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0.1 在现代汉语中, 存在着表层形式相似而内在性质不同的两种“X式”,一种是“X[1]”同非定位的词根(root)“式[1]”组成的复合式单词(主要是名词)。比如“样式、格式、款式、模式、等式”等,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类。(注:在现代汉语中,由词根加词根“式”构成的“X[1]式[1]”类复合型单词基本上都是名词,大致有三种:a样式、方式、格式、形式、模式、款式、架式、法式、程式、姿式、体式、板式、制式、楷式、版式等;b定式、公式、算式、等式、因式、 根式、分式、通式、单项式、多项式、分子式、恒等式、不等式、代数式、方程式等;c仪式、典礼式、开幕式、闭幕式、阅兵式、检阅式、 毕业式、首映式、奠基式等。其中a类的“式”主要表示“样式、 款式”,b类表示具有规律的一组符号,c类主要是指“仪式”。)这类“X式”比较简单,不在我们讨论之列。我们所要讨论的是由“X[2]”(以下简作“X”)同定位的后附类“式[2]”(以下简作“式”)构成的附缀式单词(主要是区别词)和超词单位,譬如“蛙式、盒式、手提式、西洋式、雷锋式、乌托邦式、立竿见影式、神经衰弱式”等等。这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类,也是一种相当复杂,颇有争议的语言现象。 0.2 对于这类语言单位,语言学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分歧主要在于:朱德熙(1982)认为其中的“式”是词根、刘月华则认为分别是词缀和类后缀;张寿康、刘月华都认为“X式”是名词, 吕叔湘(1981)、朱德熙则分别认为是非谓形容词和区别词。(注:参看吕叔湘等(1981),刘月华等(1983),张寿康(1981),朱德熙(1982)。) 0.3 毫无疑问,上述观点都包含了一定程度的合理因素, 但总的说来,似乎都有以偏概全之嫌,尤其是对于“式”的附着对象和“X 式”的性质类别,大都语焉不详,而且缺乏深入的调查和详细的论证。本文准备在前辈和时贤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现代语言学理论,通过广泛的实例调查,从“X”的性质特征、语法功能、 表义方式三个方面对现代汉语的“X式”进行考察、分析和比较。 并据此对现代汉语词汇的语法化过程提出我们的看法。 0.4 为了节省篇幅, 本文部分例句作了一定的删节(大都用“……”表示)。 1 “X”的性质特征 1.0 本节主要考察“式”的附着对象“X”的性质特征——音节、功能、结构和类别等。 1.1 从音节多寡的角度看,“X”基本上都是双音节和多音节的。比如“波浪式、滚筒式、脚踏式、螺旋式、鱼跃式、连锁式、传奇式,柏拉图式、贾宝玉式、高老太爷式、百科全书式、一见钟情式、蜻蜓点水式”等等。例如: (1)当我再次直起腰,把另一捆草抛到田边, 我突然觉得我高大了,似乎是一个悲剧式的英雄。(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2 )我们对于大龄女青年们的爱情史不要作一番哭哭啼啼的唠叨和司空见惯的人道主义式的控诉吧,认识人——女人,男人;(燕燕等《中国大女轶闻录》) 但也有少数“X”是单音节的,比较常见的有:“男式、女式,新式、老式、旧式,跪式、蹲式、立式、卧式,盒式、筒式、桥式、塔式,蛙式、蝶式;中式、西式、英式、法式、美式、苏式、俄式、日式、德式、港式、南式、时式”等等。(注:“中式、西式、英式、法式、美式、德式、苏式、日式、俄式”等,可以认为是由“中国式、西洋式、英国式、法国式、美国式、德国式、苏联式、日本式、俄罗斯式”等简缩而来的。)例如: (3)看到远处一个塔式高楼上写的“高桥医院”四个字, 想起那地方原是有一个庭院,几间平房的小医院。(邓友梅《别了,濑户内海》) (4)这位外宾推个平头,穿一身中式蓝布裤褂, 着一双橡筋口布鞋,……(刘心武《如意》) 1.2 从功能形类看,绝大多数“X”是名词性和动词性的。例如: (5)农场所有的房间都有畜笼式的同一性。 (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6)可是, 随着六十年来特别是建国三十年来语法研究的逐步开展,这种“开荒式”的题目越来越少了。(吕叔湘《漫谈语法研究》) 也有一些是形容词性和区别词性的。譬如“新式、老式、旧式、弯式、曲式”,“全能式、椭圆式、袖珍式、古典式、手摇式,半自动式、非暴力式、无记名式、全方位式”等等。例如: (7)常和林佩珊、张素素一般都市摩登女郎相处的吴芝生, 当然无从猜度四小姐那样旧式闺秀的幽怨感触。(茅盾《子夜》) (8)古典式的图书馆形象正在迅速发生变化。 (莫言《进入新时代》) 比较而言,名词性和动词性“X”都是开放性的, 而形容词性和区别词性“X”则基本上是封闭性的。 1.3 从双音节“X”的内部结构关系看,主要有主谓、联合、动宾、偏正四种。例如: (9)正是这位记者们不认识的女人,校对他们所有的稿子, 改正过他们许多错别字,能辨出那些龙飞凤舞或狗爬式的字体出自谁人之手。(谌容《懒得离婚》) (10)丈夫从来没有以这样命令式的语气吩咐过妻子,今天太反常了。(霍达《国殇》) (11)正在美国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我国著名数学家钟家庆在《华侨日报》上看到这一噩耗,感到“不啻是轰雷式的震击”!(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