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建国初期的农村政策评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姚晓晖(1973-),女,河北辛集人,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 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建国初期党的农村政策并不是乌托邦指导思想下的产物,而是中国现代化初始阶段的必然选择。这一历史必然在于:经济上为工业化建设提供资本原始积累;政治上强化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整合能力;意识形态上消除家族文化的影响,确立农民的国家观念。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2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692(2002)01-0011-05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过半个多世纪,其间有过曲折和挫折,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关于建国初期党的农村政策,理论界有很大的争议,对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褒贬不一。而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历来持否定态度,一直都把它看成是毛泽东经济建设的急于求成思想、极左思想指导下的产物。

      对于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来说,“现代化”这个主题可以说是一个较好的概念框架。建国初期是中国现代化史上的一个特殊的时期,也是农村发展史上的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对于建国初期的有关党在农业的政策和运动,也应从现代化的角度来阐释,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一、建国初期党的农村政策回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明确提出土地改革的目的是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标志着全国范围内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端,关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初衷是为农民的直接利益服务的。提出了要坚持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反对强迫命令、急躁冒进和放任自流。[1](p37-44)但其后速度不断加快,出现了全国范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冒进”。

      1953年党宣布了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所谓的相当长的时期指的是最初三年的经济恢复时期和这以后的三个五年计划时期,但事实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出人意料,到1956年已经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由于起点低,距离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还相距甚远。当时人们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总路线的主体,而称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主体和两翼并不是按预期设计那样平行的发展。

      1953年秋全国粮食供应紧张的情况迫使中央做出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决定,随后又实行油料的统购统销,1954年又实行棉花的统购和棉布的统销。

      1957年底,发动全民讨论《农业发展纲要》,批判“右倾保守”。1957年冬至1958年春,各地掀起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积肥等农业生产高潮,揭开了农业“大跃进”的序幕。从1958年初开始连续召开了一系列会议,为大跃进的发动开了路,特别是5月的八届二次会议正式通过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宣称“一天等于二十年”,要求7年超英15年赶美;为此号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想敢说敢做。这样在全国各条战线上迅速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在各条战线大跃进的同时,又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通过了小社并大社的决定,“我国农业正在迅速的实现农田水利化,并将在几年内逐步实现耕作机械化,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合作社如果规模过小,在生产的组织和发展方面势必将发生许多不便。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有计划的适当并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尽管从文件内容本身看,并无太大的狂热,然而在现实中,各地农村争先开始了大规模的联乡并社,不仅经济上统一核算,而且生活上搞起了供给制,并在毛泽东和他的同事们的热情鼓吹下,7月开始了全国范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争论也就由此开始,农业合作化并没有遵守初期制定的自愿互利原则,主要表现为用行政强制和政治威胁的手段强制农民入社。社会主义改造的主体与两翼并不是按预计的那样平行发展,社会主义改造的飞速完成,是符合实际要求呢,还是主要靠政权的力量促成的?现在一般的评价是当时的领导人并不明确认为作为两翼的“三改”过于超前,但确认工业落后,1958年搞大跃进就是想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把工业化一下子搞上去,但没有成功。同时“两翼”似乎并不考虑是否与“主体”相适应,而仍在继续猛进。最显著的就是在农业方面。并且认为人民公社就是进入共产主义的“金桥”,在农业生产力没有任何显著提高,国家工业化正在发端的时候,认为从人民公社就能够进入共产主义,这与马克思主义相距甚远,是典型的民粹主义思想。

      二、对建国初期农业政策的评析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也可以说是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而奋斗的历史,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走上现代化开辟了道路,为实现现代化提供了种种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障碍:“与任何社会相同,以往的发展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起点。”[2](p599)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不利的历史遗产,由于帝国主义长期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长期的剥削,造成了中国的贫困和落后,“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取代国民党获得对中国的统治之际,中国的国民经济已接近崩溃边缘。具有前现代经济特征的长期结构性问题,诸如人均收入少、人口寿命短、积累率和投资率低、传统生产方式占优势等,与20多年国内外战争所造成的物力人力损失和恶性通货膨胀问题交织在一起。”[3](p154)历史有其发展逻辑,中国自1949年建国后,实现现代化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但要实现现代化有一定的先决条件,即经济上要求有一定进行现代化建设所需的资本的原始积累;政治上要求国家有对社会的整合能力;意识形态上要求广大民众的现代化的理念,重塑政治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