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美学深化与拓展的三个方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薛富兴(1963-),男,山西朔州人,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300071

原文出处:
思想战线

内容提要:

在深入反思2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学术局限的基础上,新世纪中国美学至少可从以下三个方向谋求深化与自我拓展:走出哲学美学的观念研究之路,以具体深入的实证专题研究完成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回归本民族传统审美文化资源,挖掘对人类审美意识史有普遍意义的因子,将中华传统审美智慧融入人类美学知识谱系;走出艺术中心论,深入发掘自然审美、工艺审美和生活审美的当代人文价值,丰富大众审美生活,拓展审美形态研究新局面。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78X(2003)01-0080-05

      美学走出哲学才能成为科学

      2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果。以系统、严密的理论梳理人类审美现象,特别是在深入把握人类审美活动价值内涵方面,2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的贡献是不可替代和否认的,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过对50年新中国美学的深入反思,美学界普遍认为:作为当代美学的2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美学,它尚处于走出古典、走向现代的路途中。何以故?因为它在总体上仍属于哲学美学。何以走出困境?走出哲学美学。走向何处?走向科学。

      从源头讲,就西方美学而言,美学曾孕育于哲学,哲学之于美学,甚有功焉。古希腊美学是名符其实的哲学美学。1750年,鲍姆嘉通首倡“美学”之名。但是,从18世纪到几乎整个19世纪,美学在近代西方一直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是哲学家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学所采取的仍是哲学的观念研究的方法,美学之学有名而无实,美学并未获得真正的独立。

      美学为何?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美学何以不满足于哲学之附庸,而要成为专门之学?大概缘于人们不满于哲学家动辄以上帝的口吻包举宇内、架空立论的做法,而要求得到关于人类审美现象更为明确、细致、深入的知识。美学如何才能独立于哲学而真正为专门之学,美学为何只有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才能成为专门之学?

      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费希纳于《美学入门》中区别了两种美学:“自上而下的”美学与“自下而上的”美学。这实际上是为美学提出了一条崭新的学术路线——从直接、朴素的人类审美现象出发,在对人类审美活动做具体深入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升出普遍的规律性认识,此之谓“自下而上”。这是美学学科意识自觉的又一步,它为美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之学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20世纪50年代,美国美学家托马斯·门罗则正面提出,整个美学均应走自下而上的“科学美学”之路。整个20世纪,科学主义思潮在西方美学界产生了普遍而又深刻的影响,以心理美学为典型代表的科学美学取得了丰硕成果,科学主义成为足以与人文主义相抗衡的两大美学主潮之一。[1](P3)

      历史地看,哲学是一种“前科学”,它是人类科学的保姆。在分门别类的具体科学产生、发展之前,哲学曾是人类科学的原始形态,它对世界是一种总体把握。由于没有具体、深入的实证研究,它对世界的认识就只限于朴素的主观猜测和抽象概括,所获得的印象也就只能是模糊、主观的。进入近代社会,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再满足于朴素的整体直观与主观猜测,要求得到关于世界更明晰、具体的图景。于是,各门具体科学纷纷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由此而走上专门化与实证研究的道路。由总体到部分,由主观到客观,由抽象到具体,是人类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就西方而言,整个近现代科学便是一场科学对于哲学的独立解放运动。

      什么是科学的方法,科学与哲学之区别究竟何在?哲学与科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前者是总体的、抽象的、主观的把握,后者则是部分、客观和具体的把握。

      显然,作为现代自觉的专门科学而言,美学要真正获得独立和深入发展,只能是走出哲学,告别哲学的总体把握和抽象的观念研究,像所有具体科学那样,对人类审美现象作实在的考察、分析和总结,只能走实证研究之路。

      正当西方美学从古典的理论美学向现代的经验美学转变时,中国20世纪美学却走上了理论美学的道路。[2](P18-20)如果说20世纪前期中国美学尚有以朱光潜美学为代表的心理美学这一科学美学因素的话,那么,进入20世纪50年代,随着朱光潜先生从心理美学到哲学美学的转变,整个2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进入了一个哲学美学的时代。[3](P76)哲学美学是2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的总体学术形态,是本时期中国美学最显著的学术特征。哲学美学是对人类审美现象作观念、思辨考察的美学。它研究人类审美活动不从具体生动的审美现象入手,而从某一独特的观念开始——它可以是实践、自由、和谐、典型等,这就是美学家们所谓的“美的核心范畴”,美学家建构其理论大厦的第一块基石,决定其自家学术面貌最重要的东西。美学家然后再将这些观念落实到人类审美活动的各基本环节,比如美、美感和艺术,人类审美活动基本环节中的审美现象都要用这一观念(概念及其命题表达形式)去解释。如果这一解释基本上能自圆其说,就算是成功地建构起一个美学理论体系。理论出发点的独特性,即美学核心范畴的选择;这一核心范畴在人类审美各基本环节的贯彻程度,即系统性或内在逻辑性是哲学美学最基本的学术标准。在些标准下,美学家们都用心于选择某一独特的哲学观念,然后将它推演为一个能自圆其说的理论系统,把理论的独特性与体系性视为美学科学的发展。

      虽然依哲学美学或理论美学的学术标准,2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取得了斐然的学术成就;但实际上,目前我们对人类审美活动尚知之甚少。我们不知道人类审美活动的独特价值,说不清人类审美意识产生的具体情形,不知道如何鉴定生活美,也弄不清人类审美经验的构成机制。在审美对象与日常对象、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之区别上,我们至今提不出一套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这说明:我们只有一些在不同哲学观念上建立起来、追求逻辑自足和个性化的理论而已,我们尚未真正展开对人类审美活动的系统、深入研究。关于人类审美活动,我们并没有积累多少明确因而获得共识的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