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二等韵介音和《切韵》元音数量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笑山,浙江大学 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8 黄笑山(1953-),男,湖南湘潭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汉语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汉语语音史研究。

原文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学者们构拟的上古音里,二等韵的声母常常是个带-l-或-r-的复辅音,或者韵母带有某种介音。然而在中古音的构拟中,二等韵一般都没有介音。有相当多的证据证明,上古这类复辅音里面的流音成分到中古时并没有简单地消失,它作为二等韵介音保留到中古时期。如果二等韵存在着某种介音,那么,中古汉语的元音或许是一个七元音的系统。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H1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42X(2002)01-0030-09

      一、问题的提出和新近的研究

      中古二等韵有没有介音的讨论其实开始得很早。 在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早年的研究中, 就已经提出了一个寄生的较弱的-i-,并且只限于二等韵的开口。但是, 由于当时考察的方言里二等韵几乎都不带介音,后来他接受了马伯乐(H.Maspero)的意见, 取消了这个寄生的-i-,而代之以“浅-a-”。他认为,到了唐代以后,这个“浅-a-”对前面的牙喉音声母产生腭化作用,因而滋生出了个-i-介音。但是,在高本汉构拟的二等韵里,并不是所有的韵都是这种浅元音,例如江韵系的元音就是相当靠后的,可是江韵系后来也同样有了i介音,这同中古二等韵的介音是由前元音(浅-a-)滋生出来的理论相违背。

      对此,高本汉自己起初也感到为难:“因为我已证明《切韵》的江韵是

      ,而江韵在官话还含着一个介音i。我本以为要靠这个开o

      把前面的声母腭化是不可能的事。”虽然高本汉后来用马伯乐的元音割裂说来解释江韵系的演变(比如江

      ),但这个解释似乎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后元音是如何割裂出前元音的问题。而且,“现在却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影母的二等字,如亚(中古汉语

      )现在也生出一个介音i来,要假设

      这一变化单单是为了a的偏浅性,未免太勉强了”[1](p.478)。 尽管如此,这个浅元音的观点还是为绝大多数学者所接受。这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古二等韵的构拟就没有任何介音了。

      近十几年来,一些学者又提出了中古二等韵有介音的观点,不过和高本汉的寄生的-i-介音已经很不相同了。例如, 在王力所构拟的上古音里,二等韵有-e-/-o-两个介音[2](pp.57-73),到他构拟的魏晋南北朝音系里还保留了这两个介音,只是到隋唐中古音里,二等韵的介音才消失了[3](pp.17-163)。 另一派主张中古二等韵有介音的思路和王力不一样。在上古音的研究中,雅洪托夫(C.E.ЯXOHTOB.1960)曾提出,所有中古二等韵字在上古时的声母是含有-l-的复辅音[4](pp.42-52)。后来,蒲立本(E.G.Pulleyblank1962-1963)、薛斯勒(A.Schuessler1974)、包拟古(N.C.Bodman1980)、郑张尚芳(1987)[5]等人接受了这一观点,并相继提出汉语的l来自*r的主张,将二等声母修改为含-r-的复辅音。李方桂(1971 )也采纳了中古二等韵元音和中古卷舌声母来自带-r-音节的观点, 只是他指出,到中古时含有-r-介音的音节里的元音趋于央化,而作为介音的-r-也就在中古前消失了[6](pp.22-23)。丁邦新(1975)认为,-r-介音从上古保持到魏晋,而在南北朝时期开始丢失[7](pp.235-260)。包拟古(Bodman,N.C.1980)认为,上古的介音-r-首先变成-l-,然后在中古阶段之前失去[8](pp.34-199)。

      应该说,中古二等韵的来源已经基本弄清楚了,这就为中古二等韵的特征的探讨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但李方桂、包拟古等人的研究重心不在中古,没有重新构拟中古音,只稍稍修改了一下高本汉的中古音中的个别地方,所以对他们来说,中古二等韵仍然保持那个“浅-a-”,上古所具有的那个特点到中古已经荡然无存了。只有蒲立本完全抛开了高本汉的中古音系统,假设二等韵直到中古后期还具有卷舌的-r-介音[9]。不过后来蒲立本(1984)觉得这不利于说明中古以后的某些演变,所以假设在A型音节(非三等韵)里,上古的r导致了中古元音的卷舌作用(例如-ra->-ar-),他认为,这种卷舌作用使二等韵变成了长元音aa以后(后期中古音)才消失[10](p.79-86)。

      近十几年来,随着对汉语方言的广泛调查和对古音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指出,二等韵的介音到中古时确实并没有简单地消失,而是以某种形式保留在二等韵里。例如郑张尚芳先生(1981)就指出,上古的这个介音后来经历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