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产业作为一个政治功能强烈、文化属性鲜明、经济潜力巨大的三栖产业,其发展的过程极其复杂。如果缺乏某些必要的条件,这个过程很可能是扭曲的,其结果也不可能是我们所希望的,甚至会产生种种危机。中国电视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种种危机,有的源自于产业外的因素,有的源自于产业内的因素,但归根结底是源自于中国内部的因素。因此,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主要生成于中国内部、特别是产业的内部。只有具备了必要的条件和土壤,转机的花朵才会盛开、结果。那么,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呢?根据世界电视产业强国的发展经验,笔者认为,中国电视产业只有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即产业观念转换、企业身份转正和所有制结构转型,才能获得健康和持久的发展。 一、产业观念转换 鸦片战争以后,清廷向打败自己的英国派出了第一个使臣郭嵩焘。郭氏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在英国不仅潜心研究这个蕞尔小国何以强盛至轻而易举地战胜人多势众、地大物博的中华帝国,而且悉心观察东邻日本的200多名留英学生都在学些什么。他发现,日本留学生学兵器的极少,多数是学法律和经济。初见尚觉纳闷,几经琢磨,郭嵩焘悟出道儿来了:“盖兵者末也,各种创制,皆立国之本也。”可惜,清廷满朝文武却没有悟出此道,让老百姓勒紧裤带,筹银抽金,大搞洋务运动,大买军舰,企图“以武拒变”、“以武拒外”。最后,危机还是来了,而且比预想的还快。甲午一场海战,日本让清廷苦心经营20年的所谓“世界第七大海军”全军覆没。 如果从器物和技术层面上考察,中国现在就可以说是响当当的电视产业大国甚至是强国。电视台的数量稳居世界第一,有线电视用户数量超过美国、普及率超过英、法等欧洲主要国家;世界电视产业最前沿的卫星电视技术、数字技术、高清晰度电视技术、光纤技术等,我国都能掌握并应用于实际。中央电视台早在七八年前就宣称其技术设备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但如果稍微留心一下中国各级电视台使用的光鲜设备,就会发现绝大多数贴的是日本和欧美的商标。 那么,为何100多年前的洋枪洋炮、100多年后的洋电视设备都没有使中国逃脱“落后”“挨打”和危机的折磨呢?这显然要从使用这些“硬件”的人身上——准确地说是思想观念上找原因了。 笔者始终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如果不加上“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永远不会成功。中国的电视产业虽然装备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硬件”,但支配这个“硬件”的思想观念却比发达国家至少落后10年(10年不算很长,但对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产业来说,已可以称作两个时代)。这种思想观念的核心就是电视产业“特殊论”。其经常引证的论据主要有三个: (一)电视资源是稀缺资源,应是国家独资经营;这可称为“资源特殊论”; (二)电视节目是公共产品,不具排他性(即可多人同时或重复使用)。这可称为“产品特殊论”; (三)电视产品是精神产品,作用于人的心灵而非为了满足肉体生长的需要。这可称为“效果特殊论”。 上述三个论据我们可以进行多视角分析: (一):按政企分开的机构改革原则,政府是行政管理机构而非经营机构,如果要经营,也应该是经营那些民间不愿或不能经营的领域,如非赢利的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等;在数字化和光缆时代,电视频道已不是稀缺资源,而是几乎取之不尽的。 (二):电视节目确实是不具排他性的公共产品,但是,生产电视节目的媒体是具有排他性的。这种排他性来源于其补偿资源(广告、订户)的有限性。因此,电视媒体与生产其他物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一样,具有市场竞争性。由无数电视台组成的电视产业自然也和其他产业一样,是一种竞争性产业了。 (三):作用于人的心灵的精神产品除了电视产品之外,还有书籍、报刊、杂志和音乐、舞蹈、美术、雕塑、文学、戏剧等多种艺术作品,任何一种产品相对于另一种产品,在效果上都有它的特殊性,这是由它的质的规定性决定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概莫能外。现代科学早已揭示精神产品对人的身体的健康成长也是很重要的,割裂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对人与社会的作用,或者厚此薄彼(往往是顾此失彼),都是形而上学的表现。 上述话语并不是要否定电视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区别,只是想强调不要把事物之间的差别(特殊性)无限放大。 综上所述,电视产业具有某种“特殊性”(主要是产品具有政治属性),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可以享受某种“特殊待遇”,但从市场的角度讲,它和其他产业一样,都要讲究投入、产出和效益(包括经济和社会),讲究平等竞争。甚至可以说,只有它的经济功能发挥好了,实力壮大了,它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在国际上争得平等的甚至“特殊”的地位。这一点,美国早在50年前就已悟出,欧洲是十几年前才悟出。因此,中国电视产业只有首先在国内实现产业观念的转换和认同,才能在以下三个方面求得突破:电视台有独立自主经营的权利——解决产业市场结构的危机;以法制管理和行业管理代替行政管理——解决产业系统管理的危机;让资本市场名正言顺地与电视产业联姻——解决产业资源补偿的危机。 以上三个方面的危机解决了,中国电视产业“内挤外压”的危机将迎刃而解——至少是缓解。当然,要中国电视产业接受角色的转换是痛苦的。在其他国营企业经过近20年的改革尚没有实现上述三个方面的突破的情况下,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电视产业想一步跨到前面去,似乎有点异想天开。但这是早晚必走的一步棋,除非中国电视产业还想继续“弱小散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