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词“时”和“後”的语法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江蓝生,中国社会科学院 100732

原文出处:
中国语文

内容提要:

本文考察了在汉语假设助词系统发展的历史中,曾有时间词加入的事实。文中分析了诱发时间词“时”与“後”语法化的句法环境和内部机制;揭示了“时”与“後”语法化的过程以及随着语法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其语法功能不断扩大的事实。文章还论证了“後”虽被“呵”取代,但与“呵”并无来源关系。指出由时间范畴进入假设范畴,是汉语跟其他一些语言共有的语用认知规律。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唐宋以来,时间名词“时”和表示时间的方位词“後”怎么会充当假设句的语气助词的。关于“时”与“後”的假设助词用法,此前已有多人论及,但关于诱发它们语法化的根本原因和具体过程则论者寥寥,语焉不祥,有必要深入加以探讨。

      1.假设语义的表达

      汉语的假设复句可以没有任何句法上的标记,而仅靠主从复句语义上的关系表达,从句表示事况、条件,主句表示结果,即所谓意合法。古今皆然。例如: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这事儿,没有他,办不成。但同时也有带标记的假设句。加上标记是为了使句子的假设义更为明确,使假设语气或显得突出,或显得委婉、和缓。带标记的假设句分为三种:a、从句前部有假设义类连词(可称为前置式);b、从句句尾有语气助词(可称为后置式);c、从句中既用假设连词, 又用语气助词(可称为兼用式)。

      1.1 汉语的假设义类连词从古至今有不少变化, 古汉语多用单音词“如、若、倘、或、果、苟”等,中古以后多用以这些单音词为主构成的一系列复音词。如“若其、若或、倘使、倘如、假令、假使、脱若、设使”等。到了唐宋金元时期,又出现了来源于俗语词“可中、不争”,愿望动词“欲、待”,惧怕义动词“怕、恐”,疑问副词“还”等的假设义连词。但这些新兴的假设连词使用的范围和历史时期有限,在现代汉语里已不见其行踪;倒是古代汉语的“如、若、倘”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复音词“如果、假如、倘若”等,一直沿用至今。

      1.2 汉语的假设语气助词古今变化更大,上古、中古基本都用“者”,少数用“也”,唐宋时期出现了新兴的假设助词“时”和“後”,元代前后又相继用“呵、么、呢”等,到了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才开始出现现代汉语最盛行的假设助词“的话”。“时”比“後”使用的时间长、范围广,元明白话文献里很常见,就是清代小说里也不鲜见,某些现代方言如连城客家话、湖南永兴话里仍然使用,而假设助词“後”在明代文献里就基本不见了。跟前置的假设义连词相比,后置的假设助词的继承性较差,不仅古代汉语的假设助词“者”或“也”早就销声匿迹,就是唐宋的“时”与“後”、元代盛行的“呵”也都相次退出了现代汉语主流。

      2.古代汉语的假设助词“者”和“也”

      2.1

      “者”是由其后置代词(一般称为被饰代词)的用法而虚化为助词的。先看a组两例:

      a 仁者安人,智者利人。(《论语·里仁》)此句的“者”是后置代词,指人,“仁者”可释为“仁爱的人”,“智者”可释为“智慧的人”。

      a' 仁者,人也;义者,宜也。(《礼记·中庸》)

      此句的“者”意义虚化,既不指人,也不指事。“仁者”只指“仁”这种概念本身,“义者”只指“义”的概念本身。“者”出现在主语之后,相当于话题标记,其句法功能是表示语气停顿,引起下文。再看b组两例:

      b 不有居者,谁守社稷?不有行者,谁扞牧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居者”指驻守的人,“行者”指巡逻的人,“者”为指人的后置代词。

      b' 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论语·公冶长》)

      “君子者”即指君子,不可释作“君子的人”,“者”的指代义弱化。由于“者”出现在这个假设句从句的句尾,因此它就起着加强假设语气的作用。也就是说,此句本是假设句,并不是用了“者”才变成假设句的;“鲁无君子”这个假设条件分句是话题,“者”是它的话题标记,起着提顿语气、引起下文的作用。

      2.2 “也”在古代汉语里是个语气助词, 可以用在句中(词语后或从句句尾),也可以用在句末,其假设助词用法与其在语词后和在从句后表示提顿的用法直接有关。试看:

      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

      其舍人临者,晋人也,逐出之;秦人,六百石以上,夺爵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南孺子之子,男也,则以告而立之;女也,则肥也可。(《左传》哀公三年)后两句是假设句,其中“晋人也”、“男也”、“女也”的“也”,虽然可以分析为假设助词,但究其实,跟第一句中做名词主语话题标记,表示提顿的用法没有实质上的区别。

      由上可知,古代汉语用作假设助词的“者”和“也”实质上都是话题标记,但二者演变的路径不同。“者”由后置代词虚化为话题标记,“也”是作为语气助词在句中表示提顿而成为话题标记的。

      2.3 假设从句“VP者”与“若/如VP者”的范式化

      除了只用假设连词“如、若、使”等的前置式假设句外,后置式的假设从句“VP者”和前后置词兼用的假设从句“若/如VP者”是自先秦至唐代使用最为普遍的格式,已成为一个范式句法格式,打开各类资料,皆不难寻见。例如:

      民众而不用者,与无民同。(《商君书·算地》)

      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史记·孟尝君列传》,“文”是田文自称)

      若忆太子犹不已者,我今当与大臣寻求所在。(《大正藏·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636a)

      不得使我银钱,若用我银钱者,出来报官,浑家不残性命。(《敦煌变文集·舜子变》)这种范式化的假设句,为某些假设句中的时间词“时”发生语法化提供了类推的句法模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