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额分析法。即判断事物与票据数量、金额的合理性。如某单位开两天交流会,租用氢气球2个。而发票报销却成了“租用氢气球2个4000元,运费500元”。4500元足以购买2个氢气球,如此票证明显与事实不符。经查证,实际租金为2500元,多报金额为经办人侵吞。 二、时间对照法。即判断票据出票日期与票号的合理性。如某单位1999年3月列支某宾馆发票“会务费8000元”,而该单位同年2月报销同一宾馆1999年2月15日“餐饮费7600元”,两张发票中,票号靠后者却先报销了,显失合理。经进一步核实,“会务费8000元”为虚列。 三、票据用途分析法。即判断事物与发票使用的合理性。如某单位支出建筑工程结算款17000万元,按规定施工企业办理结算应使用建筑业结算统一发票,而该结算却使用“商业零售发票”,显然其中有假。 四、票据时效分析法。即判断出票日期与发票使用时效的合规性。如某单位1999年报销的票据中出现(94)版黄底发票多张,这种发票已在1996年12月31日经税务机关公告终止使用。 五、笔迹鉴别法。即甄别发票字迹的一致性。看发票的台照、日期、品名、数量、大小写金额的字迹、笔体、笔划粗细、复写纸压痕是否一致,有无药迹退色、橡皮擦、小刀刮的痕迹,从中发现疑点。 六、连号重查法。即甄别连号报销票据的真实性。某单位在1998年10月、11月分别报销两笔餐费发票,其中10月报销某饭店饮食服务业发票“餐费3800元”(票号042);11月报销同一饭店发票“餐费7650元”(票号043),开票日期却与前一张相同。经深究核实,两张发票系为送礼而开具的假发票。 七、付款判断法。即重点检查大额支出现金发票的真实性。某单位为发放职工年终福利,将其下属单位开具的“维修费50000元”发票在经费中列支。为了不在下属单位账面上留下隐患,付款时不使用转账方式,而是直接用现金支票支付。 八、经办人身份分析法。即核对持票人身份与票据内容的一致性。如某些财会用品发票非财务人员经手、大额办公用品非办公室人员经手,大额修车费非司机经手等,这些票据大多存在违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