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非歧视性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促进公平竞争原则和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度原则的规定,加入WTO后,国家审计机关迟早要按照国际公认的审计准则,对涉及到国外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平等竞争环境、国内产品出口贸易的财政补贴、税费收支及其商品成本的真实性和企业遵守有关贸易法规情况出具审计意见,并予以公开披露。迎接国家审计结果公开的挑战,首要的必备条件是国家审计在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结果处理等方面执行国际审计惯例,也就是严格按照国际公认的审计准则开展审计工作。 但现实情况离我们要达到的目标还相差甚远,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国家审计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一、审计方式滞后 自加入WTO以来,国内讲述国际公认审计准则的资料甚少,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可用的介绍国际公认审计准则的专著,广大审计人员在理论上无条款可学,在实际应用上无章可循,在知识储备上还没有为适应WTO要求做好充分储备。将来一旦实行审计结果公开,按照国际公认审计准则开展审计工作,国家审计人员必定是仓促上阵,忙于应付,在审计程序和方法上难免出现漏洞,影响国家审计的形象和信誉,甚至出现审计风险。 二、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国内的财务人员几乎没有国际财务方面的业务经验,不熟悉国际财务业务知识,就不可能开展必要的审计工作,更不可能达到驾驭全局、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目的, 就会被表象所迷惑,严重的还会被被审计单位所利用,无 意中出具虚假的审计意见,增加国家审计的风险。 国际贸易规则知识辅导和外语培训力度不够。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不能做到主动出击,有的放矢地开展审计工作,其审计结果质量的可靠性将有待斟酌,公布这样的审计结果,势必影响国家审计的信誉。 目前在国家审计机关中,大多数审计人员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还十分浅薄,大多数人还停留在文字编辑的水平上。在审计结果公开的条件下,就不能达到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审计工作,给审计结果使用人一个满意答复的目的。 三、人员管理体制不适应 根据资料显示,在美国决策咨询审计占国家审计机关工作量的90%以上,而查错纠弊审计不足10%。这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但目前国家审计机关人才管理体制现状却很不尽人意,一方面现行人才管理体制不利于对现有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另一方面也很难吸收高素质人才的加盟。根据规定,政府机关不进行职称评定,国家审计人员虽然根据特殊的政策可以参加审计师系列考试,但对考试合格者,在精神鼓励和物质待遇上都无法兑现。同时,在对审计师资格的认定上,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的认定方式,使审计师处于不伦不类的尴尬地位。 入世以后,在审计结果公开的条件下,国家审计机关将需要一批具有资产评估师、税务师、律师等资格及专长于工程技术、计算机、人事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但持有上述资格证书的人才,在国家审计机关也同样得不到认证,各种应得的待遇都不能兑现,所以这方面的人才就不会积极地加盟到国家审计队伍中来。同时,在职人员也因此不会积极参加这方面资格的考试,长此下去,国家审计人员的知识就会严重老化,根本无法适应审计结果公开的要求。 四、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 第一,国家应该尽快组织有关人员,编译、印发国际公认的审计准则的有关条款,并制定既符合中国国情,又满足国际公认的审计惯例的审计准则,在法规政策上为实行审计结果公开做好准备。 第二,要有条件地进行用国际公认的审计准则审计的试点工作,并边试点边总结经验,形成一套完整适用的审计程序,然后逐步加以推广,全面铺开,在审计实践上为开展审计结果公开做好准备。 第三,要优化审计人员结构,培养一批具有多方面技能的审计人员,提供一定的教育经费,鼓励、资助审计人员参加各类国内外资格证书的考试,对考取多学科资格证书的审计人员在精神和物质上进行适当的鼓励,提高其待遇水平。 在此基础上积极吸收具有资产评估师、税务师、律师、工程技术、计算机、人事管理等资格证书的各类人才,形成以审计师为主的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