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公共责任:香港“衡工量值审计”简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江西审计与财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2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现代政府审计的客观基础是检查公共责任

      本文所说的政府审计,与一般所指的国家审计也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以审计客体分类命名,后者以审计主体分类命名,当然两者也有交叉,因为对政府机关部门所实施审计的,一般都是国家审计机关,其他审计主体都没有这种法律授权。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国际政府审计准则》第20条提出:“基本的审计要求规定:随着公共觉悟的提高,对管理公共资源的个人或单位的公共责任要求也越来越明确,因此更有必要确立责任的程序并使之行之有效。”第6条也指出“政府机构内完善的信息系统、控制系统、评价系统和报告系统的发展有助于确立责任的程序。”从上述两段话中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分析:(一)社会公共资源属于全社会(全体社会公众、全民或者国家)所有,政府部门包括公共机构通过法律授权对公共资源进行管理、使用或经营,因此对公共资源的所有者即全民承担公共资源责任。(二)公共资源责任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安全完整责任、保值增值责任、管理绩效责任、内部控制责任和妥善报告责任等。(三)公共资源的所有者国家、全民或社会公众、纳税人需要了解和检查政府或公共机构履行其公共责任的情况,因此产生了通过审计取得该方面信息的需求,这就是现代的政府审计的目标。(四)现代政府审计检查公共责任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对公共责任程序的四个系统的完善性加以评价来实现的。

      信息系统:可以理解为政府各部门或公共机构,对各自所管理、使用或经营的公共资源情况,尤其是对各自有关的责任履行情况,用妥善的方式加以记录而生成完整的信息系统。

      报告系统:是将上述信息以适当或法定的方式,向信息使用者即公共资源的所有者进行传递。作为政府审计检查公共责任,首先就是检查信息生成的方式是否妥善,其传递方式是否适当。事实上妥善也好,适当也好,其判断的标准只是公认的记录、核算、报告原则,包括准则和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因此政府审计对信息系统、报告系统的审查,可以称为合规性审计。

      公共责任程序的控制系统:可以理解为政府各部门或公共机构,对各自所管理、使用或经营的公共资源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信息的妥善报告以及管理效率,建立整套健全而有效的控制制度。

      评价系统:是指由政府部门的内部或外部对其管理效率、资源利用效果、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加以评价,并反馈评价结果使之完善的机制。

      应当说,将检查公共责任作为现代政府审计的客观基础,与学术界所提的受托经济责任理论或管理授权理论并无矛盾。但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和管理授权理论适用的范围几乎更大,可以说明古今中外不同类别的审计之存在与发展,却不能说明现代政府审计这一具体审计类别所特有的内涵。

      二、香港“衡工量值式审计”简析

      香港审计署的使命是“向立法会及公营机构提供独立、专业及优质的审计服务,以助政府提升香港公营部门的服务表现及问责性。”所谓“服务表现”就是履行公共资源责任的程度;所谓“问责性”,可以解释为社会公众检查公共责任的能力。如何实现这样的使命呢?目前是通过实施两类不同的审计来实现的:一是政府账目是否妥善的审计(合规性审计),二是衡工量值式审计(绩效审计)。下面我们重点对衡工量值式审计进行分析。

      衡工量值式审计的规定包括:

      1、审计范围:包括任何决策局、部门、机构、其他公众团体和公共机构;过半收入来自公帑(指政府的一般收入,以及任何记入库务署账目的款项)的机构;任何有关条例授权审计署对其账目加以审核的人士、法人组织或其他团体;行政长官根据《核数条例》(AuditOrdinance)第15条规定授权审计署进行账目审查的机构。

      2、审计目的:审计署可以就上述审计对象在履行其职务时所遵守的经济原则、取得的效率和效果进行审查,但不包括对上述对象的政策目标优劣以及制定政策的方法进行质询,而是对达到这些政策目标所用的方法进行审查。

      3、审计结果的报告:审计署署长将衡工量值式审计的结果,以报告书的形式每年向立法会报告两次。立法会所属的政府账目委员会按照《立法会议事规则》对审计署的报告书进行研究,被审的政府部门在三个月内向立法会提交复文,其中包括对审计报告书所提的事项及拟采取的行动作出交代和评价。具体有以下内容:“有关管制公用事业机构掘路工程的跟进审查”、“提供用作鲜肉供应的屠房设施”、“有关未履行合约的审查”、“政府宣传计划的管理”、“部门会计组的人手配备”、“香港康体发展局的检讨”、“政府的河水处理设施”、“辟设废物转运站”、“政府推广电子业务的工作”以及“公营房屋建设的管理”共10项。从被审对象来看,几乎全部都是政府部门和公营机构;从审计事项来看,涉及管理效率的有6项,涉及公共资源设施利用效益的有2项,涉及政府信息控制系统的1项,建议1项。

      我们再分析一下“公营房屋建设的管理”报告书,主要内容摘要如下:1、居室设计的面积实用率较私人发展商的设计为低;2、推行新投标制度进展缓慢;3、承建商试用期太短,其表现监察制度延迟推行;4、打椿工程需要改善,就不同类别的椿柱发出具体指引;5、实地视察工程涉及大量手工记录影响视察效率。这些内容也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管理效率(有效性)和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