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主义辨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彦芳(1972-),女,山西平定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 文学系,北京 100102

原文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审美主义在中外美学界、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都越来越成为一个运用广泛的范畴。这里以对此范畴的运用的梳理为起点,并分析其与唯美主义、浪漫主义、现代性等的关系,以全面展示审美主义的内涵,并从以上的分析中剥离出审美主义的限度。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51(2003)02-0058-06

      一、多面的审美主义

      审美主义这一范畴,已经在当今学术界和大众文化语境中有广泛的运用,本文将从对这一范畴的不同理解和运用的梳理开始,进而提出自己的立场。

      所指一:现代性语境下的审美主义。这种认识缘于对现代性后果的反思。现代性片面发展出的工具理性统治,在众多社会学家、哲学家那里已有充分的描述。丹尼尔·贝尔指出,工业社会和现代主义文化“一方强调功能理性,专家决策,奖勤罚懒;另一方强调天启情绪和反理性行为方式”,[1](P385)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到社会存亡。韦伯认为现代化在实然层面上导致的是社会结构的科层制和社会气质的工具性。工具性是指人成了手段,一切都从有效性的角度衡量;科层制则指在管理体系上每个人都被当成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来定位。这样的现代化不具备人性的特点,给人类预备的是一个“铁笼”。法兰克福学派的后期代表人物哈贝马斯也洞察到了工具理性无所不在的控制力,他称之为系统世界即经济和国家通过媒介(金钱和权力)对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也即官僚化和金钱化对生活世界领域的侵略,造成意义感的丧失。马尔库塞将现代社会称为一维社会,物化、标准化、平均化吞噬了感性个体的独特的内在的东西;阿多尔诺称之为“行政管理世界”……现代性的后果证明现代性是一个远远未竟的工程。许多学者正是在这样的境遇下提出审美主义的话题,指出现代性中内涵着审美主义的反抗线索,这条线索在西方学术界是由舍勒、西美尔、倭铿、特洛尔奇等着力挖掘出来的,中国学术界则有刘小枫、张辉、吴予敏等加以阐发和宣传,并达成这样的共识:反抗功利性、重视精神和心灵的自由;反对理性、声张感性;强调个体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对工业主义和社会理性化倾向进行批判;以美为理想、以艺术为解释工具,表现出反现代性特性。审美主义是片面发展的现代性——工具理性现代性的异己力量,对现代性承担了矫枉过正的作用。

      所指二:泛化的审美主义。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审美主义的身影。因特网上的“审美主义”网站,是一个大型商品交易市场,以审美主义为名来表达其品位。有一本介绍日本的茶道的书,开头写道“茶,是一种对日常生活中美的事物的崇拜,茶道则可说是审美主义的宗教之一。”取对美的崇尚之意。所流行的“男人是审美主义者,女人是实用主义者”,指非功利地看世界,因为美一向被视为与欲望、世俗考虑无关。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被其学生称为审美主义者,有人评价余秋雨是一位旅游爱好者和审美主义者,都是取以审美的态度来看世界之意。以上这些都还属于审美主义的积极方面的含义,即超功利、推崇美在生活中的价值。以下几种审美主义则都是消极意义的。顾城杀妻事件发生后,有人说他是审美主义者而为其杀人的罪行开脱;有人说这个时代是感觉的时代,应审美主义地对待生活,把人生当作艺术品来鉴赏;也有人用审美主义来指称卫慧等“美女写作”,指责她们宣扬享乐、追求快感、放弃责任、游戏人生。这几种对审美主义的理解涉及的是一种新的伦理观:不是好坏的问题,而是讲求体验、感受、美感。这样的审美主义超出了通常道德要求之上,有非道德的倾向。

      所指三:哲学层面上的审美主义。主要是尼采、海德格尔和福柯的思想。尼采开创了哲学史上美学存在的先河。在《悲剧的诞生》中就宣扬审美本体论,“只有作为审美现象,生存和世界才是永远有充分理由的。”[2](P21)审美态度不是仅限于美学领域,更要渗入生活,即艺术与生活实践领域融为一体。“艺术是生命的本来使命,艺术是生命的形而上活动……”[2](P387)在肯定审美的至上价值时,尼采否定了道德维度,认为道德是对生命力的阉割,“我们的宗教、道德和哲学是人的颓废形式。相反的运动:艺术。”[2](P348)“我们是谁呢?就简单地用较陈旧的字眼自称吧:无神论者、怀疑论者或非道德者。……我们生活于斯的这个世界是非神圣、非道德、非人性的,可是,我们在很长时间内对它做了错误的、骗人的解释”,[3](P272)审美超越善恶、规范、习俗,只服从创造的冲动,只承认个人生命意志的实现。“我们要成为我们自己——新颖、独特、无可比拟、自我立法、创造自我的人!”[3](P256)海德格尔继承了尼采的思想,把审美看作人类生存的最根本的结构。他曾在《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中专门对康德进行批判,因为康德的审美感知力仍然是认识论范畴而非存在论,而在海氏看来,审美、想象力内在于存在,而不仅仅是一种认识能力的集中反映或具体表现。在《艺术品的起源》及1950年发表的《林中路》,都认为是艺术使世界生成,即“艺术敞开了世界”,“在海德格尔看来,审美与其说是一个艺术的问题,倒不如说是一种与世界的联系方式”,[4](P158)“与(传统)美学的观点相反,本体论的观点则认为艺术不止是游戏,而更是真理的启示,因此也就是存在。很明显,海德格尔的艺术观是本体论的,最终,他的审美主义使他认为艺术不仅是对真理的启示,而且是在创造真理。”[5](P317)福柯继承了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审美主义的思想,高度评价审美,“最使我震惊的,是这种事实,即在我们的社会中,艺术已经变成了仅仅与对象相联系的东西,而不是与个人或生活发生联系。艺术成为了某种特殊的事物,或是由身为艺术家的专家所从事的工作。然而难道任何人的生活就不可能成为艺术品了吗?为什么灯盏和房屋就应该是艺术的对象,而我们却不是艺术对象?”[6](P304)试图将审美领域作为生活价值与意义中最高的源泉,从而创立生存美学。

      正如麦吉尔在《危机预言家》所分析的,尼采、海德格尔、福柯意义上的审美主义不是指“自足的美的领域,而是指一种将美扩展到整个现实领域”,“是把艺术看作人生经验的首要原则”,[4](P2)尼采、海德格尔和福柯的审美主义不是康德意义上的“无关利害”的审美鉴赏,而是一种人生态度或生存原则,而且是生存的最高原则,将道德、科学、宗教等排斥在外或在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