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的语用观

作 者:

作者简介:
吕俞辉,北京师范大学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 100875 吕俞辉(1963-),女,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

原文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对外汉语教学不能满足于只讲究遣词造句的正误,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更是“语用能力”的培养过程。“语用能力”不会随着语法知识的增多及词汇量的扩大而自动提升。“语用能力”需要培养,需要训练。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H1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522(2002)02-0090-06

      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很多外国留学生学了几年的汉语,掌握了大量的汉语词汇,对汉语语法也很熟悉,考试时也能“得心应手”,发挥“出色”,拿到高分,但一旦需要用汉语进行交际时,问题就来了:或者不能准确地理解别人的话语,或者自己使用语言不得体,造成各种各样的“语用失误”。这样的情形,实际上就是“语言知识水平”尚佳而“言语交际能力”低下。事实一再表明,对外汉语教学不能只讲遣词造句的正误,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语料,学生的语言使用是否合适、得体。从语用学的视角来看,语言知识的积累固然不可缺少,但它绝不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学习一门语言并不只是为了了解该门语言,而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该门语言。甚至可以说一门语言的教学过程更是“语用能力”的培养过程。“语用能力”的强弱,标志着语言学习的实际水平;学生的“语用能力”的高下,衡量着语言教学的实际成绩。

      一、“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

      “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可以简明地界定为“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这一界定提出两个概念,其一是“交际能力”,其二是“得体性”。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一概念,是由社会语言学家与应用语言学家海姆斯(Dell Hymes)于1972年在同名论文中提出的[1]。海姆斯的“交际能力说”,是针对乔姆斯基于1965 年在《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中提出的“语言能力说”[2 ]而发出的挑战。乔姆斯基所说的“语言能力”,是指说话人——听话人具有的关于自己语言的知识;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则既包括对语言形式的掌握,也包括对与语言使用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因素的了解。海姆斯认为,“语言能力”只是“交际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说一个人获得“交际能力”,那就是说不但获得语言规则的知识,而且还获得语言在社交中使用的规则。他指出,如果说一个人获得“交际能力”,那他就应该知道对什么人在什么场合和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讲些什么和不讲什么。海姆斯所关心的是语言的使用,是言语活动,他把言语活动分解为8 种成分,用speaking一词的8个字母来表示:

      S代表setting and scene背景与场合

      P代表participants参加者

      E代表ends目的

      A代表acts sequence行为程序

      K代表key音调

      I代表instrumentalities媒介手段

      N代表norms各种规范

      G代表genres各种体裁

      海姆斯认为,这8种成分交互作用,就产生语言交际能力, 其标志是能分辨合乎语法的语言形式,能分辨实际可接受的语言形式,能分辨得体的语言形式,能分辨一种语言形式的常见程度。

      可见,海姆斯的“交际能力”不但包括乔姆斯基的“知识”,而且还包括应用知识的“技能”;不但包括语言体系方面的各种规则,而且还包括语言使用的各种规则。从范围上看,海姆斯的“交际能力”大于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从形态上讲,海姆斯的“交际能力”已然是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它所关心的是言语交际过程(process)。它更重视的是语言知识的使用和使用知识的“技能”。海姆斯甚至强调,不懂得语言的语用规则,语法规则将变得毫无用处。语用规则与语法规则一样,可以支配、指导、或控制、影响言语交际活动,可以左右人们的语言行为。

      言语交际中话语的“得体性”,是“语用能力”的轴心。言语交际是由说话人与听话人共同参与一起完成的,有说与听即表达与理解两个方面。为使话语表达得体、合适,说话人就必须学会针对特定的语境,考虑到听话人的社会文化背景,灵活、合理地使用语言;而为了增强对话语的理解力,听话人就必须了解所接受的这种语言在话语交际过程中的一般模式和原则,必须领会这一具体的话语信息在特定的语境中的特定含意,必须学会在话语的多界面、多层次的语义中去捕捉与挑选与说话人意图相吻合的“这一个”。

      从上面对“语用能力”的界定我们不难看出,所谓“语用能力”乃是指相对于“语法”、“语篇”的“组织”、“规则”、“知识”而言的,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得以具体实施灵活应变的“技能”。如果说,“语法能力”、“语篇能力”、“组织能力”体现为语言形式的“准确性”(accuracy),那么,“语用能力”则体现为具体情景中语言运用的“得体性”(appropriateness)。 而且“语用能力”不会随着语法知识的增多及词汇量的扩大而自动提升。“语用能力”需要培养,需要训练。

      二、“语用能力”的培养

      1.利用语境的功能找出合适的话语义

      话语是人们的交际活动中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参与社会活动而使用的动态的自然语言单位。话语的语义,作为言语的意义,它总是个别的具体的个人的,它同时间空间场景和说写者听读者的主观意识是密切相联的,它具有偶然性可变性不稳定性。换言之,它是由话语交际的三因子——说话者、听话者与语境——交互作用共同生成的。一段话语可以负载多种信息。一段话语的语义是可以作多界面解读的。例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