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1263 (2002)02-0038-07 一 引言 在现代汉语方言里,“俩”[lia]和“仨”[sa ]是常见的两个数兼量、或相当于一个“数+量(个)”结构的词。最先对“俩”、“仨”形成问题作出比较细致的解释的,大约是赵元任先生(1927),而日本的太田辰夫则可能是首先对“俩”、“仨”合音说提出疑问的学者。太田(1958;1987)认为:“俩”相当于“两个”,“仨”相当于“三个”,“‘一’至‘十’及‘几’在口语中都有此类合音词,但不甚普遍,只有上述两个经常用。‘俩’的语源当然可以说是‘两个’的合音,但这不大确实可靠”。但是,认为“俩”是“两个”的合音为什么“不大确实可靠”,太田没有作出说明;而且太田关于“一”至“十”及“几”“在口语中都有此类合音词”的描述也比较模糊。江蓝生先生(1994)论述《燕京妇语》所反映的清末北京话特色,对有关问题的研究更深入了一步。(注: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中译本,133 -134页。本文即受到江蓝生先生文的启发。) 现在看来,“俩”、“仨”的形成不只是这两个词本身的来历问题,它涉及到汉语语言形式的音变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而且,这两个特殊合音词早期的面貌(语法及用字)等也有待作出较全面的分析。因此,本文就上述问题试作讨论,并对赵元任先生的分析提出些看法。 二 “俩”、“仨”早期的用法 据近些年来笔者对近代汉语语料的调查来看,蒲松龄(约1640 —1715)《聊斋俚曲》大约是出现“俩”、“仨”两词最早的文献。俚曲里“俩”、“仨”(尤其是“俩”)使用较多,但字形上前者极少写作“俩”,而是通常由“弍”(“贰”的俗体)在左、“两”在右构成;后者不写作“仨”,而是通常由“参”(或“叁”)在左、“三”在右构成等(为打字方便,下文一律写作“俩”、“仨”)。在大约成书于清同治年间的《儿女英雄传》里,“俩”也多见,但“仨”仅一见(写作“撒”)。(注:聊斋俚曲据《蒲松龄集·聊斋俚曲集》,中华书局1962年上海版。《儿女英雄传》据西湖书社1981年版;太田辰夫《〈儿女英雄传〉杂考》(《神户外大论丛》25-3,1974 年)认为此书大约成书于清同治五年到十一年(公元1866-1872年)间。)在用法上,可归纳为以下6类: 1.代+俩/仨。“代”主要是人称代词,个别指示代词的例子也是用来指人。这类组合形式用“俩”比较普通。例如: 1)俺俩虽厚,他埋下东西怎么对我说?(《墙头记》4回) 2)咱仨同到玉火巷,你可藏的严实实,俺俩上楼把你替。 (《增补幸云曲》11回) 3)您俩都得在此,待我去罢。(《禳妒咒》14回) 4)止有女婿人一个,或者他俩平打平。(《翻魇殃》1回) 5)讲到买几片子瓦,也不值得打狼也似价的去这么一大群, 匀出你们欢迸乱跳这俩去买瓦,留下房上滚下来的合炉坑里掏出来的那俩先把这院子破瓦拣开……(《儿女英雄传》32回) 2.代+名+俩。“代”均为人称代词,“名”也只见指人名词的例子。如: 6)虽然么,必须咱爷俩有一个翰林才好。(《富贵神仙》12回) 7)您娘俩慢走,我到前边等着。(《禳妒咒》3回) 8)您兄弟俩有极好处。(《慈悲曲》5段) 9)你等等儿,咱们爷儿俩较量较量!(《儿女英雄传》6回) 10)我们公母俩是千肯万肯的咧!(又9回) 11)这往后俺两口子的吃的喝的、穿的戴的都仗着你老公们俩合姑爷哩!(又13回)例11)“公们俩”即“公母俩”(公母:即公和婆),“们”是“母”的口语变体,例(10)即作“公母俩”。 3.代+俩+名。“代”包括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名”均为指人名词。例如: 12)这不当着他们俩老的儿么?(《儿女英雄传》7回) 13)不是他俩人匀一个远远的先去看风,就是见了面说两句市语彼此一笑过去。 14)从窗户映着月光一看,只见那俩人身上止剩得两条裤子。(又6回)例13)“他俩人”一般说成“他俩”或“他两人”之类,但在现代汉语方言里也有这种说法。此外,近代汉语后期及现代汉语里,“他两个”和“他两个人”都可以说,准此而论,“他俩人”也是合乎常规的组合形式。 4.名+俩。“名”均为指人名词。这类用法《儿女英雄传》未见。例如: 15)于夫人极喜,着大成找了个牲口,姊妹俩去了。(《姑妇曲》2段) 16)兄弟俩甚喜欢。(《寒森曲》3回) 17)进门来先参哥嫂,叔侄俩竟到高堂。(《禳妒咒》4回) 18)又待了好几日,爷俩才起了身。(《翻魇殃》12回) 19)爷儿俩喜孜孜,跳出了场门外。(《富贵神仙》12回) 20)娘俩就像亲娘亲女儿,待了几年没见,亲的就学不的。(《姑妇曲》2段) 21)大相公忙叫老母,娘儿俩齐叫皇天。(《寒森曲》5回) 5.俩/仨+名。“名”包括指人和指物(含时间)名词。例如: 22)一个饭碗也不敢去拾,清瞪俩眼看人的高低。 (《慈悲曲》4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