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现代化过程中语言使用模式的分析和讨论

作 者:
周炜 

作者简介:
周炜 语言学博士,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北京 100101)

原文出处:
中国藏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从理论上说,科教兴藏涉及两个层面:一是西藏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另一个则是西藏的教育发展水平,这两个方面缺少了哪一条对西藏的社会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作为科技文化的载体和特殊地理及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在藏族地区,与藏语文和汉语文密切相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在西藏,必须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汉语普通话和规范的汉字,同时又必须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即藏语文。

      因此,如果处理不好藏语文和汉语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科教兴藏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会产生不利影响。我们认为,在西藏的现代化或者说科教兴藏的进程中,西藏的语言正在发生着激烈的变迁,这种变迁除了涉及藏语文本身的变化外,更多的还涉及了整个西藏的语言使用模式问题。认清这种变迁,对于我们正确把握藏族的语言使用现状,制定适宜的语言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都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一、西藏语言的二元变迁及其对文化教育、语言使用的影响

      从藏语史和藏族文化史的角度看,自7世纪初吞弥桑布扎创制藏文以来,藏语文作为藏族文化的载体和教育的主体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50年代。西藏和平解放后,特别是民主改革以来,随着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传统的语言使用模式逐渐发生了变化,由一元发展为二元的模式。即,藏语文作为传统的文化载体模式和教育模式,在逐步适应了新的历史文化发展而继续存在和发展外,汉语文也逐步成为另外一种与藏语文并行的新的文化载体和教育模式,可以说,1950年以来,这种二元模式的整合,逐步构成了西藏语言使用的全貌。

      (一)西藏的语言使用模式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个事物的形成和发展与主观和客观、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有密切的联系,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与小环境和大环境有紧密联系。同样我们也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教育模式的拓展与多层级化,也与这个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的大、小环境的变化有必然的联系。从20世纪50年代往前追溯,在元代以前,西藏社会虽然与祖国内地有着各种各样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往,但是藏族的文化传统模式以及教育模式并没有受到汉语文文化模式的大规模影响。自元代开始,西藏归于中国中央政府管辖,藏族与祖国内地诸民族之间的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交往和交流更加密切,直到20世纪50年代,这种交往和交流模式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因此对西藏而言,在文化载体和教育模式上,应该说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自7世纪以来逐步形成的定势。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从元代直到20世纪50年代,历代中央政府并没有在西藏大力推进教育,加之历史上在藏汉族人口极少,内地通行的语言文字和教育模式在西藏并没有产生大规模、大范围的影响,所以,无论是大环境还是小环境,都决定了西藏的语言曾长期维持一元模式,这种模式与西藏当时的文化背景是完全相适应的。

      到了上个世纪的50年代,特别是民主改革后,西藏的大环境和小环境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汉藏文化交流规模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传统的一元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应西藏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上的藏文汉文双语模式和文字上的藏文汉文双语文化模式的出现成为历史的必然,可以说这种一元模式向二元模式的转变,正是西藏现代文化和教育的标志。

      众所周知,在50年代以前,作为文化载体的藏文主要是用来记载和传播藏族的传统文化,其中最主要的是宗教文化,当然也包括一部分历史、文学、传统医学等方面的文献。藏文作为传播现代文明的工具是从50年代后才形成规模的,这就是说传统藏语的功能是相当狭窄的;同样,藏族的传统教育体系是以宗教寺院教育为主体的,而在民间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校则很少,根本没有形成规模,因此不可能对藏族的传统教育产生更大影响。这种教育由于是藏语单语教学,同时受藏语故有词汇体系本身和藏传佛教的约束,所以同样严重制约着现代文明在西藏社会的传播。

      西藏和平解放以后,西藏语言的二元模式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以藏语文为文化载体的文化模式,另一种则是以汉语文为载体的文化模式。上述两种语言模式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很多时候,这种模式仅仅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而它们各自所要表现的东西却往往是交叉的,或者说是相同的。因为我们都清楚,50年代后,藏语文除了保持其传统外,在使用上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它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集中体现在藏语文由传统的文化传播工具向现代文明的传播工具的转变。

      据我们的调查,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年来,藏语文功能的扩展与发展变化可以反映在下面若干个领域:

      1)现代新闻出版

      2)现代传媒:广播、电影、电视、录音、录像、光碟

      3)计算机与藏文信息处理

      4)党政公文和重要会议

      5)经济生活:商业、工业、农牧业、手工业

      6)教育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教育、中专、大学

      7)宗教生活

      8)文化艺术、医疗卫生、体育

      9)科学技术

      10)国内外交流

      毫无疑问,藏语文功能的扩展与发展,使以藏语文为文化载体的文化模式的生命力极大地增强,五十多年来藏语文本身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就在藏语文文化模式取得这一系列丰硕成果的同时,活跃于西藏的另一种文化模式,即以汉语文为载体的文化模式同样在这块土地上得到了发展,如果单从它本身的辐射面看,汉语文同样也像藏语文一样,触及到了上面提到的十多个领域,甚至更大的领域(这是因为这两种语言在知识信息等方面的传播和接受上是有差别的)。因此我们认为,在西藏,藏语文和汉语文这两种语言模式是相互并存、相互支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