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

作 者:

作者简介:
缑瑞隆,郑州大学 中文系,河南 郑州 450052 缑瑞隆(1953-),男,河南新乡市人,郑州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原文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语言通过认知的中介间接反映客观世界。语言是知识的编码系统。认知语言学从人与客观世界的互动经验出发说明语言的结构和功能,在揭示本族人习焉不察而外族人困惑不解的语言现象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意象是人以不同方式组织某个领域内容的能力,意象理论从意象方面分析语言的结构,于对外汉语教学有直接的帮助。本文讨论了意象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4个方面的作用:(1)说明词的用法差异;(2 )量词教学;(3)说明语义的发展;(4)说明同义句式的差异。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 (2002)04-0098-04

      1

      语言反映客观世界并不是直接的,而是经过人类认知间接地进行的。这是近20年来新兴的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 )的语言观的基本观点,可用下图(图1)表示:

      

      图1 认知语言观

      人类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和认识过程是一种能动的过程,因此,人的认知结构不是现实世界的镜象(图中疏密不等的带箭头的线条表明认知结构比现实世界要抽象一些)。一般说来,认知结构是人对现实世界概括、抽象的结果,反映了人类对外部世界的经验和认识。认知结构通过语言编码(形成语言单位、组成语言结构)而具有了物质形态(即语言系统)。所以,语言中贮存着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是人类重要的知识(尤其是生活常识)编码系统。

      作为人类的知识编码系统,语言中既有反映人类对客观世界共同认识的普遍现象,也有反映不同语言社会具体经验的特定编码方式。例如,认知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时间观念是从空间观念发展而来的,因此,各种语言中都存在大量的运用空间词语来表达时间的现象[1]。英语中的“long、short、far、near、at、on、in”等,汉语中的“长、短、远、近、前、后”等都是如此。但在表达时空关系时,人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认知策略。认知心理学家Clark·H·H 发现汉语采用的是“自我移动(moving-ego)策略”,而英语采用的是“客体移动(moving-object)策略”。这两种策略可用图2来表示:

      

      图2 时空关系的两种认知策略

      采用“自我移动策略”,即认知主体逐渐向认知对象(客体)A 移动。由于对空间和时间来说,客体总是按照大小等级套合在一起的,主体只有先经历较大的客体,才能接近较小的客体A。 这就像外地人要去登天安门,必须先到北京,然后到天安门广场,最后到达天安门一样。从图2A可知,主体经历的过程顺序是“C→B→A”,即由大到小。 采用“客体移动策略”时,情况相反,主体不动,而客体A′则从包容它的一个比一个大的客体中向主体移动,客体A′经历的过程顺序只能是“A′→B′→C′”,即从小到大。对同样的时空关系,汉语和英语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认知策略,进而导致语言表现构型的不同:汉语表达时空的顺序是空间大的、时段长的在前,空间小的、时段短的在后;英语的顺序则相反。

      对于母语的知识编码方式,人们是从小在不知不觉中作为对客观世界的元认知建立起来的,它是人们语言直觉(语感)的一部分,人们往往觉得理所当然,甚至常常意识不到其存在。对于外语中异于母语的知识编码方式,人们则比较敏感,并常常会感到迷惑不解。成年人学外语与儿童习得母语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成年人学外语虽然也要模仿,但他们具有较高的思维水平,更多地倾向于寻求掌握规律、触类旁通,以便提高学习效率。与其他语言学理论相比,认知语言学从人类感知现实世界的方式和与外部世界互动的经验出发,广泛借鉴当代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说明语言的结构和功能,因而在揭示本族人习焉不察而外国人感到困惑的语言现象并作出科学解释方面,表现出突出的优势,对于第二语言教学有直接的帮助。

      2

      意象(image,imagery)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是借鉴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而提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心理学日益关注人脑的信息贮存、传输、加工过程,心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来探索人类的知识表征(representation),尤其是空间知识表征。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R·谢帕德(R.Shepard)等人的系列心理旋转实验。有一个实验是谢帕德和梅茨乐(Metzler)做的,他们先让被试看一对图片,两张图片上分别画着放置角度不同的同一立体物。接着让被试判断它们是同一物体还是两个不同物体,记下做出判断的时间。然后再看第二对图片,这对图片与第一对类似,但物体旋转的角度更大些,同样让被试作出判断并记下时间。8名成年被试看了1600对这类图片,其中800对是同一物体的两种角度,800对是两个不同的物体。实验结果表明,判断时间与物体旋转角度有对应关系:旋转角度相差越大,判断时间越长。这类实验证明人类大脑可以经验到像知觉那样真实而丰富的心理表象(image)。 人们可以用脑“看见”眼前并不存在的东西,“听见”当时并没有演奏的音乐,“闻见”以前吃过的佳肴的香味[2][3]。心理表象加工和符号处理都是思维元素,心理表象的加工历程和实际历程是一致的。

      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与心理学中的“表象”有着密切关系,但并不是同一的。在英语中,二者都是“image”(有时用imagery)。在汉语中,心理学中的“image”通常译作“表象”, 也常译作“心象”或“意象”,认知语言学中的“image”一般只译成“意象”。 表象是指大脑中所保持的关于事物的映象,其生物学基础是留在大脑皮层上的兴奋痕迹。表象主要有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嗅觉表象和动觉表象等。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是Langacker为说明语言结构而提出的, 指的是人以不同方式组织某个领域的内容的能力。对于同一情景,人们可以由于观察的角度、范围和注意方面不同等而形成不同的意象。表象和意象都与大脑有关,表象是在没有直接感觉输入时大脑产生的类似的知觉感受,意象是大脑认识和理解某个领域的内容的方式、能力。意象直接影响到语言的结构,认知语言学的意象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4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