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以来的汉语语序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鑫民 200437 复旦大学中文系

原文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内容提要:

80年代以来的汉语语序研究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尝试通过动词和名词的分类来说明语序 问题,将句子中成分的同现关系与配位方式结合起来研究,开始深入地研究句子中语义成分 的配位方式,句子成分的移位(句子的变换)研究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广泛地探讨汉语语序的 制约因素,重视在话语中研究语序。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如对汉语语序形成的机制还 没有给予充分合理的说明,有些问题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和细化,实用化的研究成果不多。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01 期

字号: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语法研究中语序研究成了一个引人注目又非常活跃的领域。本文 的目的是探讨八十年代以来汉语语序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

      一 80年代以来汉语语序研究的几个特点

      (一)尝试通过动词(和名词)的分类说明语序问题

      80年代以来,随着汉语语法研究的深入,语法学者开始意识到动词、名词的进一步分类对 说明汉语语序规律的重要性。比如,李英哲(1976)指出汉语中动词的特征和成分的顺序密切 相关,这篇文章传达的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不同种类的动词具有不同的概念顺序,如跟“ 逃”这个动词发生关系的成分的概念顺序是:“主语—(从)—起点—动词(到)—目的地(方 向)”,而和“醒”这个动词发生关系的单位的概念顺序是“主语—在—起点—动词”。汉 语表面的语序都是由这种概念顺序制约的。而这种概念顺序都和动作的特征有关系。李文的 中译文1983年在国内发表后,使国内的汉语研究者看到了一个研究汉语语序的新视角,因而 意识到汉语动词的分类对说明汉语的语序规律的重要性。几乎在同一时期,文炼、胡附(198 4 )也指出名词的位置与动词的性质有关。

      这个时期,汉语研究者不但注意到动词的语义特征及动词小类的研究对说明汉语语序的重 要性,而且也注意到了相关的名词的语义特征及名词的小类对汉语语序的制约作用。邢福义 说:“动词研究的深化,既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动词,又能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汉语语 法的相关特点,还可以进一步引起人们对于其他问题的思考,如关于名词的思考。假若有两 个名词(N[,1]N[,2])和一个动词(V),词面形式不变,那么,可以有六种排列配置格局。各种V和 N适 应这六种格局的情况如何,适应的结果反映什么关系,这里面既有动词问题,更有名词问 题。”(注:邢福义《从基本流向综观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四十年》,《中国语文》1992年第6期。)

      80年代以来,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对动词、名词进行下位分类的研究,而这 个时期动词和名词小类的划分更多地注意到动词和名词的小类和语序之间的依存关系。正是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出现了一系列从动词、名词特征(小类)角度研究汉语语序问题的文章 。

      80年代后期以来,依存语法(配价语法)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从依存语法的角度看,动 词更是句子中支配其他成分的核心,它不但决定了句子中成分的同现(选择)关系,而且动词 的性质对其他成分在句子中的配位方式也有着很大的决定作用。因此汉语语法学者在对动词 和其支配的成分之间的选择关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后,开始注意到动词对其支配成分在句子 中的配位方式的决定作用。这方面研究的代表是袁毓林(1998)。

      (二)将句子中成分的同现关系与配位方式结合起来研究

      80年代以来语序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是把成分的配位研究和成分之间的同现(选择)关系的 研究结合起来进行。根据研究的出发点可以分为这样两种情况。

      1.从动词对其他成分间的选择关系出发,先确定动词要求具有哪些语义特征的成分与之同 现,然后考察这些同现的成分之间的配位关系。这方面的研究较多地是从动词和相关的成分 的 配位研究入手。较早在这方面进行研究的是马庆株(1988),该文分析了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 词对前现名词的不同要求。深入全面地描写动词对其他成分的选择关系以及由动词的性质决 定的各种成分的配位方式方面的研究,可以以袁毓林(1998)为代表。配价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揭示动词能够支配的价成分的数量,但是确定动词的价只是第一步,要说明句子的构成方式 必须进一步揭示这些价成分是如何组配成句子的。为了做到这一点,袁毓林(1998)在研究动 词配价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动词及论元的配位方式,有机地把配价研究和配位研究结合起 来,考察哪些论元可能在同一句式中共现以及它们在句子中占据什么位置,这种配价框架下 的配位研究,比较合理地说明了句子生成的机制,使汉语配价语法的研究前进了一步。

      2.根据出现位置的不同,考察同现关系上的差异。有的学者注意到,谓语位置上的动词与 相关成分的同现及配位关系和其他位置上的动词与相关成分的同现及配位关系不一定相同。 正 像张国宪(1998)在评论自动动词前现名词必须具有[+动物]特征这类规则时所指出的那样 ,由于这一类研究是“将动词定位于谓语位置上观察的”,“所以它并不能概括非谓语位置 上的该类动词对前现名词的语义要求”。也就是说,以往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处于谓语位置 的动词和其支配成分之间的同现和配位关系,而忽视了在其他位置上的动词和其他成分之间 的同现和配位关系。这样,对句子中成分同现规则的归纳,如果“离开了特定的句法位置, 同现规则常出现程度不同的‘失控’现象。”因此,在语法研究中,不仅要研究谓语位置上 的动词与相关成分的同现及配位关系,也要研究非谓语位置上的动词与相关成分的同现及配 位关系。

      (三)开始深入地研究句子中语义成分的配位方式

      80年代以来,对句子中成分的配位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重视各种语义角色在句子中的配位 方式。随着汉语语义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当研究者初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语义角色(格)体系 后,对汉语语义角色的配位研究也就逐步铺开了。如范晓(1998)对领属这种语义角色在句子 中的配位方式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俞咏梅(1999)考察了处所这种角色在句子中的配位规则。 语义成分的配位研究的另一种方式是从句子成分出发,确定充当某种句子成分的语义角色的 优先序列,从而说明在句子中的配位规则,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以陈平(1994)作为代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