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舞弊是指企业内部人员为获得不正当利益而故意进行的非法欺骗行为,即通常所说的违法违规行为。舞弊的存在,说明企业管理有漏洞或控制存在薄弱环节。现阶段,企业内部舞弊主要表现形式为:隐瞒、转移、截留收入,设置账外账和小金库,搞体外循环;挤占、虚列成本费用转移资金、形成账外资产;虚列收入、少列成本费用减少亏损;多报资产或隐瞒不良资产等造成账实不符;投资挂账、投资收益不入账;低价出售、转让资产等。多年的审计实践,对内部审计已形成了一套规范的舞弊审计程序和有效的审计方法。 一、审计程序 1.预先调查阶段。包括收集资料、初步调查和制定审计计划三个步骤。通过风险分析、观察、询句等方式,充分了解被审单位,对得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性审阅,确定被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否前后一致,是否履行一定的程序,是否符合企业政策规定,是否有异常现象,并以审慎的职业态度,对出现故意做错、疏忽和差错、效率低、无效、浪费、利益冲突等可能性有所警惕,判断是否属于舞弊或其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的程度,从而确定关键的经营风险领域及潜在的有问题的领域,并进一步确定深入审计的范围和重点。 2.现场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审计人员必须对高风险的环节进行重点审计,用制度评价、询问、详细的余额测试、追踪等技术,积累合法的、充分的、可靠的证据来证实舞弊的存在,说明舞弊产生的根源及造成的影响,并在工作底稿中清楚地显示所应用的方法、收集的证据、得出的结论。 在实施审计阶段,内部审计也要时刻保持职业审慎。一是判断舞弊可能涉及的层次和范围;二是限制对工作底稿的查阅,避免向涉及舞弊人员提供信息或从他们那里得到的误导信息,防止审计工作因受到来自内部的干扰或压力而无法继续下去或影响审计进程。 3.报告结果阶段。由于舞弊审计有机密性,因此报告只传送给有必要知道的人。在报告中,对已证实的舞弊和准备调查的问题要分开列示,所提建议包括处理建议和改正措施两部分。在提处理建议时,考虑到舞弊对企业的影响,一般原则是对内公开处理和对外低调处理,既维护了企业的外在形象,又在内部起到了震慑、警示和教育作用。在提改正措施建议时,要从企业实际出发,考虑从根本上防范舞弊的发生,如完善内部控制、加强监督、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等。 二、审计方法 1.询问。询问是获取信息的良好手段。对怀疑涉及舞弊的人,应尽量不让他知道询问的真实意图,防止其有所准备,销毁、串改相关记录和证据及和同谋者串通。审计人员还可以凭借工作经验,从对方回答问题的反映中判断是否存在问题。例如对问题的回答含糊其辞或反映紧张,说明可能有问题存在,调查时,应使用相同的调查表,如果取得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就能比较容易地发现舞弊迹象。 2.分析性审计方法。包括本期资料与前期类似资料的对比,本期资料与预算或预测数据的对比,对财务资料与有关的非财务资料的关系研究(如会计记录实际发生的工薪支出与雇员平均数的变化之间的对比),资料要素之间关系的研究(如实际记录的利息费用的波动变化与有关的债务余额变化的对比),本组织资料与所经营的行业中类似资料的对比及与其他组织单位中类似资料的对比。在预先调查阶段,使用分析性审计方法,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发现不正常的重大差异和变化趋势及无法合理解释的现象和可能存在舞弊的领域,并确定实施下一步审计程序所需要的条件。在审计实施阶段也使用分析性审计方法,其目的是检查和评价用以证明审计结果的资料。 3.风险分析和控制评价。即通过对舞弊的动机、环境、行为进行充分评估和对内部控制进行全面评价,确定高风险领域,判断舞弊的可能性,并在这些领域中寻找舞弊发生的迹象,以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审计人员进行风险分析时通常要考虑被审单位现有的内外环境是否有招致舞弊的风险、动机及实施舞弊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行业的普遍不景气,企业经营者往往不重视控制,加之面临的经营指标压力过大,重要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缺乏内部监督机制,对资产和记录的实物控制不健全,被审单位过去有收支不实等违规记录,审计获取业务资料的途径不畅,这些都会使企业处于较高的舞弊风险中。审计人员在对上述情况进行了解和初步判断后,要选取真实交易进行测试,检查这些交易如何处理,以了解其实际是否与预期一致,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同时,使用统计抽样方法对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包括信息收集、处理、传递和保管等各个环节,可以确认所获得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避免由于信息系统的误导而得出错误的审计结论。然后,就控制目标和控制风险等问题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质量做出评价,初步估计风险。如果认为存在较高的控制风险,就要进行扩大性测试,详细检查和测试现有经营活动,包括审查记录和文件、与被审计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进行面谈、实地观察经营活动、检查资产、比较实际与记录的差别等。 4.业务的实质性测试。目的是为了收集高质量的、充分的、可靠的证据来发现和证实舞弊,包括确定被审单位收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核算的正确性等。在测试中,审计人员往往先对记录高风险环节业务活动的会计凭证和原始资料进行详细审查,发现疑点后,有针对性地调查有关人员,并通过实物盘点、实物追踪、函证、重复操作等方法来获取所需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