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五四民主启蒙运动的审视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华文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
江汉论坛

内容提要:

五四民主启蒙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以空前的规模、浩大的声势倡导和宣传了民主观念和思想,使整个中国的意识形态一度浸透了民主的色彩;它又突破和超越了清末以来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着力凸现了“个性解放”和“民权政治”的民主内涵。同时,由于受制于具体国情和民主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的认识水平,五四民主启蒙运动又明显地存在着民主理论建构不足的缺憾。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2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1)09-0062-04

      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政治运动、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和民主启蒙运动。今天,当我们回眸五四民主启蒙运动时,既要肯定它在倡导和宣传民主观念和思想、着力凸现“个性解放”和“民权政治”的民主内涵、推进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所起的重要历史作用,也应正视它在民主理论建构方面的不足和局限,以力求对五四民主启蒙运动作出客观、公允的认识和评价。

      一

      “民主”是外来词"Democracy"的意译,在五四民主启蒙运动中,多直译为德莫克拉西,它源自希腊文,本意是“平民统治”,原指古希腊城邦国家由奴隶主多数决定公共事务的思想和制度。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主”一词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中,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表现为“人权平等”一系列原则;作为国家制度,则表现为“自由”和“民主”相结合的政治体制。在各国现代化尤其是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民主变成了一个广受赞誉的词”(注:[美]乔·萨托利著,冯克利、阎克文译:《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在中国,人们初识民主,当在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之后。是时,其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分别是魏源及其《海国图志》、徐继畬及其《瀛环志略》、梁廷楠及其《合省国说》等。民主成为近代中国的一种社会思潮,则发端于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之后。其间,先有郑观应、王韬、郭嵩焘、汤震、陈炽等一批先进人物相继著述介绍了西方的民主制度,并以西方民主立宪制为参照,提出了改革中国传统君主专制制度的一些构想,形成了被史学界称之为的中国早期民主思潮。随后,在戊戌变法前后,又出现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关于民权、平等、自由的宣传,形成又一次民主思潮。在中国,民主由思想迈向行动,由思潮发展成为政治运动,则始于辛亥革命。是时,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勇敢地进行了“共和”政治的设计和实验。

      然而,我们又不能不遗憾地看到,这一时期的民主思潮和民主运动,又存在着许多的局限。其中最主要的局限之一,是民主的倡导和宣传,仅局限于有识之士的著述中,局限于维新派的宪政主张、宪政活动中,局限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共和”政治的设计和实验中,没有在转变传统封建观念的基础上向整个中国社会广播民主的观念和思想,没有培养出民主制度应有的社会基础和社会土壤。这不仅是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成果变质的原因之一,而且把民主“补课”的使命交给了历史的未来。

      正是民主在近代中国的坎坷命运,不仅引起民主派政治活动家们的反思,也使一些渴求民主和进步的知识分子对这些政治活动的作为深感失望和怀疑。这些知识分子从中看出,民主政治在中国还缺乏足够的思想基础,并由此认为:要巩固共和制度,实现民主政治,首无必须把多数国民头脑中的封建思想的影响洗涮干净,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大力批判和清除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传统,唤起国民的民主觉醒,于是,以《青年杂志》(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的创刊为起点,民主思想骤然成为壮丽的精神日出,民主的倡导和宣传充满了各种新期刊和报刊。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陈独秀撰写的相当于创刊词的《敬告青年》一文,文章在宣扬近代欧洲的“解放历史”、法兰西文明的民主政治和历数中国专制制度的“陈腐朽败”后疾呼:“国人而欲脱愚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1卷1号,1915年9月15日。)从而鲜明地揭示了民主的旗帜。1916年9月,《新青年》2卷1号发表了李大钊撰写的《青春》一文,文章以不可遏止的激情表现了要求“青春中华”独立解放的强烈愿望,号召青年“冲破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旧学说之囹圄”,站在民主自由的最前列,“乘风破浪”,为“索我理想之中华”,为创造一个不可更新的青春的新国家而奋斗(注:李大钊:《青春》,《新青年》2卷1号,1916年9月1日。)。1919年2月,《每周评论》第8号发表了署名一潮的文章,文章认为,“旧的世界渐渐死灭,新的世界潮流渐渐产生”,“现在时代的根本思想,依我看起来,就是个‘得莫可拉西’”,“现代的根本思想,除了‘得莫可拉西’,是再找不出第二个来的”(注:一湖:《新时代之根本思想》,《每周评论》第8号,1919年2月9日。)。4月,《教育潮》第1卷第1期发表了署名仲九的文章,文章指出:“德莫克拉西是现在的世界潮流,是现在的时代精神”,“照法律上说起来,中国确是一个完全民主国家,但照实际上看起来,……实在是神治的军治的官治的政治,和民治的政治,相去尚是很远很远的。”(注:仲九:《德莫克拉西的教育》,《教育潮》第1卷第1期,1919年4月。)呼吁国民为实行民主政治而奋博。7月,《湘江评论》创刊号发表了毛泽东撰写的《创刊宣言》,宣言指出:“各种对抗强权的根本主义,为平民主义(兑莫克拉西,一作民本主义、民主主义、庶民主义),宗教的强权、文学的强权、政治的强权、社会的强权、教育的强权、思想的强权、国际的强权,丝毫没有存在的余地。都要借平民主义的高呼,将他打倒。”(注:毛泽东:《创刊宣言》,《湘江评论》创刊号,1919年7月14日。)同一时期,由郑振铎、吴虞、蔡元培、渊泉、瞿秋白等撰写的倡导和宣传民主思想的文章,也层出不穷地见诸于各种期刊和报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