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量才与上海市地方协会

作 者:

作者简介:
白华山,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上海市地方协会(前身为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是20世纪30年代由上海金融工商文化各界领袖人物组成的一个地方精英组织。本文对1932-1934年间史量才领导、参与上海市地方协会开展的主要活动进行考察,进而对当时上海市地方协会与国民政府的关系作简要探讨,认为上海市地方协会的出现是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入侵造成国民党政权权威衰落的特定背景下,上海资产阶级重新崛起的重要表现;史量才被刺,上海市地方协会被国民党控制,实际上是国民党政府压制上海民族资产阶级以重建国家权威的必然结果。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2 年 05 期

字号: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政治舞台上出现四大有势力的资产阶级团体,时称“四大金刚”。上海资产阶级凡对政府有所陈言和主张,“每由四团体或五团体联名(四团体为上海市商会、地方协会、银行公会、钱业公会,五团体再增一航业公会)”(注:《恽逸群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3页。),其中上海市地方协会,是由上海金融工商文化各界领袖人物组成的一个地方精英组织,虽然不领衔,但其势力远远超过领衔的上海市商会,是当时上海极有权威的民间团体。

      一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危机的日趋严重,全国掀起抗日救亡的浪潮。1931年12月7日,为抗议上海市党部逮捕示威的学生,上海各校15,000多名学生举行总示威,9日捣毁了市党部,包围了市政府,10日成立民众法庭审讯欧打学生的凶手。同日,市长张群以“自认失察”,引咎辞职,上海市党部全体执委也跟着辞职。尽管不久国民政府任命吴铁城为上海市长,但上海的统治机构已形同虚设,基本瘫痪(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上海抗日救亡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126页。)。12月15日,蒋介石在各方面的讨伐声中下野,孙科出面组织新政府。由于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三巨头合而不作,孙科政府实际上虚弱不堪、徒具其名。国家政府的软弱,却为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市民社会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从1932年1月13日起,由史量才召集,各银行家、实业家频频在史量才寓所等处集会,他们酝酿成立一“永久之会”,来反对国民政府的予取予夺。14日,他们在巨籁达路657号(今巨鹿路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所在地)刘吉生家集会,决议把此“永久之会”定名为“壬申俱乐部”(1932年为农历壬申年),并通过组织大纲。18日,选出“壬申俱乐部”董事,史量才任理事长,李馥荪、杜月笙任副理事长,钱新之、虞治卿、张公权等为理事(注:《黄炎培日记》(1932年1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此后,“壬申俱乐部”同人频频在刘吉生寓所、银行公会等处集会,讨论国事,商量对策。

      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为应事实之所需求,补助政府之所未及”(注:《上海市地方协会报告书》(1947年),上海图书馆藏。),31日下午,“壬申俱乐部”在刘鸿生企业银行大楼集会,决定正名为“上海地方维持会”。晚上,上海地方维持会在企业银行大楼开会,当时出席者32人,一致推史量才为会长,王晓籁为副会长,虞洽卿、杜月笙、张啸林、刘鸿生、钱新之、林康侯、徐新六、朱吟江、秦润卿等9人为理事,陈光甫、张公权、黄炎培、李馥荪、胡笔江、徐寄庼顷、胡孟嘉、胡筠秋、穆藕初、聂潞生、胡筠籁、孙仲立、胡筠庄、胡筠庵、刘吉生、吴蕴斋、张慰如、袁履登、陈蔗青、贝淞孙、杨志雄等21人为会员。2月1日,上海地方维持会决议改会名为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设立秘书处,以黄炎培为秘书长,“从事于慰劳将士、救济难民、调剂金融、维持商业及其他必要工作,以地方秩序恢复之日为止”(注:《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报告书》(1932年),上海图书馆藏。)。

      从会员构成来看,会长史量才不仅握有《申报》、《新闻报》的大部分股权,而且还是中南银行的常务董事和大股东,并投资民生纱厂、五洲药房、中华书局等实业,与职业教育界的关系也特别融洽,在金融、实业、舆论三界都有相当大的影响,会长之职,实是众望所归;副会长王晓籁不仅是上海商会会长,还是纳税华人会主席,势力兼涉华洋两界;理事杜月笙,2月19日增补为地方维持会副会长,他不仅是上海黑社会势力的当然领袖,还是中汇银行董事长、法租界总商会主席委员、公董局董事、纳税华人会监察委员、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议(注:樊荫南:《当代中国四千名人录》,香港波文书局1936年版,第116页。),俨然一社会名流;张啸林是与黄金荣、杜月笙齐名的青帮三大亨之一;张公权、钱新之、陈光甫、虞洽卿、秦润卿、刘鸿生等26名会员都是在上海乃至全国有影响的金融实业界的巨子,秘书长黄炎培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负责人,杨志雄是吴淞商船学校的校长,在教育界都有一定的地位与影响。从阵容上来看,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无疑是当时上海资产阶级精英组成的地方组织。由于它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掌握着影响广泛的舆论工具,并且得到黑社会势力的支持,因此,在接下来的淞沪抗战中日益显示出它的能力与影响来。

      支援前线、救护伤病官兵,是当时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的最主要的活动。淞沪抗战爆发后,地方维持会积极通过《申报》等各种途径发动社会各界捐款捐物。仅以捐款而言,自2月10日《申报》上登出《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募集救国捐启》后,市民踊跃捐款,至5月31日地方维持会停止接收捐款捐物止,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里地方维持会共募得救国捐款二十七万六千余元(注:《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报告书》(1932年),上海图书馆藏。)。这些捐款对于停发军饷达8个月的十九路军来说无疑是一种有力的支持。当时,以地方维持会名义,由个人出资创办的临时伤兵医院共7所,负责收治伤病的官兵。同时,地方维持会还委托上海市临时救济会组织伤兵慰问教育团,创办抗敌残废院,进行慰问伤兵、收容参战伤残人员等工作。在史量才等人的组织下,地方维持会还大力资助宋庆龄、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或个人创办的伤兵医院。

      救济战区难民是地方维持会的另一主要活动。当时,地方维持会创办的难民收容所不多,仅有中央研究社收容所和临时孤儿难民收容所两所,它的主要力量用在源源不断地为各收容所补充医务人员、提供食品、日用品和医疗器械等方面。但是,随着战事的展开,难民逐渐增多,所以从2月下旬开始,地方维持会一方面设立遣送股,大规模地遣送难民,另一方面设立职业指导股,加强难民的职业指导,同时创办贩卖部、工艺部,增加难民的就业机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