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脚步与背影

——五四文化启蒙运动的文化思考

作 者:
龙潜 

作者简介:
龙潜(1965-),男,贵州人,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贵州民族学院中文系教授,贵州大学硕士生导师。贵州民族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原文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文化的发展依靠的是融合和濡化,而不是铲除和革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五四文化启蒙运动由于受其时代局限,是一次未完成的运动。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2 年 09 期

字号:

      五四文化启蒙运动的重大成果之一,是把对儒家文化的批判与否定树立为一个不言自明的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化运动的主题和基调,从而使得反传统主义成了所有知识分子共同的精神遗产。从民初的“伦理革命”,到七十年代的“批孔批儒”,乃至八十年代后期一些学者对儒家的文化批判,都无可怀疑地显示出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化运动是受激进主义所主导的。在二十世纪百年的时间里,进步、革命、科学、启蒙一直是最具魅力的口号。屏弃传统成为先进知识分子之所以先进的表征,所有对儒学内在弊病的可能性批判都被充分挖掘并高扬起来,健康合理的剖析与蛮横荒诞的斥骂互相交叉。儒家思想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秩序中伤痕累累地从中心退到了边缘。这不仅是西方文化的侵逼和现代化的扩张所致,也是中国知识分子自觉自愿的选择。

      然而,至少从孔子开始,中国文化从巫术的意识形态已稳定地发展成独特和成熟的民族精神形态。儒家强烈的人文价值理性,规定了中国文化展开的方向和路径,造就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决不是一些批判所能消解的,它的内在价值也不因短期的工具性成败而受到根本影响。作为一个持续了两千多年的精神传统,它透过所有的书写文字与口头传播已经成为了中国人与生俱来的血脉。因此,愈来愈多的知识分子在今天也开始意识到,儒家传统不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障碍,现代化的过程可以在采取不摧毁传统的方式下实现,传统的调整和持续与制度的改革和建构可以整合在同一过程之中;破坏传统不仅不会必然地意味着现代化的实现,却还可能导致价值结构的解体与文化认同的失落,损害到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

      历史表明,大规模有效的社会变革,不可能在与成员共同的文化取向根本冲突的方式下实现,任何一个运动或社会工程必然适应或恰当地运用固有的精神资源。因此,虽然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在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从文化启蒙、经济功能、政治民主等全方位的批判中,经历了两千多年来最为严峻的考验,但是,站在新世纪的今天,放眼儒家文化的未来命运,没有理由绝望或悲观。恰恰相反,在经历了百年的挑战和攻击之后,我们相信儒学已经度过了困难的时刻,已经走出了低谷。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化的重新活跃,当然不意味着对社会中心的重新征服,但毫无疑问,这有助于摆脱漂泊不定的彷徨,使中国文化在多元发展中具有一种统一的气质作为稳定的基础。

      一

      一个社会在常态的运行中自然会积累自己的文明从而形成文化。在漫长的社会演进中,文化自然也会发生变异,特别是受到异质文化冲击时更会产生文化震荡。但就其本性而言,文化是稳定的。文化的理性构成了社会的表面张力,使盘根错节的社会机体保持平衡。文化的变异,只能是渐变而不应该是突变。所以,文化是不能进行革命的。

      除了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和后来的中国,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大张旗鼓地进行过文化革命。改天换地或许是可以的,但不能要求很快改变和更新文化。文化有不可选择的一面,如同孩子不能选择母亲。中国的汉唐文化,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都是文化的渐变过程,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不是人为强力所致。历史表明,强行改变一种文化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至少会造成文化断裂或文化的水土流失。至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和撞击,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是经常发生的,这是正常的文化传播和文化濡化,这不是改变文化而是完善文化。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指与一定的生产力水准相适应的人类行为和意识。社会成员生活方式和文明程度的普遍水平,是文化的重要标志。文化是由传统积累而成的,即便是国家意志在文化面前也只能屈尊以降。国家与法律只有与文化相适应,才能保证该社会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不是说不需要社会革命,但一次成熟的社会革命,必不以牺牲文化为代价;相反,倒是需要有相应的文化为其准备。只有不成熟的社会革命,才去摧毁文化,企图从根本上破坏原来的文化。凡是没有相应文化为其奠基的社会革命,一般都是不够成熟的社会革命。人类的文化并不简单地依靠党派观念和政治权力为转移。人类创造了文化但文化也制约着人类,只不过人类有时太执着于社会革命,而忽略了文化对社会革命的制衡。或许,这就是人类社会时时处于非常态运行的原因。

      二

      人类的隋性之一是麻木,习以为常后就把非常态当成了常态。作为补偿。历史的非常态运行为文学艺术之花的开放提供了异样的土壤,使人类的生命意识增加了悲壮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方能产生悲剧人物。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当理性失去平衡的时候,却培养了感觉艺术的能力;社会虽然越出正常轨道,人的心理却得到了安慰。于是这便造成一种假像,以为推进社会革命的文化条件已经成熟。其实,艺术之花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坚贞,有时是谁施之以雨露,它就向谁绽放笑脸,黄昏和清晨都可以吟唱。文学艺术的一时繁盛,最容易使人们染上文化虚狂症。一个文化不健全的社会,照样可以出现文学艺术的繁荣。文学艺术虽然也是文化,但只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并不是所有的文学艺术都能够沉淀为文化。文化成熟的标志是理性的张扬,不是情感的扩张。只有文学艺术形成文学生活与艺术生活,并且变成整个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样的社会才有可能建立起正常的健康的文化。

      文化中既有累积的旧文化,也有正在衍生的新文化,这两部分是一种互相制衡的关系。这种制衡保持了文化发展的渐进性。从文化的类型来看,可以把文化分解为高层次文化和低层次文化。高层次文化是知识的结晶,时代的思想之光,富于理性,总是率先为社会革命开辟道路,代表着社会前进的方向;低层次文化主要是指社会风俗、习惯、一个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等,常常是历史惰性的集中表现,改变起来非常缓慢。前者趋向于人类文化的共性,后者表现为具体文化的个性。高层次文化虽然超越世俗文化,但也不是出污泥而不染,它同时不能不受制于世俗文化,使自己常常不能免俗。这个有趣的文化现象,说开来仍然是文化和文化之间的制衡。至于社会革命受文化的制衡,乃是历史发展的通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