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美国研究中共党史管窥

作者简介:
梁怡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教授 北京 100095;张强、李向前分别为中央党史研究室馆员、研究员 北京 100080

原文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2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发展令世人瞩目。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这个东方大国,投向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研究中国,解读中国,成为90年代许多国家政治界、学术界的热点。美国历史学家哈里·哈丁曾经这样写到:“中国政治、经济变化的复杂性以及中国在国际经济、战略和环境问题上所处的重要地位,迫切要求美国或作为美国社会整体,尽可能地得到有关中国最客观、最全面、也最准确的知识。因而,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应该在90年代付出更大的精力,去面对更为广泛的美国公众。”(注:〔美〕哈里·哈丁:《美国当代中国学的演变与展望》,载《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译文集》(二),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505页。)这位美国教授的坦言使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课题,即西方人究竟怎样看待中国90年代历史的发展?他们的研究,到底处在什么样的水准,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之下?

      本文试图以能够搜集到的资料,对20世纪90年代这10年间美国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大致情况,向读者作一简略介绍,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

      无疑,美国是世界上对中共研究最深入的国家。在研究规模和研究水平上,它都处在领先地位。以具有广泛影响的亚洲学会为例。在它每年召开的年会上,中国问题都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例如1994年的年会,有关中国的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民族问题、传统文化、环境保护、领袖人物评价等,都成为吸引大批学者的热点话题。而其中关于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问题,更成为“热中之热”。

      但从研究特点来说,近10年美国研究中共党史的整体状况,是大部头著作有所减少,一般性、实效性强的论著相对增多。研究成果的总体数量也稍逊于80年代。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学者的研究水准在下降,更不表明他们对中国失去了兴趣。进入90年代,中国在经受西方经济制裁、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一系列重大政治考验后,仍使经济稳步持续增长,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美国学者的研究志趣。他们纷纷把研究指向对准中国,着手中共历史以及政策策略的研究。他们发现,从历史入手,对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现行政策,是“大有裨益”的。他们希望能对90年代出现的新资料、新成果继续加以分析,以便“能够在整体上对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对外关系做出新阐述”(注:〔美〕哈里·哈丁:《美国当代中国学的演变与展望》,载《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译文集》(二),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501页。)。下面,笔者将对这种“新阐述”的各个方面,做一归纳性介绍:

      (一)研究范式与重点

      一般说,西方学者的研究,比较着重于范式。离开了某种范式,也就难于进入学术潮流。所谓潮流,即一定时期内具有较大影响或占有重要位置的理论观点。不入潮流,就有“失范”的危险。但是,90年代有所不同,不像以往“西方中心论”和“中国中心论”那样盛行。在“规范意识危机”的影响下,90年代没有出现明显的占主流的研究范式。在基本形成中共党史的理论框架后,学者们开始转向微观的探索和个案分析。学者们认为,微观、个案的分析越多、越好,对中共党史的研究也就越准确、越有把握。但是,也有反对者认为,美国在80年代对中共的研究,主要缺陷在于“专家们过于将眼睛盯在中国那些新出现的事物上,而疏于对中国总体发展的把握,而且过于急忙地抛弃了早期分析框架中尚有价值的东西”(注:〔美〕哈里·哈丁:《美国当代中国学的演变与展望》,载《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译文集》(二),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501页。)。特别是一些出自中国社会基层的直接调查,往往失之于简单和直观。因而,对这些调查作理论上的考察和分析,以便形成对当代中国研究综合的理论模式,就显得十分必要。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人们把研究的兴趣主要放在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上面。因为这是一块内容丰富、变动显著的研究领域。要对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思想变革、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加以说明,是复杂而带有挑战性的。90年代美国对中国研究的主流,明显集中于中国的改革进程。

      (二)研究特点

      首先,研究的转向明显加快了。在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美国学术界有很多人在研究“文化大革命”以及“八九政治风波”,希望找到它们对中国政治、社会的影响。然而,美国的中国研究者很快认识到,他们的这种研究,“欠缺用宏观的眼光来关照和解释其结构和变化”,“成果的准备和最后出版却远远落后于中国飞速发展的变化”,传递给美国公众观点是“被大打了折扣”的。例如在“八九风波”后,就有关中国能否取得最惠国待遇的估价上,中国问题专家们就“未能将中国许多情况恰当地报告给美国公众”(注:〔美〕哈里·哈丁:《美国当代中国学的演变与展望》,载《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译文集》(二),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506页。)。于是,关于邓小平的研究,关于对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社会各方面带来影响的分析,逐渐增多起来。一些论著明确指出,在“八九风波”和苏东剧变之后,中共非但没有垮台,反而使社会主义站住了脚,这实在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应该说,这种学术眼光是务实的。有些学者认为,由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版的大量新资料未被仔细消化,因此,对改革开放的中国进行再分析,是有极大的空间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