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汉语语法研究概述

作 者:

作者简介:
董志翘,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王东,四川大学中文系 四川 成都 610064 董志翘(1950-),男,浙江嘉兴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东(1974-),男,河南罗山县人。四川大学中文系2000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

原文出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中古汉语语法研究,起始于20世纪初,发展至今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80年代以来,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几乎涉及了句法与词法的各个方面。研究材料日益丰富,学者们已不再局限于传世中土文献,而是将视线转向出土文献、汉译佛典、甚至同一语系的亲属语言。研究方法不断更新,在传统语言学注重实证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借鉴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对这一时期的研究论著及动态择要作一概述,目的是对中古汉语语法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总结成绩,发现不足,拟为新时期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53(2002)02-148-15

      关于中古汉语的起讫,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指东汉至隋(公元一世纪到七世纪初)。中古汉语语法,也就是指这一时期的汉语语法。“中古汉语”这一分期的明确虽然为时较晚,但对这一时期汉语语法的研究却很早就开始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王力、吕叔湘、高名凯等前辈开此先河;五六十年代,洪诚、刘世儒、周法高、祝敏彻等学者继续研究。引起广泛的重视并较为深入地开展研究,当是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起,一直延续到今天,这20多年间,新人辈出,成果丰硕,无论是涉及的领域、掌握的材料、运用的方法,还是理论的建树,都有突破性的进展。今就笔者所见,择其要作一概述,以展示这一方面研究概貌。

      语法研究,一般包括句法研究和词法研究。学者们对中古汉语语法的研究也是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的,以下就按句法研究和词法研究分别评述。

      中古汉语句法研究

      中古汉语句法研究主要集中在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存在句、动补结构、双宾语结构和处置式等方面。

      判断句的研究

      判断句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判断词的产生与发展,“是”作为现代汉语中唯一的判断词,它的产生、发展与成熟自然就成为衡量判断句发展成熟与否的标志,因此研究的焦点就集中于此。对于判断词“是”的产生年代,王力最初认为出现于六朝,洪诚《论南北朝以前汉语中的系词》(1957)根据《史记》和《谷梁传》的材料,认为产生于汉初[1]。但由于例证较少,且人们对《史记》中用例是否经后人改动、《谷梁传》的确切年代等问题有不同看法,故一直争论不休。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帛书的面世,对解决这一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裘锡圭《谈谈古文字资料对古汉语研究的重要性》(1979),就是利用出土帛书《天文气象杂占》一些彗星图下的注文“是是帚彗”、“是是竹彗”等五例,参之以云梦睡虎地秦简占书中类似的数例,才把判断词“是”的出现年代推前至战国末期[2]。 郭锡良《关于系词“是”产生时代和来源论争的几点认识》(1988)指出了讨论系词的某些文章在方法论上存在的根本问题,并承认系词“是”在两汉时期(或战国末期)就已经产生[3]。

      判断词“是”虽然产生于战国末年,但它要到中古汉语中方得到较为普遍的使用,这是大家一致认同的。因而中古时期判断句的讨论也就主要集中在“是”在这一时期是否已经趋于成熟的问题上。王力认为系词“是”成熟于中古,并提出了三条判定标志:(1 )摆脱了语气词“也”字,“是”字成为一个必要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系词。(2 )系词“是”字可以被副词修饰。(3)系词“是”前面加否定词“不”字,在口语中代替了上古的“非”[4]。人们一般接受这一观点。 但在具体成熟于中古的哪一阶段的问题上,又存在着分歧。

      刘世儒《略论魏晋南北朝系动词“是”字的用法》(1957)专门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的使用情况,得出系词“是”构成的肯定式判断句在南北朝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和它相对,由“不是”构成的否定式判断句在此时还未形成[5]。

      向熹也认为晋宋以后“是”字句有了迅速发展,与刘氏不同处是,他认为“不是”构成的否定判断句南北朝就开始了[6]。

      唐钰明《中古“是”字判断句述要》(1992)、汪维辉《系词“是”发展成熟的时代》(1998)在研究中利用了汉译佛典等新材料,得出了新结论。唐氏论证了“是”字判断句在东汉已走向成熟,唐代完全成熟。认为“X非是X”格式最早在东汉末出现,就在魏晋南北朝普遍采用“X非是X”,取代“X非X”之际,“X不是X”这种新格式亦已悄然降临[7]。汪氏则将“X不是X ”这类否定判断句出现的时代推前至东汉末[8]。汉译佛典是较为明显并集中地反映东汉以降汉语口语的材料, 充分利用这些新材料能得出超乎前人的、可信的结论,唐、汪二氏的做法是一种可贵的尝试。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用系词“是”构成的判断句在中古已进入了成熟期,并且出现了用“不是”构成的否定判断句,用法上基本与现代汉语无别。

      被动句的研究

      从西周金文中开始就出现了用介词“於”引进施动者的被动句。春秋战国时表被动的句式有了极大的丰富,常见的有“见”字式、“被”字式等。到了汉代,“被”字式长足发展,成为汉语被动句主要形式。因而中古时期被动句研究就主要集中在“被”字式上,学者们讨论了“被”字式被动句的各种类型及其特点。

      “被”字式在战国末期萌芽。起初被动式的“被”是由“蒙受”、“遭受”义演变而成,还带有很强的动词性,因此“被”与后一动词之间不能插入关系词(施事者),直到汉末魏晋时期,“被”字与动词之间才能插入关系词,至此真正的“被”字式被动句才算产生。

      王力认为:“被”字式产生以后,受“为……(之)所……”的影响出现了“被……(之)所……”式;与“见”字相结合,产生了“被……见……”式[4]。唐钰明《汉魏六朝被动句式略论》(1987 )认为:六朝末,在“N[,2]被N[,1]V”式的基础上,萌生了“被X所X ”式和“被X之所X”式。 董志翘《中世汉语“被”字句的发展和衍变》(1989)也讨论了唐氏所提及的两种句式,并将其萌生年代分别上溯到东晋初、汉末[9]。董氏还在《中世汉语中的三类特殊句式》(1986 )中提出“间接受事+被+动词+直接受事”可能不是唐代才新发展起来的,而早在晋南北朝时就已常见[10]。吴金华《古汉语被动句“为……见”式补说》(1992)认为汉末“R被A见”式就跟“被……所”同时出现了[11]。袁宾《〈祖堂集〉被字句的研究——兼论南北朝到宋元之间被字句的历史发展和地域差异》(1989)对中古汉语“被”字句的特点也有论述:大约在东汉末年,开始出现“被”字引入主动者的情况,南北朝时期,“被V”中可以插入的主动者一般是单纯名词或单音、 双音名词[12]。柳士镇比较集中地研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被”字句的许多新形式:被V;被+施事者+V;“被”字式与补语式相结合;“被”字式被动动词带宾语;被+施事者+所+动词。“被……所”、“被……之所”是在“为”字式的影响下而产生的某些类化形式[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