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功罪向谁论

——《西京兵变与前共产党人》读后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铁健,1934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原文出处:
抗日战争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2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应当拂去的历史阴影

      这是一本不足15万字的著作,卷首有几帧书中主要人物罗章龙以及他在1936年拍摄的游览华山、青岛的照片和晚年所写诗文的手迹。其中一首七绝诗云:“骊山兵谏建功勋,亘古男儿忆汝名,渤海洞庭波浪阔,历史功罪向谁论?”他的一纸手迹慨叹:“西安事变幕后人物外间知者甚尠。”另一人物李希逸1992年从美国寄给罗章龙的小小名片不无深意地写着:“1936年西安一别,已近一个甲子。每忆故人,不胜怅惘。尊况偶由报章获悉。旧日同侣,殆仅存兄与弟二人。”(无文:《西京兵变与前共产党人》,香港银河出版社2000年版。)

      汝名、渤海、李希逸等“旧日同侣”何许人也?西安事变“慕后人物”又何所指呢?罗章龙、吴雨铭等前共产党人留下的狱中供词和回忆文字,都不约而同地回避着自己在张学良身边策动兵变的壮举,或者一笔带过:“以后就在张学良的左右工作”(吴雨铭供述),或者语焉不详:“我曾到东北军工作”(曹策回忆录),就是境遇较好的罗章龙,“留下的文字或者藏头,难窥全豹,或是暗语符号,难辨真相。所有的文字和心灵都罩着一层抹不去的阴影”(本书第116页)。罗章龙在“文革”前写过一些回忆中共内部斗争的文字,但被当权者警告不准深谈。“文革”开场不久即被抄家,许多资料散失。其后所写文字,不得不加以“包装”,或故意空行漏字,隐语曲笔,或避而不谈,掩去真相,或闪烁其词,前后不一,使后人难窥决策的内幕和行动的细节。

      这一批老共产党人,或因被捕转向,或被中共开除,聚集于东北军总部机关,成为罗章龙所说的“西安事变幕后人物”。在当年国共两大政治势力生死搏斗的险恶环境中,这些人不容于赤白两道,因而组织严密深藏,行动不留痕迹。若想还原其历史真相,实在是太难了。

      为了拂去层层阴影,追寻坠绪,透视幽渺,本书作者历经数载,钩玄探微,小心求证。许多问题虽然一时难以完全廓清未必即是定论,却为史学界今后深入探究这些问题,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线索和饶有新意的思路,也为一般读者安排了一个想像的空间。

      东北军中前共产党人的秘密组织

      1934年前后,前共产党人在东北军中结成的秘密组织,究竟由何人组成?这些人又如何从中共分离出来?这要从3年前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说起。

      1931年1月7日,由共产国际代表米夫(后台是掌握共产国际和苏联党政大权的斯大林),以突然袭击方式,强行召开中共扩大的六届四中全会,打击瞿秋白等,扶植王明集团夺得中央领导权,结果引发大规模党内斗争。大批抵制四中全会的党员干部拒绝承认新的中央领导,其中包括罗章龙、何孟雄、林育南、李求实、韩麟符、吴雨铭等。双方的矛盾激化,罗章龙等几十名反对派骨干被米夫以“分裂党”的罪名宣布开除党籍。罗章龙、史文彬、何孟雄、李求实等成立“中央非常委员会”(以下简称“非委”),予以抗争。上海“非委”领导成员有何孟雄、林育南、李求实等,北方“非委”主要骨干有王仲一、韩麟符、吴雨铭、张慕陶、李希逸等。早年从中共转向,投身于奉系张学良的黎天才,也成为北方“非委”的特殊成员。四中全会召开10天后,1月17日上海突然发生“东方饭店事件”,何孟雄、林育南、李求实等人陆续遭国民党当局逮捕。“非委”的活动中心被迫移往北方。2月7日,在上海被捕的24人被枪杀于龙华。2月10日起,王仲一、韩麟符、吴雨铭、张慕陶、李希逸等在天津先后被捕。王明集团逐步在全党推行极左路线,把中共推向濒临灭亡的边缘。

      “非委”遭如此沉重打击,活动似乎早已结束,实则不然。1936年4月11日周恩来与张学良会谈后向张闻天、毛泽东、彭德怀发出的电报即说,张学良“言他左右有一些研究法西斯主义的人,其中有几个共产党人(脱离党的叛徒)”。引起周恩来注意的这几个共产党人,显然是指在张学良身边任职的“非委”核心成员黎天才、吴雨铭、李希逸等。

      黎天才,又名渤海、伯海、经天。山东蓬莱人。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员,策动京汉路大罢工的骨干分子。加入中共后在铁路总工会与罗章龙、吴雨铭等共事,先后参予工运、学运、兵运工作。李大钊死难后,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1928年被捕转向,投靠奉系,张学良倚为心腹,初长总部机要处,旋为总部政训处核心人物。后为东北军“非委”秘密组织领导人,是坚决支持张学良发动兵变的人,西安事变张杨八项政治主张通电的起草者,主持事变的宣传工作。

      吴雨铭,又名汝明、汝名、雨名、慰名,与罗章龙同乡、同学,同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发起者。从事工运工作,为罗章龙的助手。大革命期间任中共汉口市委书记,中共“五大”中央委员,全国总工会秘书长。北方“非委”书记兼铁路总工会“非委”书记。被捕后转向,通过黎天才进入东北军,成为东北军“非委”秘密组织的核心成员,张学良总部机要秘书。

      李希逸,又名玉书、秋生。河北静海人。北京大学学生,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员。曾任中共顺直省委委员、天津市委负责人。“非委”成立后任北方区委委员、天津市委书记。1931年在天津被捕转向。1933年张学良下野离北京前下令释放共产党政治犯,交黎天才经办。李出狱后入孙殿英军中任政训处宣传科长,为学兵队讲授马列主义常识。一年后孙军兵败宁夏,李希逸转入东北军,为“非委”秘密组织核心成员。

      张学良何以肯容纳共产党政治犯呢?

      早在1931年2月10日,张学良对日本记者谈东北时局时即说共产党里“有研究学者与计划暴动者之别”(《张学良文集》(1),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第436页)。恰巧此时“非委”北方组织在天津遭破坏,吴雨铭、李希逸等被张部逮捕在案。张学良对共产党人的取缔方针,只限于取缔“暴动分子”,而对“研究学者”型的共产党人则似乎明显宽容。黎天才利用张学良委派他主办被捕共产党人案件的便利,使被捕党人尽快出狱,又逐步吸收他们进入东北军总部机要部门,进而成为张学良的智囊人物,受到器重。据罗章龙晚年回忆,先后进入东北军的共产党人约20余人。东北军“非委”组织的黎天才、吴雨铭、李希逸为核心,秘密接受在河南大学(开封)任教的罗章龙的领导,“处处照顾到我党在当时的政策”(据《黎天才自传》未刊稿),继续从事政治斗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