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A84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3)02-0043-05 一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最早明确地把理论联系实际确定为党的学风的是毛泽东。毛泽东关于学风问题的论述,是适应党的思想建设而提出,又随着党的建设实践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 19世纪20年代末,在我们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倾向,开口闭口就是“拿本本来”,即所谓“本本主义”。针对这种严重危害党的建设并进而危及中国革命前途的错误倾向,1930年5月,毛泽东撰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思想路线”的概念,实际上已经涉及到学风问题。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注:《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111-112页。)他还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虽然尚未使用“学风”一词,但学风问题所包含的实质性涵义即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已经阐述得十分清楚了;毛泽东虽然还没有对思想路线的内涵做出明确的、科学的概括,但他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党的决议的态度,对待所有“本本”的态度,提到思想路线的高度,已经显示出他对这个问题相当重视的程度。 1937年9月,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毛泽东从哲学的角度对自由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他指出:“自由主义者以抽象的教条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他们赞成马克思主义,但是不准备实行之,或不准备完全实行之,不准备拿马克思主义代替自己的自由主义。这些人,马克思主义是有的,自由主义也是有的: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两样货色齐备,各有各的用处。这是一部分人的思想方法。”(注:《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361页。)这就把自由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揭露得淋漓尽致: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言行不一,理论与实践相分离,这是学风不正的一个重要表现。在这里用“教条”一词取代了原先使用的“本本”一词,指出这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从而使问题的分析更带有哲学的色彩。把学风问题提到哲学的高度加以分析,把它看作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是毛泽东关于学风论述的一个鲜明特色,这与他对哲学的浓厚兴趣和理论素养密切相关。毛泽东到达延安之后,充分利用比江西时期和长征途中要好一些的客观条件,如饥似渴地阅读当时他能得到的理论著作特别是哲学著作。在这期间,毛泽东所写下的大量哲学批注,是他异常刻苦地发愤研读和思考哲学的生动记录;而《实践论》《矛盾论》的发表,则确立了毛泽东作为当之无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历史地位。在出版“两论”的题注中毛泽东讲到,他写作“两论”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解决党的干部的思想方法问题,教育干部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这两种形态的主观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由于毛泽东的“两论”是对中国社会实际的哲学分析和对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总结,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同时又十分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使之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以新的材料、观点和语言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因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 二 由于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把学风问题看作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因而他主张,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主要是学习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形成了学习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样一种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的完整表述。在1938年10月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专门讲到“学习”问题,明确指出应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他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不应当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看待,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不应当只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而应当把它当成革命的科学来学习。不但应当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研究广泛的真实生活和革命经验所得出的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而且应当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注:《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33页。)这次全会向全党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任务,对端正党的思想路线、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风起到了积极作用。针对在相当一部分干部中间盛行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错误态度,即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主义应用的教条主义倾向,毛泽东于1941年5月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在这篇报告中,毛泽东集中论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应取的科学态度,进一步阐述了学习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学习它的立场、观点与方法的思想。他尖锐地批评许多同志“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是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注:《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799页。)他指出:“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注:《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00页。)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毛泽东还用了一副对子作比喻:“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其目的是为了加深认识,彻底根治这种毛病。与此同时,毛泽东还阐明了与主观主义相对立的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在这篇报告中,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指出这种有的放矢的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就为端正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和方法指明了方向。这篇报告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在哲学分析的基础上,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提到党性和党的作风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和论述,从而成为延安整风运动的序幕和毛泽东关于学风的论述由理论向实践飞跃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