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毛泽东的人格精神基质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尚梅(1948-),男,湖北省宜昌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宜昌教育学院,湖北 宜昌 443300

原文出处: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从词源学、心理学、人格结构的角度对毛泽东的人格精神基质——“虎气”和“猴气”作出阐释,同时,还尝试从古代人文传统和现实斗争环境两方面来探讨毛泽东人格基质的形成。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03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A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687(2002)-03-0086-04

      人的精神世界,大体分为两个层面,处于表现层面上的是意识,它包括知觉、思想、意志等,而处于基础层上的则是主体的整个精神人格。人格,是人的先天气质与后天的各种习惯的沉积。作为精神素质,一种潜在的心理系统,时时刻刻决定着主体的表层意识及行为。“虎气”和“猴气”是毛泽东对他自身人格基质系统的一种独特的认识和深刻的分析。

      一、“虎气”和“猴气”的运用是毛泽东审阅自我人格精神基质时的一种首创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人的心灵结构应该具有两个相辅的系统,一是基质系统,二是智能系统。在中国古代,人格基质系统被称之为“气”,智能系统被名之为“才”。《文心雕龙·体性》云,“才有庸俊,气有刚柔”,《乐府》云“气爽才丽”。用“虎气”和“猴气”对举成文,分析人格结构因素,这是毛泽东的首创。

      在中国古诗里,“虎气”一词出现较早,但皆不用于描述人的个性气质。杜甫在《蕃剑》诗中写道:“虎气必腾上,龙身宁久藏”。诗中的“虎气”是指宝剑的精气。宋代诗人梅尧臣有“马行闻虎气,竖耳鼻息”的诗句(《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其中“虎气”指老虎的气味。清代龚自珍《已亥杂谈》三十八云:“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很明显,诗中的“虎气”是形容太行山山脉横亘连绵高耸的雄壮气势。

      至于“猴气”一词,在我国辞书和前人著述里还未发现。以“猴”作为元素构成涉及人格范畴的,似乎只有方言中的“猴精”。

      毛泽东首次使用“虎气”和“猴气”来审阅自我人格结构是在建国以后。

      1951年秋天,毛泽东邀请青年时代曾就读时的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张干。张干首先就毛泽东当年在校内外掀起“驱张运动”而开除他一事向毛泽东道歉,毛泽东连忙摆手说:“当时我虎气太盛,要是像现在这样学点猴气,就不会发动‘驱张运动’了”。接着诚挚地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这棵寸心草,是怎么也难报答自己老师的‘三春晖’啊!”(注:毛泽东和他的校长张干.报刊文摘,1990.2.13. 又见 青年毛泽东.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出版,1990.3:66。)这次邀见,毛泽东用自己的稿费买了许许多多的日常用品送与当时家大口扩生活困难的张干。

      1966年5月毛泽东作出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决策。不久,他就觉察到,“有人为了打鬼,借助钟馗。”7月8日,他在武汉致江青的信中说:“我是自信,而又有些不自信。我少年时曾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可见神气十足了。但又不很自信,总觉得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我就变成这样的大王了。但也不是折衷主义,在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

      前后两次,相隔十五年。可见,用“虎气”和“猴气”来分析他自己的人格结构,不是他一时的偶发奇想,而是他运用两分法,对自我人格结构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

      美国作家R·特里尔撰写的《毛泽东传》,在世界上发行极广。这位研究中国问题几十年的“专家”基于他的西方文化底蕴和对中国文化的有限了解,对毛泽东的人格提出了许多看法。仅“老虎”和“猴子”两词在其书中就出现了上十次。在他看来,毛泽东“象老虎又象猴子”或者干脆是“猴子和老虎的化身。”他认为,“老虎”“冷酷残忍”、“猴子”灵活变通。他还对毛泽东早年把“猴子当做反面人物形象”而在中年晚年把猴子“当成正面人物形象”大为迷惑不解。R·特里尔把“虎气”和“猴气”视同“老虎”和“猴子”,于是得出毛泽东的人格结构就是“老虎”和“猴子”机械的相加。客观地说他对毛泽东人格结构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障碍,甚至有一定程度的曲解。对毛泽东的“虎气”和“猴气”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呢?我认为只有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有关阐述以及阐述时的语境和心境来进行理解,才能把握“虎气”和“猴气”的文化内涵。

      从词源学的角度看,“虎气”和“猴气”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一种积淀。虎、猴都居山林,它们在谋求生存活动空间和形神气韵等方面与人极有相似之处。“虎”,《说文解字注》:“山兽之君,虎足象人足也。”前额有“王”字形斑纹。据《周易·乾》云“风从虎”,于是有“虎啸风生,龙腾云起”的古语。汉应劭《风俗通·祀典·桃梗苇茭画虎》:“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博挫锐,噬食鬼魅。”“猴”,辞书云,其状如人,身体敏捷,行动灵活。古人常用“猴”(“猿”、“猱”)来比喻机智灵巧的人,如曹植诗有“狡捷过猴猨,勇剽若豹螭”(注:曹植.白马篇。),李白诗有“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注:李白.古风·二十八。)。看来,“虎”、“猴”分别与气联袂,用于审视评价人格时它们具有如下美学内涵。“虎气”:1.阳刚之气(“虎为阳物”);2.王者之气(“山兽之君”、“百兽之长”);3.凛然正气(“噬食鬼魅”);4.勇猛搏击,所向无敌之气(“能执搏挫锐”);5.雷厉风行,行必有果之气(“虎啸风生”)。“猴气”:1.思维敏捷、变通柔软;2.机智幽默,多谋善断;3.活泼机灵,巧于周旋;4.宽于待人,仁厚善处。总括之,“虎气”和“猴气”分属“刚”、“柔”或“勇”、“智”两类不同的人格心理范畴。可见,毛泽东用“虎气”和“猴气”来分析人格结构,不但具有充分的历史文化依据,而且生动形象既富于语言个性又具有民族特色。毛泽东面对校长张干自我反省时所言的“虎气”具有血气方刚、嫉恶如仇之意,其“猴气”多有明察细辩、宽柔怀仁、温和容忍、善解人意的内涵。文化大革命前夕,毛泽东以之剖析自我人格结构,主要是针对林彪的“造神”而发。他不沿用古代传统的阴阳刚柔,而独创新词,以物喻人,意蕴丰富。他不但主动走下别人为他虚设的神坛,置身人群;而且昭示,在他的生命之气、精神之气中不乏自然之气。这不但否定了“上帝造人说”,而且对林彪的“天才说”也是一种巧妙的回击。毛泽东同志还用“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比喻来说明他不是什么“绝对权威”,形象地阐明了“虎气”和“猴气”,作为他人格结构因素相对立的两极不是绝对不移而是交感互依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