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吴佩孚的崛起与直皖斗争性质的演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郭红娟(1965-),女,河南洛阳人,洛阳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南京大学 历史系,江苏 南京,210093

原文出处:
史学月刊

内容提要:

五四前,直皖斗争主要表现为北洋军阀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五四运动发生后,吴佩孚乘时崛起,其主张及行动赢得了各方人士的赞许,他所代表的直系成为人们推翻皖派势力的依托力量,直皖的派系斗争融汇于人民反对皖系的时代洪流之中,使得此后的直皖斗争不仅仅具有派系私争的性质,而且带有了某种“正义”与“邪恶”、“民主”与“专制”、“维护国家主权”与“损害国家利益”斗争的进步色彩。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2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0214-(2002)08-0076-05

      长期以来,史学界似已形成共识:直皖斗争属于北洋军阀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但仔细考察,直皖斗争的性质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形势的发展逐渐演变。本文试图从五四时期吴佩孚崛起的这一视角来观照直皖斗争,并探讨其性质的演变(注:学术界大都认为直皖斗争属于北洋军阀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而对于吴佩孚的研究及直皖战争中直胜皖败原因的分析,则有新的看法。但把吴佩孚在五四时期的表现与直皖斗争的性质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尚属少见。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谭融:《五四时期的吴佩孚》,《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郭剑林:《吴佩孚与五四运动》,《河北学刊》1993年第5期;王华斌:《试论直皖战争直胜皖败的原因及其后果》,《学术月刊》1986年第1期;李新、李宗一:《中华民国史》第二编第二卷,中华书局1987年版。)

      一

      直皖斗争最初表现为段祺瑞与冯国璋的矛盾。在两者的斗争中,直系另一支力量曹锟以“双栖者”的姿态折冲于二者之间。直到1918年8月,吴佩孚在湖南前线“罢战主和”,曹、吴势力与冯国璋的直系步调才趋于一致。但随着冯国璋于1918年10月的去职,直系的反皖斗争,便由直系的后起之秀吴佩孚担当了主要的领导角色。

      早期的直皖斗争属于北洋军阀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自不待言,即使吴佩孚罢战主和之后一段时间内,其反对皖系的斗争也主要是出于自身派系利益的考虑。虽然在早期的直皖斗争中,曹锟与段祺瑞保持了较为亲密的关系,但从地缘关系讲,曹、吴毕竟属于直系。因此,段祺瑞对他采取了一面利用、一面排斥的策略。段祺瑞为实现其独裁统治对西南用兵,以曹锟之劲旅第三师为前锋,即怀有一石二鸟的企图:一方面让直系精锐消耗于对西南的战争,一方面可削弱、排斥曹锟直督的地位,乘机占领畿辅重地。故吴佩孚血战湖南,换回的却是未建寸功的皖派张敬尧被任命为湖南督军兼省长。在皖系的排挤打击之下,曹锟存有“久戍于外,直隶根本之地,未免空虚,倘有疏虞,便无退步”[1](p624)的顾虑而率兵北归便是在觉悟之后对段祺瑞“调虎离山”计的反戈相击。随后,吴佩孚在湖南的罢战主和与曹锟的率兵北归具有同样的性质,即以“罢战主和”来对抗“武力统一”。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涉及到社会的各阶级、阶层、集团,受其影响,直皖斗争也具有了新的内涵。

      众所周知,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从1917年上台以后,为实现其“武力统一”政策,大借外债,扩充武力,对外“宣而不战”,对内“战而不宣”。对于巴黎和约,段祺瑞一开始就力主签字,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也竭力向大总统徐世昌进言,公然为日本侵略作辩护。在他们的影响之下,北洋政府在山东问题上动摇、妥协。

      与皖系妥协退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吴佩孚的对日态度。巴黎和约问题发生以后,吴佩孚连连通电,揭露日本的侵略野心:“日人此次争执青岛,其本意不止在青岛,其将来希望,有大于青岛数万倍者”,因此,“青岛得失,为吾国存亡关头。如果签字,直不啻作茧自缚,饮鸩自杀也”[2]。与同侪相比,其见解之精辟可谓一语中的。针就当时中外关系,吴佩孚认为中国处境已“如临岸之马万不可轻策一鞭”,劝诫大总统“勿为众议所惑,勿为威力所制”,“临大疑,决大计,当机立断”[3],从速电饬专使,拒绝对日签字。吴佩孚还表示,卫国是军人天职,与其签字贻羞万国,毋宁背城借一。如国家急难有用,他愿率部作政府后盾,备效前驱。当外交成败关乎国家前途之时,皖系主签、奉系旁观、直系动摇之际,吴佩孚打破沉寂,公开发表意见,强烈反对条约签字,慷慨激昂,确实表现了“军人卫国御侮的决心”[4]。

      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以国内的群众反日运动为后盾,于1919年6月28日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但日本帝国主义并未就此歇手。它一面胁迫北洋政府补行签约,一面运动北洋政府对日直接交涉。北洋政府态度暧昧,犹豫不决。山东父老乡亲为自身存亡奔走呼号,多方运动。吴佩孚在浓浓乡情的感召之下,遂联络同乡军官48人联合通电,反对直接交涉。他说:“大抵强国与弱国交涉,利在单独,不利于共同,利在秘密,不利于公开。至弱国外交,则适得其反”,故“直接交涉,结果必于我无利”[1](p635)。况日本是根据德约,援引二十一条,若直接交涉,便等于承认其继承德人权利,实际上等于承认二十一条为有效。果如是,则国体扫地,以后更无以立国于世界。吴佩孚建议政府应据理力争,留待国际联盟之公决。即使国际联盟不予受理,亦可留作悬案,以为将来解决留有回旋余地。

      自古以来,内讧外患,总是相为缘起。民国肇建以来,内争不息,外侮频来,国命如丝,危如累卵。面对日本的虎视鹰瞵,吴佩孚认为中国不能仅仅停留在拒绝和约签字一层,必须通盘筹划,图谋善后,而“统一内政,尤为根本立脚之计”[5]。攘外必先安内,兄弟阋于墙不可外御其侮。面对强敌,中华儿女无论何党、何派,理应捐弃前嫌,协同对外。因为“南北同胞也,强邻仇敌也;同胞之争,无防(妨)相让,仇敌之侮,万难屈从”[6](p2)。在五四运动的高潮中,吴佩孚与谭浩明、赵恒惕等于6月25日联衔电劝上海和会南北代表,“极力让步,勿过吹求,务期和议早决”[7](p344)。如果说一年前吴佩孚在衡阳“罢战主和”是从自身派系的利益着眼,显得空洞虚饰的话,那么五四时期,当民族矛盾日益上升、激化的时候,他的和平统一主张,则超出了狭隘的派系之争的藩篱,上升到了国家民族利益的高度,不失为解决时局的切实方案,它顺应了民心,凝聚了民气,具有进步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