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可译性到可移性*

———项关于心理语言类型的实验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通讯地址:51042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博士点

原文出处:
外语教学与研究

内容提要:

本研究根据心理语言类型理论,通过实验的方法,考察了汉语和英语之间词素句法“词汇 ”的迁移倾向。Kellerman在对荷兰语动词breken的研究中,证明母语使用者对本族语“语 义距离”的直觉可用来预测外语学习者对词素句法“词汇”从母语向目的语的可迁移程度所 作的判断。Kellerman的研究涉及荷兰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是同系同族同支。本研究选择 汉语和英语这两种在词型和书写形式上有本质差别的语言为实验材料,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 中的心理语言类型作了初步探索,并进一步证明Kellerman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02 期

字号:

      1.引言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之间、或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迁移,是一个客观存在、十分复杂的现 象。在过去近三十年中,语言迁移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早期的对比研究主要集中于二语使 用错误,认为所有与一语特征相似的二语错误都是迁移造成的。后来,研究人员认识到只考 虑二语表达错误是不够的,迁移还有许多其它方面的表现,如促进、回避和过度使用。引起 语言迁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因素都可能促成或抑制语 言迁移。Ellis(1994)把有关的因素概括为6类:(1)语言层面,如音系、词汇、语法、语篇 等;(2)社会因素,如不同的交际对象与学习环境的影响;(3)标记性,如某些语言特征的特 殊性;(4)原型概念,如某个词的某个意义与其它意义相比被认为是最核心或最基本的;(5) 语言距离与心理语言类型,如学习者对一语和二语之间距离的心理感受;(6)发展因素,如 对过渡语发展的自然过程的限制。近期对于语言迁移问题在微观方面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 如Wade Woolley(1999)研究了二语语音系统和书写形式在阅读能力发展过程中受一语迁移影 响的情况,Cebrian(2000)研究了一语发音规则对习得二语音系特征的影响。另外,Han(200 0)研究了学英语的中国学生过渡语中的“伪被动”结构问题,其纵深研究获得的材料表明, 一语结构的迁移对过渡语的发展有长期的影响。Montrul(2000)在一项实验研究中调查了普 遍原则和一语知识的相互作用对过渡语语法的影响,认为这两方面的影响并不是在所有层面 和二语习得的不同阶段都同样重要,而是表现出某种模块化的倾向。

      在前面提到的几类影响迁移的因素中,语言距离与心理语言类型的概念对二语习得过程的 影响值得我们注意。不同语言间的距离是一种客观的可通过对比分析加以确认的现象。但心 理 语言类型的概念是一种主观的、存在于学习者潜意识中的心理感受。Kellerman(1977,1978 ,1979,1986,1989)在一系列研究中,集中考察了二语学习者对母语中不同结构的感受, 以及这种感受与迁移的关系。其研究是想证实二语学习者的这种感受会影响某些母语结构 的迁移。著名的breken研究(Kellerman1978)对荷兰语动词breken的不同意义在第二语言英 语 中的迁移倾向作了考察。

      Kellerman的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他选了17个含有动词breken的荷兰语句子, 让荷兰语母语使用者把breken意义相近的句子分成若干组,然后统计出任意一对句子在同一 组里出现的次数,对所得数据用多维距阵统计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 加以处理,以确定breken不同意义之间的语义距离。Kellerman对语义距离距阵作了两个维 度的排列,一个维度是“核心—边缘”,另一个维度是“具体—抽象”。在实验的第二阶段 ,81名母语为荷兰语的大学英语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对17个含有breken的句子进行判断,看 是否能用英语动词break译成英语。把81名学生判断的结果排序,然后分别与“核心—边缘 ”和“具体—抽象”的排序作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81名学生的判断排序与“核心— 边缘”的排序有很高的相关性,但与“具体—抽象”的排序相关性很低。Kellerman由此得 出结论,母语使用者语义距离的直觉可用来预测可迁移性,至少在动词breken的意义方面是 如此。

      Kellerman的研究之所以能产生深远影响,主要在其理论上的意义。我们知道,以Lado为首 的结构主义学派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外语学习而言,凡母语和目的语在结构上相似 的语言特征容易学得,反之则难以学得。Kellerman的研究是要证明,表层结构相似与否并 不是关键,仅用对比分析的结果不足以准确预测外语学习的难易度,对迁移产生影响的关键 因素是学习者对母语和目的语之间语言距离的心理感受,即心理语言类型。Kellerman所作 的关于心理语言距离的研究就是为了证明这一点。但我们应注意到,Kellerman的breken研 究涉及的母语为荷兰语,目的语为英语,这两种语言同属印欧语系,并同属日耳曼语族的西 日耳曼语支。也就是说,这两种语言同系同族同支,可是心理语言距离对不同类型或不同语 系语言间的迁移是否表现出某种普遍性?比如,属汉藏语系的汉语和属印欧语系的英语之间 的迁移是否也表现出同样的倾向性?实际上,能否证明这一点,对心理语言类型这一概念至 关重要。迄今我们还没有见到有人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心理语言距离作过深入考察。本 文报告的就是这方面的一项实验研究。

      2.实验

      2.1 实验假设

      本项研究是在Kellerman(1978,1979)关于动词breken研究的基础上所作的重复实验研究。 Kellerman的实验假设可表述为:母语使用者对本族语“语义距离”的直觉可用来预测外语 学 习者对词素句法“词汇”(morphosyntactic“words”,即某个词在不同使用情景和上下文 中的特定意义)从母语向目的语可迁移程度所作的判断。换句话说,母语本身是否能在一般 意义上决定某个词的哪些义项可以迁移。本研究基本上采用Kellerman原来的假设,但实验 所涉及的母语为汉语,目的语为英语,这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在词型和书写形式方面 有本质差别。因此,本研究的重点是考察汉语和英语之间词素句法“词汇”的迁移倾向,并 对书写形式相近和差别很大的两种不同语言间的迁移情况加以比较。

      2.2 实验材料

      本项研究选定15个含有动词“打破”的汉语句子作为基本实验材料。根据实验目的,所选 句子中的动词“打破”有不同的意义,既有具体的意义,也有抽象的意义,既有核心意义, 也有边缘意义,而且这些意义在程度上有一定差异。本实验还选定了25个含有动词break的 英语句子,用于测试不同英语水平的受试者对break用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在作出选择判断时 所表现出的倾向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