夏立国于黄河以西的陕、甘、宁地区,故称河西。蒙古人称西夏为河西,也译作合申,后来称唐兀惕。拉施特的《史集》云:“蒙古人称做合申的唐兀惕地区。”《新元史·氏族表》、《蒙兀儿史记·氏族表》都说:“唐兀氏,故西夏国,太祖平其地,称其部众曰唐兀氏。仕官次蒙古一等,其俗以旧羌为蕃河西,陷没人为汉河西。”述哥察儿之父哈石霸都儿是西夏望族,《蒙兀儿史记》与《新元史》的《氏族表》均说:“哈石霸都儿亦唐兀著姓。”《新元史》记载了哈石、述哥察儿、哈喇哈孙、脱因莅四代人的官职,《蒙兀儿史记》则在第四代人脱因莅之后又添加了纳嘉德、教化二人,又都注明:“哈石,太祖赐名霸都儿。”《元史》卷99《兵志》云:“忠勇之士,曰拔都鲁;勇敢无敌之士,曰拔突”。拔都鲁也译作拔都儿、拔突、霸都鲁、霸都、把阿秃儿等,蒙元勇将获此称号者甚多。哈石“善骑射,骁智略,临阵摧锋,所向无敌,”算得勇敢之士,因此获得了霸都儿的称号。成吉思汗常根据某人特点,赐与不同名号,如西夏人朵罗台之祖小丑,因善造弓,太祖赐名怯延兀兰,蒙古人哈喇哈孙曾祖启昔礼,对太祖忠贞不贰,赐号答剌罕。获此称号者可免除赋役,且能世袭,非蒙古、色目权贵者不授。哈石霸都儿何时皈依蒙古,史传不详,但成吉思汗曾多次攻打西夏,西夏将领归降者不绝如缕,如“岁辛巳(公元1221年),〔昂吉儿〕父甘卜率所部归太祖;”③也蒲甘人“岁辛巳,率众归太祖,隶蒙古军籍;”④朵儿赤之父斡札箦守西凉时“率父老以城降太祖。”⑤在西夏灭亡之前,蒙古军中就有河西质子军。哈石霸都儿至迟在1227年前投奔成吉思汗并受到重用。至于他何时辞世,碑文不详,我们未便蠡测,但其子述哥察儿生于癸己年(公元1233年),至少他这年尚在人世,因此,他在太宗窝阔台麾下任过职是可以肯定的。

      碑文主要叙述述哥察儿的经历。从碑文可知,他历事定宗、宪宗、世祖三朝。其母为蔑里吉人,按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蔑里吉亦作灭里吉,乃蒙古七十二种之一。其妻康里氏,系色目三十一种之一。述哥察儿生于癸己年,即太宗五年,由于他是将门之后,“少亲行伍,长益精练,”又“应变赴急,奋不顾身,”因而被定宗贵由“选直宿卫”。贵由1246-1248年在位,只三年时间,可以断定,述哥察儿入值宿卫时年龄甚小,最多不超过十五岁。蒙古人建宿卫始于成吉思汗时,“宿卫者,天子之禁兵也,”可以世袭,“非甚亲信,不得预也。”⑥宿卫分工甚细,除番直宿卫外,有主弓矢、书写圣旨、主文史、司阍、掌酒、典马车、牧骆驼、牧羊等等。有些人小小年纪便被选入宿卫,如阿沙不花“年十四,入侍世祖。”⑦述哥察儿入侍贵由时,或许年龄与阿沙不花相当。从年龄上看,他可能干的是掌酒、牧骆驼、牧羊之类的杂役。根据《史集》的记载,贵由“大部分日子里昼夜纵情酒色,”⑧也许述哥察儿是掌酒侍候有功,得到贵由的赏识,吴澄的碑文中才说他“甚称使令”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