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国际学术讨论会笔谈

——跨越文化的中西美学比较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柯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原文出处:
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比较视野中的中西美学研究,暗示着一条新的途径,一条旨在追求美学进一步发展、创新与超越的途径。我所理解的比较视野,在很大程度上不局限于单纯的美学理论向度,而是一种跨越文化式的比较研究。如果以此为出发点,就有可能导引出一种跨越文化的美学(transcultural aesthetics),或简称为“跨文化美学”(trans-aesthetics)。

      跨文化美学中的"tran-",本身包含着“跨越”或“超越”的内在目的性,需要一种在跨文化形态中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比较研究意识,不仅涉及西方与东方,也涉及现代与传统。所谓“融贯古今,会通中外”,基本道出了跨文化美学研究的实质。这种研究旨在从可靠而翔实的历史和文化语境出发,对相关的理论和概念形态进行客观的比较与分析,进而探讨会通与整合的可能途径,最终追求创新式的超越或超越性的创新。在此过程中,既可在时空背景上依据历史文化发展相对平行的原则,开展作者对作者、文本对文本、学说对学说的比较分析;也可以打破时空背景和历史时期的界限,针对美与善、实与虚、优美与阴柔、崇高与阳刚、意义与韵味、想象与神思、自由与道德、经验与体悟、模仿与临摹、抽象与写意等美学范畴,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探讨它们彼此之间的可能影响和互动作用。这类研究要设法戒除以今释古、以己(之见)度人(之见)、以本土文化视界去评判异质文化问题等话语强制做法,要尽力把古今中外的美学思想及其演化的历史文化语境,带进一个更为广阔的、网络式的视野中予以立体性的考量和梳理。从中所得到的启发和感悟,不仅来自美学理论形态的方法和条理,而且来自不同审美文化的精神特质和差异。特别是那些差异,更富有文化和认知意义上的新奇性和刺激性,更能碰出火花、激活思想、促发灵感、氤氲出创新和超越的契机。不消说,这一过程容不得“短、平、快”的急功近利做法或华而不实的浮躁心理,而是需要学贯中西的学养和脚踏实地的、积厚而发的学风。

      跨文化美学的超越性在相当程度上是以其互补性为基本条件的。就宏观意义上的中西美学来看,中国古典美学更多地来自艺术创作与欣赏经验的总结,注重内在生命的自由和直觉妙悟式的体验,因此高度重视艺术家的内在心态和精神过程,高度重视其内省和自省的工夫,同时也高度重视艺术世界中现实与超越的关系。相关的经验性理论总结或概括,大多鼓励艺术家如何提高自己的“才、胆、识、力”,以期修炼成有利于创作的心态或艺术境界,同时建议欣赏者如何神闲气静地通过艺术鉴赏,来摆脱现实的绊羁与冲突而进入内心的自由与和谐。西方的美学一般具有西方哲学的特色,以研究本质或本体作为其基本样态(forma),在科学精神和思辨传统的推动下,建构出系统而多样的理论学说。西方美学也涉及艺术,但更多地是从形上学或本体论入手,去探求艺术的理念及其本质特征,倾向于把艺术、艺术价值及其表现形式归纳为明确的形态或各种流派(如写实、浪漫、再现、表现、印象或抽象等流派)。比较而言,西方美学比较注重科学分析,强调逻辑的严密性,讲究理论的系统性,概念界定明确,分门别类清楚。而中国美学比较注重经验总结,大多出于即兴、片段的感受和简略、含蓄的表述,其理论逻辑的连贯性和明晰性相对欠缺。但是,西方美学过分依赖从对美的思辨哲学假定中进行演绎推理或高度专业化的语言分析,致使许多美学家认为所有的问题根本无需涉及世界艺术或任何艺术就可得到解决。结果,不怎么重视不同民族和不同阶段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和价值,也未能研发出经验广泛的手段来。现代西方美学的衰落也证实了这一点。中国美学较多强调艺术创造的心态和实践,注重艺术欣赏的道德、精神和生命意义,认为艺术在观众内心中激发的共鸣以及主观而独特的艺术审美经验值得他人借鉴,并当作范例加以推广,但同时又鼓励个体的审美自由和深化的审美自省。总之,美学作为一个世界范围的命题,应该基于对所有主要艺术与审美文化的观察与思考。而加强对中西美学互补性的研究,也可以说是追求世界范围内跨文化美学超越性创新的基础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