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美两国“专家政治”的缘起与演变

——科学介入政治的一个历史比较

作 者:

作者简介:
邓丽兰(1966-),女,四川沐川县人,天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历史研究中心兼职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近现代中西思想、文化交流史研究。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天津 300071

原文出处:
史学月刊

内容提要:

20世纪30年代专家政治的浪潮在美国达到一个峰巅。技术统治论的思潮与运动以物理学原理深刻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新政时期也大量吸收专家参与政权。在此前后,《东方杂志》,《国闻周报》等将技术统治论作为新的思潮与运动加以介绍,一些参政知识分子则更多地从美国政府的政策调整中吸取经验。南京政府一定程度地吸收专家参政,在行政技术化、立法科学化等方面有一定改进,但未改变蒋介石专制政权的性质。美国的技术统治论经历复杂的转变,其中一部分为主流社会所吸收,一部分则趋向偏激,进一步产生对美国社会的深刻怀疑,成为当今美国社会的另类选择。美中两国历史发展说明,科学进入政治领域,有利于技术层面的科学化;科学主宰政治,却是技术乌托邦之梦。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2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0214(2002)07-0074-06

      一

      “专家政治”或译称“技术统治”(Technocracy)的定义(注:Technocracy,30年代的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a解释为“不管其将来如何,应该说它只是知识界技术界根据我们所处时代重建社会经济的计划”。1984年的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a则称为“一种激进的社会运动与哲学,盛于1930年代前期,它是资本主义与价格体系的代替物”。笔者通过电子邮件同Technocracy Incorporated建立通信联系,他们回答了笔者关于该组织历史与现状的有关提问,本文的撰写也得到他们资料上的支持。关于30年代中国的专家政治,参见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425-428页;邓丽兰:《南京政府时期的专家政治论:思潮与实践》,《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有一个历史过程。Technocracy一词最早出现是在1882年,指用科学和技术的手段进行统治。如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斯科特(Howard Scott)所解释,democracy意味着多数人的统治,plutocracy意味着财富的统治,autocracy意味着一个人的统治,Technocracy意味着“科学和技能的统治(the rule of science and skills)”[1](p.22)。1919年,美国加州伯克利一位工程师兼发明家William Smathe在Industrial Management(《工业管理》)发表"Technocracy,National Industrial Management"(《技术统治,国家工业管理》)、"Technocracy,Ways and Means to Gain Industrial Democracy"(《技术统治,工业民主的手段》)等文,自此,这一词汇逐步流行。

      政治领域的技术化、政治行政的专门化,进入20世纪以后逐渐成为美国政治的现实。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国的行政各部中,除司法部外,无一不有工程事务的组织。直属总统的机构,如国立科学院、效率局、航空局等,都是20年代设立的工程事务组织。就国会而言,上院有33个专门委员会、下院有42个专门委员会从事专门研究。在美国政府各部门中,财政部内地事务司雇佣100个估价工程师,督办建筑局有274位专家,商业部专利局雇佣650个科学专家审查各种专利,农业部雇佣500个以上专家办理土壤、浇灌、森林、公路、农业设备等事宜,甚至“美国的总统也不是对专门学没有研究的,现任总统胡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2]

      技术统治论作为一套理论体系形成、公开,也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技术统治论的观点部分受英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苏特(Soddy Frederick)的影响。苏特批评古典经济学的不精确,提出要对经济现象作计量研究。他认为不是公认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创造了财富,而是发现(discovery)、自然能源(natural energy)、智慧(Human Diligence)三要素。苏特的著作Wealth,Virtual Wealth and Debt等后来被列为Technocracy Incorporated(技术统治联盟)的教科书。技术政治的理论来源,也包括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的思想,这体现在他的系列著作如The Theory of Business Enterprise(《商业企业理论》),The Place of Science in Modern Civilization(《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等。1918年秋天凡勃伦与斯科特(Howard Scott)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职员俱乐部认识。凡勃伦联系了一批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而斯科特则联系了一批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一系列的晚餐会在哥伦比亚大学举行,1920年成立Technical Alliance(技术同盟)。它是一个包括优秀的美国科技人才的研究机构,共有17名成员。这是最早的技术统治论者的组织。

      技术统治运动在1933年达到一个高潮。1933年1月,斯科特在纽约Hotel Pierre的演讲,称Technocracy一方面是个组织,另方面是一种观念体系,可以形容为对所有社会现象的技术探讨和分析。他所领导的技术统治联盟(Technocracy Incorporated)也于同年正式成立。当时拥有会员约350人。是年6月,全美技术协会(All American Technological Society)成立,在芝加哥召开大会,来自纽约、芝加哥、洛杉矶、加利福尼亚、西雅图的20多个组织参加这一大会,一系列出版物也纷纷面世。

      技术统治论的基本理论之一是能量决定原理。他们的一个基本假设是,社会变迁可以计量。他们借用物理学概念“能量”(Energy),认为文明程度发展的衡量标志是能源的消费。他们认为,财富是能量的消费,应以能量作为计量人类劳动与人类财富的指标。他们新的社会测量法是根据测量确定在未来最恰当的能量消耗状态。他们组织了有名的“北美能源调查”(Energy Survey of North America)。他们通过调查研究北美自然资源、能源、人口、工作时间,着重揭示近百年尤其是近五十年中社会发展与能源的关系。他们考察了3000种货物的历史,计算显示,25-45岁的美国人每天只需工作4小时,每周只做4日工,即可使全体美国人民在1929年都可达到2万美元的消费能力。这是社会发展趋势用科学的方法在美洲大陆的范围内进行度量和测试的第一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