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简《缁衣》引《诗》中的“又共惪行,四或川之”

作 者:
王平 

作者简介:
王平,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上海 200062 王平(1958-),女,山东诸城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副教授。

原文出处: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将上海博物馆最近公布所藏并整理的“战国楚竹书”材料中《缁衣》所引《诗经》,对照有关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就《诗经》“又共惪行,四或川之”的用字和版本流传重新作了考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H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1106 (2002)03-0073-03

      上海博物馆最近公布了该馆所藏并整理的一批《战国楚竹书》材料[1],其中包括《礼记·缁衣》篇等重要经学文献。差不多同时代、 并在文献学上密切关联的出土材料《郭店楚墓竹简》也保存了《礼记·缁衣》篇文字。两种出土文本记载的《礼记·缁衣》所援引的今本《诗经》有关文字,也都赖以保存。这对于比勘传世文献,研究经学史上诸如版本、异文等一系列有关重要问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本文结合古文字、古文献的考释,尝试作些初步讨论。

      上海博物馆藏简文《缁衣》(以下简称上博简《缁衣》)第七简:

      《》员:又共惪行,四或川之。

      上博简《缁衣》所引今本原《诗》(据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为《大雅·抑》篇,《诗·大雅·抑》作:“有觉德行,四国顺之。”《郭店楚墓竹简·缁衣》(以下简称郭店简《缁衣》)引《诗》作“《寺员》:又共惪行,四方之。”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缁衣》(以下简称今本《缁衣》)引《诗》作“有梏德行,四国顺之”。上具四个版本引《诗》异文较多,差异是怎样形成的?或者它们分歧产生的原因在哪里?以下我们用属于相同来源的文献文本互校,用出土文献文本与传世文献文本对校的方法来解释这些问题。

      1.“”、“寺”、“诗”

      上博简《缁衣》中的“”字从口从止,上下结构,与《说文·言部》所录“诗”字古文相同。“”即“诗”字。“言”、“口”两个字符在古文字构形过程中是可以互换的。相对应的郭店简《缁衣》作“寺”,是只取“诗”字声符为字。“”、“寺”与“诗”通用。

      2.“员”与“云”

      上博简《缁衣》“员”与郭店简《缁衣》用字同,“员”即“云”字。“员”与“云”同属于上古匣母文韵,文献用例中通用者颇多。例如:《尚书·秦誓》:“日月逾迈,若弗云来。”阮元《校勘记》称:“古本‘云’作‘员’。”孔颖达《正义》:“‘员’即‘云’也。”王应麟《困学纪闻》:“周益公曰,唐赋多用‘员来’读《秦誓正义》,知今之‘云’字乃‘员’之省文。”

      3.“又”与“有”

      上博简《缁衣》中的“又”字与郭店简《缁衣》同,今本原《诗》与今本《缁衣》同作“有”。楚竹书中的“有”字皆作“又”,例多不具举。甲骨文中的“有”、“又”写法相同,像一只手的形状。《说文·有部》:“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说文·又部》:“又,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列多略不过三也。”许慎对“有”的解释不甚明白。其实“又”是“手”的名词,而“有”当是“手”的动词,两字同源。在早期的文字使用过程中,“有”与“又”往往不分,甲骨文和楚竹书中的用法即是例证。

      4.“共”、“觉”、“梏”

      上博简《缁衣》中的“共”字郭店简《缁衣》付阙如,未释。今本原《诗》作“觉”,今本《缁衣》作“梏”。按,《毛传》释为“觉,直也”。《郑笺》则将“觉”字解释为“大”。由于版本传抄,异文繁多,本字不明,清代经学研究者的解释已经莫衷一是。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卷二十六中就如此曲为之解:《尔雅》:“梏,直也。”《缁衣》引《诗》“有梏德行”,郑注:“梏,直也,大也。”《广雅》:“觉,大也。”“觉”与“梏”双声。又,《尔雅·释文》:“梏,郭音角。”即读同觉。《释名》:“上敕下曰告。告,觉也,使觉悟,知己意也。”以“觉”、“告”同音为义,故通用。作“梏”者,盖三家诗,“梏”即“觉”之假借也。《说文》:“觉,悟也。从见,学省声。”“直,正见也。从十目读若隐,盖以十目烛隐则见之审,必能正曲也。是觉悟与正直义本相通。又“觉”与“梗”双声,《尔雅》:“梗,直也。”《方言》:“梗,觉也。”皆“觉”有直义之证。又“觉”与“较”声义同,《左氏襄公二十一年传》引《诗》“有觉德行”二句,而云“夫子觉者也”,杜注:“觉,较然正直。”“较”,亦直也。《昭五年传》:“仲尼曰:叔孙昭子之不劳,不可能也。周任有言曰:‘为正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又引《诗》“有觉德行”二句,亦取觉直之义。至《春秋繁露·郊祭篇》引此《诗》而释之曰:“觉者,着也。王者有明着之德行,则四方莫不响应,风化善于彼矣。”义本三家诗。则取着明之义,与直大义亦相通。[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