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音研究中的审音方法

作 者:

作者简介:
耿振生,北京大学 耿振生,100871 北京市 北京大学中文系

原文出处:
语言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试图对审音法的实用例证加以分析归纳,把这类方法的主要内容具体化、条理化。笔者对审音法的认识是:根据音系结构规律和语音发展规律来研究古音,检验文献材料的考据结果,决断音类的分合,就是审音法。它专指研究古代语音系统的若干种具体方法,不包括构拟音值的各种方法。审音法以音理作为分析音类的根据,在某种意义上属于演绎的方法,所以文中以“推证”为各方法冠名。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H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263(2002)02-0092-08

      一 关于审音法的定义

      最早提出“审音”这个概念的应该是清代的江永,他在评论顾炎武古韵研究得失时说:“《古音表》分十部,离合处尚有未精;其分配入声多未当,此亦考古之功多,审音之功浅。”(注:《古韵标准·例言》)可见他明确地认识到审音在上古音研究中的重要用处。江永的学生戴震把审音法提到很重要的位置,他说:“仆谓审音本一类,而古人之文偶有相涉有不相涉,不得舍其相涉者,而以不相涉者为断;审音非一类,而古人之文偶有相涉,始可以五方之音不同,断为合韵。”(注:《答段若膺论韵书》)依戴震的看法,审音是可以起决定作用的方法。

      清人所说的“审音”是个笼统的概念,近代、现代学者才对这一概念作了具体的解释。

      王力先生在《上古韵母系统研究》中把清代古音学家分为“考古派”和“审音派”,审音派的特点是“以等韵为出发点,往往用等韵的理论来证明古音”。“最大特色就是入声完全独立,换句话说,就是阴阳入三分。”王先生对两派的划分包含着研究方法的标准,但不完全以研究方法为标准:“用等韵的理论来证明古音”是研究古音的方法,“阴阳入三分”则是审音的结果,是审音派学者所分韵部的一种特征。

      唐作藩先生对“审音派”和“考古派”的区别有更明确的衡量标准,他说:“入声韵配入阴声韵部,还是独立出来与阴声韵阳声韵三分,仅仅是两派在古韵分部上的一种具体表现,而其实质,则是能否运用等韵学原理与今音学的知识,对古韵进行等呼即洪细开合的分析,以考察其配合关系,并把古韵看作一个系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古音体系。”又说:“精通等韵和今音,能运用等韵原理,进行古今音比较即由今音上推古音,从系统上观察古韵,分立阴入阳三类韵部,这是审音派的本质特点,也是认定审音派的原则、标准。”(注:《论清代古音学的审音派》,《语言研究》1994年增刊。)这不仅是对“审音派”的特点加以界定,也是对传统音韵学里审音法的说明。

      以等韵学的知识分析上古音是清代古音学审音方法的主要特征。江永、戴震等“运用等韵原理,进行古今音比较即由今音上推古音”,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是以中古的开合四等为上古韵部区分韵类,其二是借助于等韵图分析上古韵类的对转关系。开合四等本是中古音的韵母分类,学者们以这些类别为基础去分析上古音的韵类,说明他们思想上有古今音对应的观念,有语音变化以“类”为单位的观念。从上古文献材料能够研究出韵部这种大类,但不能再细分出韵部之内的小类;在没有直接材料的情况下,根据音变“以类相从”和“古今对应”的普遍规律,将中古音类上推,可以说是最明智的办法。顾炎武等人只重视入声韵和阴声韵的联系,把入声韵字归入阴声韵部,不能准确地把握语音的系统性;江永等以上古文献材料证明了阴、阳、入三种韵部都有对转关系,入声韵有其独立性,但那些材料所反映的对转细节并不明晰,而中古韵图的阳声韵与入声韵的对转是非常细致、非常有系统的,江永等人借助韵图的阳入配合关系,以入声韵为枢纽,把上古的阴阳入三类之间的对转条理都清楚揭示出来,这是建立上古韵母系统的一个重要步骤。近代以来的上古音构拟把这种系统性当作重要根据,充分显示了这种结构规律的重要性。

      除了以等韵原理上推古音以外,清人用过的其他一些方法,如江永把“侈弇洪细”作为划分韵部的一种标准,孔广森、江有诰以邻部合韵关系证明古韵的分部,也可算作审音法。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随着音韵学科自身的发展,审音法的外延扩大了,在清人所创造的方法之外,补充了更多的重要方法。这一时期人们对审音法的定义也有诸种不同的说法。如罗常培先生说的审音法是“对于一个语音现象,都用生理的或物理的道理来解释它”(注:《音韵学研究法》,《出版周刊》新80、81号,1934年。)。周祖谟先生说“若论审音之法,要不外四种,一曰反切,二曰等韵,三曰谐声,四曰现代方音……”(注:《陈澧切韵考辨误》,《问学集》575页, 中华书局1966年。)冯蒸先生把传统音韵学里的审音法与现代音韵学的审音法加以区别:“传统音韵学者运用审音法主要表现在能否运用等韵学知识。”“现代学者除了要根据等韵原理审音以外,还主要是根据现代音韵理论审音。这里的现代音韵理论是指下列六门学科:普通语音学、音位学、历史语言学、方言学、类型学和汉藏比较语言学有关音韵理论的集合概念。”(注:《汉语音韵研究方法论》,《汉语音韵学论文集》24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各家对于审音法的不同定义可以使我们形成一种认识:审音法是具有共同基础的多种方法的总称,其外延不是固定的,究竟应该把哪些具体方法包括在内,并没有一定的标准限制。并且,到目前为止,人们都只从原理上对审音法作了解释,或对个别具体方法有所分析,但还没有全面地、系统地对审音法加以总结以及深入的探讨。本文试图按照笔者个人的心得对主要的审音方法加以归纳,通过实用例证的分析把这类方法的内容具体化、条理化。

      作为讨论问题的前提,我们先给审音法下一个新的定义:根据音系结构规律和语音发展规律来研究古音,检验文献材料的考据结果,决断音类的分合,就是审音法。运用音系结构规律来审音,就是以古代一个音系内部的共时结构关系为根据来分析某项研究成果是否成立。语音结构有其系统性,从一个共时音系的结构性特征出发,可以验证“考古”结果的正误。比如,以对立互补关系作为系联法的补充来检验系联反切下字的韵类分合,以阴阳对转关系检验上古韵部的分合,以邻部合韵的多少检验上古韵部的分合,这些就是针对音系内部的结构关系而运用的方法。运用语音发展规律来审音,就是以不同时代的音系的对比来验证某项古音研究成果是否成立。语音发展有其规律性,某一时期的音系必定与它前后的音系有联系;若各音系的差别不是地域的差别而是历时的差别,应该能够从发展规律得到解释。在这样的前提下把不同时期的语音材料互相对比,来分析某项考古的正误,也是很有效的方法。比如从开合侈弇的条件推论上古韵部的分合,以魏晋时期的韵部推论两汉韵部的分合,都是以后代音系判断对前代的分部是否有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