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中“V得”除了可带体词性成分构成“V得O”、“VO 不得”等格式之外,还可带谓词性成分,构成“V得C”、“V得OC ”等格式。 这种带“得”的述补结构何时产生?形成的机制以及“得”的来源、性质是怎样的?这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 一 前人对带“得”的述补结构产生时间及“得”来源的看法 1.1带“得”的述补结构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两种,一种意见认为南北朝时期便已产生(潘允中1980,岳俊发1984),所举例证为《世说新语》中下面的例子: (1)平子饶力,争(挣)得脱,逾窗而走。 (《世说新语·规箴》)另一种意见认为唐代始产生(王力1958,杨建国1959,杨平1990,蒋绍愚1994,吴福祥2000)。 对于第一种看法,杨平(1990)、蒋绍愚(1994)都曾提出反驳意见,认为南北朝时期尚未产生出带“得”的述补结构,(注:针对例(1)《世说新语·规箴》中的这句话,杨平(1990)作了很好的分析, 她指出:我们认为这里的“争(挣)得脱”还不宜看作述补结构。“挣得脱”可以理解为“挣而得脱”,与“遇赦得还”(世说新语·贤媛)类似,可看作连谓结构。照此理解,上句或可断为“平子饶力争,得脱,逾墙而走。”因为唐以前目前大家能举出的带“得”的述补结构的例子只此一例。任何一种语法现象都不会是孤立的,如果早在五世纪的刘宋时期带“得”的述补结构就已经出现了,而在后来的几百年里又销声匿迹,一个例子也看不到,这是不大可能的。我们不能仅根据一个孤证就把一种语法现象的产生年代提前几百年,何况这个例子还可以有别的分析方法(56-57页)。李平(1987)则倾向于将例(1 )断句为:“平子饶力,争,得脱,逾墙而走。”也是将它视为连动结构。)我们认为他们的意见是成立的,唐代才真正出现了带“得”的述补结构。 1.2对于带“得”的述补结构中“得”的来源,也有不同的看法。 杨建国(1959)认为结构助词“得”是直接由“V得O”式中“获得”义的“得”发展而来的,他说:“如果对上述动补式谓语的宾语有所补叙时,即说明宾语因动词所使成的一种变化或状态时,我们探求的结构助词‘得’就出现了。”祝敏彻(1960)、岳俊发(1984)等认为状态补语结构的“得”是从表完成的“动词+得”结构的“得”虚化来的,可能补语结构的“得”是从表可能的“动词+得”结构的“得”虚化来的。岳俊发说:“结构助词‘得’正是直接由这种表完成的‘得’字虚化来的。因为情态补语总是表示动作完成以后所造成的一种具有描写性质的情态,所以就有可能在上面这种表完成的‘得’字之后,补述上一种描写性质的成分。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崭新的‘动-得-动/形/主谓’的格式。在这种格式中,‘得’字失去了动词的性质和功能,成为连接动词和补语的成分,从而虚化成结构助词,产生了情态补语‘得’字句。”王力(1958)则认为二者来源相同,都是“由原来的‘获得’意义转化为‘达成’,由‘达成’的意义更进一步的虚化,而成为动词的词尾。”杨平(1990)、蒋绍愚(1994)和吴福祥(2000)持同样的看法。杨平说:“当‘动词+得’后面不是体词性的宾语而是谓词性成分的补语时,就产生了带‘得’的述补结构。”吴福祥说:“上面例子中的‘V得’,如果后接谓词性成分,那么整个结构就变成了述补结构,同时,‘得’也就逐渐演变成用作补语标记的结构助词。我们认为述补结构‘V得C’就是这样形成的。” 上述几种看法的一个共同点是,都试图从“获得”或“完成”义“得”的虚化来解释“V得C”、“V得OC”述补式的产生。 这些解释是有道理的,“V得”中的“得”由“获得”义引申而有“达成、 达到”义,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实现,进而在“V得VP ”结构中引申而表示行为动作达到什么结果,“得”进一步虚化而为连接两个谓词性成分的结构助词,“V得VP”变为“V得C”述补结构也是合乎逻辑的。但是,“V得C”是否仅有这一种来源呢? 下面我们尝试从另外的角度对带“得”的述补结构的形成及结构助词“得”的来源提出另一种可能的解释。 二“得”的“使令”义用法 2.1魏晋六朝时期,“得”有与使令词如“使、令、 教(交)”等相通的用法和功能。如: (2)天即雷电霹雳,终不能得坏。(《法显传》) (3)自挽草木,平治处所,使得净洁。(同上) (4)有人入者辄捉,种种治罪,莫使得出。(同上)例(3)、(4)“使得”同义连用,均表使令、致使义。又如: (5)是谓边城初业成就,外寇不能得坏。 (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八652页下,《大正藏》No.212) (6)彼仙人捉一澡瓶,语城神言:“先动此瓶,然后掷我。 ”尽其神力,不能得动,惭愧归伏。 (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卷七481页下,《大正藏》No.203)试比较: (7)诸人各各尽其神力,不能使动。(同上,卷七483页上) (8)尔时魔王闻是语已,欲去死尸,虽尽神力,不能使去。 (后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九307页下,《大正藏》No.201) (9)尽其神力,不能令却。 (元魏·慧觉等译《贤愚经》卷十三443页中,《大正藏》No.202)例(6)“不能得动”与例(7 )“不能使动”义同,与例(8)、例(9)“不能使去”、“不能令却”句式同,“得”具有“使、令”义,似不能再视作能性助动词,“不能得动”不宜看作“能”与“得”同义连用。再如: (10)洗浴毕,身体羸瘠,不能自出,天神来下,为按树枝,得攀出池。(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639页中, 《大正藏》No.189)比较: (11)树神即便按此树枝,令佛攀出。(同上,卷四648页下)又如: (12)汝当然一大镬,七日七夜,使令极沸,莫得断绝。(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卷七484页下,《大正藏》No.203)上例为祈使句,前言“使令极沸”,后说“莫得断绝”,“得”同样表示的是“使令、教令”义。唐代,“得”的这种用法仍有用例,如(例16、17、20、22、23引自江蓝生、曹广顺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