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私营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作 者:
施喆 

作者简介:
施喆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新闻大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02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建国初期私营报业普遍面临经营困难

      在建国进程中,中共中央对私营报业实行了区别对待的政策:没收军管反动报纸,保护进步报纸,对中间性的报纸允许登记后继续出版。据1950年3月新闻出版署统计,全国共有报纸336家,其中私营报纸58家(另有公营报纸257家),占总数17%左右,这里面包括解放后准许继续出版的(如《大公报》)、批准恢复的(如《文汇报》)和新创办的(如《亦报》)。(注:数据来源:孙旭培《解放初期对旧新闻事业的接收和改造》,《新闻研究资料》第43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另据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950年春全国新闻工作会议统计,全国有公营和私营报纸253种,其中私营报纸50余种。数目略有出入。)估算下来,当时中国私营报纸数目约在60家左右。但到当年6月底,私营报纸数目减为43家,到11月底为39家,到12月底为34家;到1951年4月底为31家,到8月下旬,只剩25家。其中除了少数如天津《博陵日报》因出现歪曲政策报道而被停刊外,主要是两种结果:一是由于报纸销路下降、广告减少,经营难以为继而停办;一是公私合营被改造为党报。

      1950年6月夏衍在新民报社的讲话中就提到:“解放后上海报纸的销路,一般说来是减少了(包括大、小、日、晚各报)。在解放前整个销路,每日约50万份左右,以上海500万人口计,有十分之一的人是买报的,最高时曾达到70万份左右。但在解放后销数降低了,现在仅有30万份,这销数减少的事实,使报纸经营者感觉到困难。”(注:夏衍《在新民报的讲话(摘要)》(1950年6月9日),载《探索——新民晚报研究文集》第16-17页,丁贤才编,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夏衍当时是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他透露的数据无疑是可靠的。上海解放后各大报都得以继续出版(仅《申报》改组为《解放日报》),扣除掉其他小报停刊带来的发行量下降部分,虽无准确的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出上海一年来报纸的发行量在萎缩,尤以私营报纸受到的影响为大。

      《文汇报》的情况颇为典型,其在筹备复刊时即面临着资金严重短缺、机器设备简陋的困境,是由《解放日报》借给大量纸张油墨才得以复刊的。复刊初期,经理严宝礼只能到处借贷,疲于应付,职工工资打了七折还无法准时发放,往往要拖上一两个月。在一段时间里,《文汇报》只能靠人民政府批准向国外订购的1000吨白报纸来周转资金,以出售进口纸购买国产纸赚取差价的方式,来维持报馆日常开支。这种情况可谓是先天不足,加上解放初期对新体制的不适应,发行局面始终打不开,徘徊在2万份左右,开国大典期间,一度上升至6万份,旋即步步下降,跌到2万份以内。(注:数据出自《文汇报史略1949.6-1966.5》第23页,文汇报报史研究室编写,文汇出版社1997年版。文汇报复刊后至1950年春的发行量尚有另外两种说法:《上海当代新闻史》(马光仁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记载“最低发行量仅有28000份”,而徐铸成回忆1950年春的数字是“销数总在10万份徘徊”(《徐铸成回忆录》第212页,三联书店1998年版)。作者未能查到一手档案材料,暂从第一种说法。)广告也很不景气,每天报纸版面上,商品广告极少,多是文娱戏目之类的广告,而这类广告收费很低。广告收入在报社营业收入中所占比例不足三分之一。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是报社的两大主要财源,报纸销路不振,广告收入又少,入不敷出,致使文汇报社月月亏损,少则旧币七八千万,多则两三亿,财政状况日益困难(见文汇报报史研究室编写,1997:23-24)。

      报业的经营困难不唯上海独有,全国亦然:不唯私营报纸独有,公营报纸亦然。中共中央很快意识到这种情况,建国后不久即于1949年12月底召开全国报纸经理会议,这是第一个有关报纸工作的全国性会议。会议的任务是解决全国公、私营报纸的纸张和赔耗问题,号召全国报纸进行企业化经营。时隔9个月,一些私营报纸经营情况已有所好转,如《进步日报》、《新民报》(北京)、《新闻日报》三家已能全部自给而略有盈余,但如“《大公报》七个月中亏损165500余万元”(折合今币16.55万元左右),“西南的《重庆新民报》七个月中亏损26700余万元”(折合今币2.67万元左右),这两家仅是严重亏损的报纸中的一部分。(注:《中宣部关于报纸实行企业化经营情况的通报》(1950年9月),《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中册第20页,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尽管都是亏损,但公营报纸和私营报纸的境遇大有区别。公营报纸的亏损甚为严重,如1949年底,“仅据《人民日报》等16家报纸不完全统计,每年赔耗即达5000万斤小米”,但他们能够得到不同形式的财政补贴,“凡在实行上述办法后仍不能自给的报纸,均由政府新闻行政部门与财政部门在审核报社预算后实行定期,定额的补贴制度”;(注:《中共中央批转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党组“关于全国报纸经理会议的报告”》(1949年12月30日),《文件汇编》上册,第294页。)号召实行企业化经营之后,“其确有困难不能自给者,亦应据实呈报新闻总署,请求批准补贴,并将赔耗减至最低限度。”(注:《中宣部关于报纸实行企业化经营情况的通报》(1950年9月),《文件汇编》中册第20页。)公营报纸经营不善亦无关门的危险;而私营报纸则要艰难的多。

      二、从私营公助到公私合营

      中共给私营报纸们开了两张药方:一是经济扶助(即私营公助),二是公私合营。

      自进入城市不久,中共对部分私营报纸实行扶助政策。1949年11月31日,中宣部致电华东局宣传部:“私营报纸及公私合营报纸,在现阶段,有其一定的必要,故应有条件予以扶助”;并要求华东局宣传部扶助《大公报》:“拨给适当数目纸张,作为公股投入该报。”(注:转引自孙旭培《解放初期对旧新闻事业的接收和改造》。)这种经济扶助有别于银行贷款,直接作为股份投入,使得私营报纸的产权结构开始发生转变。上海《大公报》解放初期销售16万份,(注:这个数字来自于当时大公报副总编辑李纯青的回忆,见李纯青《笔耕五十年》第536页,三联书店1994年版。另一种说法是,上海大公报最高发行量为8万份,见《上海新闻史(1850-1949)》第1092页,马光仁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版。)“后逐年减少,1952年下降到6.3万份,广告收入大减,仅为4年前的40%。(注:此处数字有待核实。李纯青在1986年7月写的《战后〈大公报〉见闻》记载的数字为:“四年后为四年前4%奇”(《笔耕五十年》第536页);在1986年末写的《为评价大公报提供史实》则为“四年后为四年前40%”(载《大公报人忆旧》第320页,周雨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出入甚大,疑为印刷脱误。)1950年9月时其亏损折合今币16.55万元左右,到1952年10月止共赔累达今币40多万元,按当时牌价大约等于20万美元。《大公报》财力薄弱,事实上1950年已经发不出薪水,买不进纸张,只好向政府告贷。1950年7月《大公报》开始实行公私合营,当时新闻总署指示,不正式对外宣布也不故意否认这一改变,但在大公报社内部是公开的。1951年向政府借款总额已超过《大公报》总资本一半以上。(注:本段有关《大公报》数字除另注明外,皆引自李纯青《为评价大公报提供史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