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把”字句的认知图式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语言学家的重视。其中,认为“把”字句句法语义主要表达“处置、致使”意义的观点影响最大(王力,1954;马真,1985;吕叔湘,1980)。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认为“把”字句的处置式解释过于笼统,于是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来说明“把”字句的句法语义特征。 有学者(薜凤生,1994;崔希亮,1995;杨素英,1998)主要从事物状态变化的角度出发,认为“把”字句的语义通常表示“一个物体由于外力的作用而发生的状态改变”;也有学者(崔希亮,1995;齐沪扬,1998)指出,“把”字句也可以从“物体由于外力而发生位置的移动”的角度来加以解释。 张旺熹(2001)利用语料库统计分析的方法对2160个“把”字句的内部语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考察,结果发现其中有1121个“把”字句表现的是物体的空间位移。因此,在吸纳以往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张旺熹先生提出了“把”字句空间位移图式的观点。他认为,“典型的‘把’字句表现一个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从甲点转移到乙点的位移过程”,并且这种空间位移图式通过隐喻拓展形成了“把”字句的系联、等值、变化和结果四种变体图式,因此空间位移图式是“把”字句最基本的语义认知图式。 1.2 虚报性再认错误 心理学的研究(Bransford,etal.,1972; Johnson,etal.,1973; McKoon & Ratcliff,1992)发现,人们在阅读词、句和篇章时,存在着一个精细化(elaboration)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利用长时记忆中的已有信息来丰富对新信息的心理表征。 推理(inference)是常用的一种精细化手段。读者在阅读新信息时,会利用基于以往知识的推理过程来帮助理解,形成对新信息的内部表征。但是这样做的结果之一是随着新信息的理解加深,读者会越来越难以区分什么是已有的知识,什么是刚才句子中出现过的新信息,从而表现出虚报性再认错误(false recognition errors):被试错误地相信他感知到了实际上并没有出现的信息(Dosher & Corbett,1982; McKoon & Ratcliff,1981)。例如: (1)John was trying to fix the birdhouse.He was looking for the nail when his father came out to watch him and to help him do the work. (2)John was using the hammer to fix the birdhouse when his father came out to watch him and to help him do the work. 在句子(1)中,并没有提到“John used a hammer”, 但是在句子阅读完之后的再认测验中,被试会错误地相信他刚才看到的是句子(2)。 1.3 实验假设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利用虚报性再认错误的实验范式,对构成“把”字句空间位移图式心理现实性基础的认知表征机制加以研究。 张旺熹(2001)认为,典型“把”字句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将要位移的物体、所在起点、外力和物体移至的终点或方向。例如:
由于和非“把”字句相比,“把”字句在语义表达中强调的是受事客体状态或位置变化的过程,据此我们推论,读者在形成认知表征时,会比较重视受事客体从起点状态到终点状态的变化过程。如果是这样,那么即使对例句(4)这样省略起点的句子,读者在理解过程中, 也会利用基于已有知识的内部推理过程对起点状态形成较非“把”字句更为强烈的认知表征。如果这时要求被试对起点状态进行再认测验,那么读者由于受到这种内部认知表征的作用,会对“把”字句中实际没有出现的起点状态表现得更难拒绝。正是在这一推论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实验。 2 实验 2.1 实验方法 采用词汇再认测验,考察被试在阅读“把”字句和非“把”字句后,对句子中词汇再认的正确率和反应时的差异。 2.2 实验设计 采用2×2被试内因素设计,其中句子类型因素,分为两个水平(“把”字句/非“把”字句);再认探测项目和句子中受事项目的联系度(以后简称联系度)分为两个水平(高联系度/低联系度)。 2.3 被试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一年级大学生26名,其中男6人,女20人。 被试均为右利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被试在实验后得到适当报酬。 2.4 实验设备 实验使用联想-PⅢ计算机两台和自编的实验程序。 2.5 刺激材料 2.5.1阅读句 首先从自然语料中,按照张旺熹先生(2001 )的“把”字句分类,选取典型的“把”字句6个,非“把”字句6个。然后对其中的6个“把”字句和6个非“把”字句在不改变语义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了交互性改写,也就是将6个“把”字句改写成非“把”字句,把6个非“把”字句改写成典型的“把”字句。进行交互性改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由于句子的自然性不同而造成对句型因素的影响。将改写的句子和原有的句子合并在一起,就得到了12个“把”字句和12个非“把”字句作为实验项目(见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