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词性向心结构向非向心结构变换的考察

——《吕氏春秋》谓词性向心结构的考察之一

作 者:

作者简介:
殷国光,中国人民大学 殷国光,100872 北京市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原文出处:
语言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将在《吕氏春秋》量化的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考察谓词性向心结构向非向心结构的变换。这种考察主要是共时的,个别结构也涉及到历时的考察。考察结果表明:谓词性向心结构向非向心结构的变换是不自由的。变换的实现,既取决于修饰语的构成成分、语义类别、语义指向,又取决于充当中心语的动词的语义类别、以及附加成分的有无等。通过“变换”这种动态的研究方法,将有助于古汉语句法研究的深化。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263(2002)02-0045-09

      向心结构这个概念是布龙菲尔德在1933年根据分布的标准提出来的,依照布龙菲尔德的标准,至少有一个直接成分与结构整体的语法功能相同的句法结构叫向心结构。向心结构分为两类:并列的(co-ordinative或系列的Sherial)和从属的(Shubordinative或修饰的attributive)(注:参见布龙菲尔德《语言论》(汉语译本)(商务印书馆, 1980)P239-241。)。本文只考察《吕》中“从属的”向心结构。

      依照布龙菲尔德的标准,汉语中的偏正结构、以及述宾结构、述补结构都是“从属的”向心结构,只不过前者“心”在后,后者“心”在前罢了。关于述宾结构、述补结构是否是向心结构,汉语语法学界尚有不同意见(注:徐通锵先生认为:向心字块的“心”在后,离心字块的“心”在前;动宾结构属离心字块。参见《语言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0)P531-544。),对此,我们将另撰专文讨论。本文考察的谓词性向心结构仅指修饰语在前、中心语为谓词(动词、形容词,以及作谓语的名词)的偏正结构,即一般语法著作中所说的“状中结构”;而本文所指的非向心结构除主谓结构外,还包括述宾结构和述补结构。

      在探讨谓词性向心结构向非向心结构变换的问题时,遇到的难题之一是我们不可能像研究现代汉语那样,以内省的方式去研究,我们只能依靠古代文献中有限的语言材料去探讨句式变换的可能性。显而易见,这种探讨将受到很大限制。由于《吕》语言材料有限,在考察过程中,我们不得不将考察范围扩大到其他先秦文献,并根据需要,依据先秦文献中的语言材料仿造一些格式相同的句子(凡仿造的句子,其依据均用方括号标示,附于句后)。这样做自然对材料的可靠性会产生一些影响,因为:1.扩大考察范围,先秦文献之间时代或地域的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忽略;2.仿造的句子与其所依据的语言材料是否真的具有同一关系,有时还难以确定。然而,这样做却便于我们把问题阐述清楚,便于比较,并能够使本文的分析、描写更接近于上古汉语的实际情况。

      为行文方便和醒目,文中必要时用到下列符号:N -名词(包括名词语,下同),V-动词,Sh-数词,→可变换成,-\→不可变换成。

      一 充当向心结构修饰语的介词短语变换为补语

      充当修饰语的介词短语向补语的变换是不自由的。其变换的必要条件是:

      (1)该介词必须能够出现在述谓中心语前、后两种位置上。 考察《吕》,有的介词只出现在述谓中心语之前,如“为”、“由”、“因”等;有的介词只出现在述谓中心语之后,如“在”、“乎”、“于”等;既可以出现在述谓中心语之前、又可以出现在述谓中心语之后的介词只有“以”、“於”、“自”三词(注:参见拙著《吕氏春秋词类研究》(华夏出版社,1997)P323-325。)。因此,只有“以”、“於”、“自”三词构成的介词短语充当向心结构修饰语时才有可能变换为补语。

      (2)介词短语的位置可前可后并不意味着一定可以自由变换, 能否自由变换还取决于该介词在述谓中心语前、后两种位置上都能够引进同一语义小类。

      此外,还当考虑动词的语义类别、以及动词前后有无其他附加成分等。

      1.1 由“自”构成的介词短语变换为补语。

      《吕》中,“自”引进空间(包括“源点”、“终点”、“处所”等语义小类)13例,有两种位置:

      A 自+N+V

      自鲁往。(爱类)

      自南方来。(贵直)

      B V+自+N

      登自鸣条。(简选)

      A、B两组例句中,V为位移动词,“自”引进位移的源点,因此, “自鲁往”也可以用“往自鲁”表达。这表明,引进位移源点的A 式可以变换为B式,但这种变换是不自由的,还要受到其他条件的限制:

      1.上述变换能否实现还取决于动词后有无附加成分。“自+N+V”式中,V也可以是个动词短语,例如:

      公子夷吾自屈奔梁。(上德)

      其剑自舟中坠於水。(察今)句中不仅出现了位移的源点“屈”、“舟中”,而且还出现了位移的终点“梁”、“水”。这类句子是A式中的一小类,记作A[1],其格式为“自+N+V+…”(…代表后附成分);上文只出现位移源点的A 式例句记作A2,其格式为“自+N+V+Φ”(Φ代表无后附成分)。考察《吕》,B式中,V后只能出现一个表示空间的词语,位移的源点与终点不能共现。因此,只有A2式才可以变换为B式,即:

      自+N+V+Φ→V+自+N

      2.“自”引进的源点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换句话说,N 不能是疑问代词。如:

      水奚自至?(贵直)-\→水至奚自/水至自奚

      综上所述,自+N+V→V+自+N,其变换条件为:(1)V为位移动词;(2)N指称具体的位移源点;(3)V后无附加成分。

      《马氏文通》云:“记从来之处者,其转词概以‘自’为介,而先后无常。”(注:见《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 1983年9月)P166。)考察先秦文献,马氏所云“先后无常”,亦有可商榷之处。下面是我们对先秦16部文献中A、B两种形式考察的结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