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视角下农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以河南省沈丘县为例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晓峰(1973-),男,河南周口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范国睿(1964-),男,山东平度人,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办公室主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教育的“升学转化”功能、教育政策上的城市取向及城市华进程的滞后,三者交互作用使得农村教育发展成为“离农教育”,严重偏离其应有的本义。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根本出路,更多地在于教育系统之外的因素。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491(2002)01-0050-04

      一、调查:渴望“离农”与拒绝“近农”

      高考是一个“分水岭”,对于农家子弟来说尤其是这样。考上大学就意味着他们变成了城市人,而考不上大学就意味着仍是农村户口与农民身份。但这些落榜者已经是被知识与城市动员起来的人,有着在城市生活的强烈愿望,重回乡土对他们是一种精神酷刑。于是,他们有的找门路,做些农业之外的事情,而大部分人则干脆一走了之,去城市打工。沈丘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属周口地区,面积1082平方公里,人口116.9万,其中乡村人口103.3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全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大致相同。据笔者在沈丘县北郊乡的调查,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外出打工的比例高达90%以上。

      那些考上大学的农家子弟,毕业后有幸把档案和户口落在城市并谋得一份正式工作的自不必说,而对于那些没能在城市找到正式工作的毕业生来说,不管其本人是否愿意,按规定被分配回生源所在地。关于大学毕业生分回县里的情况,沈丘县人事局和教委人事科提供给笔者的情况如表1所示:

      表1.沈丘县近几年大专以上毕业生分配情况:

      年份大专

      本科

      非师范口 师范口 

       非师范口 师范口

      1997年

       39167

       9   7

      1998年

       55147

       17

       

      4

      1999年

       45139

       7  13

      2000年

       31100

       5  1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这里的统计数字,以户口和档案关系回到本县为准;第二,其中包括定向生、委培生;第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中,还包括为数不少的电大生,如仅在师范口每年就有近40人是电大毕业生。教委人事科的负责同志还告诉笔者,该县近几年每年至少需要150名师范本科生,但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际供给量不足需求量的1/10,原因是他们不愿回到县里工作。其实不仅是本科毕业生,就连大专甚至中专毕业生都不愿回县工作。对他们来说,回到县里或乡镇,就离农村更近了一步。他们从内心深处是不愿接近农村的,如果留不了大城市,也要想办法留在中等城市;留不了中等城市,也要想办法留在小城市;底线是不回县城或乡镇。

      笔者一位高中时的同学,1996年毕业于洛阳医专。起初她想进周口市的某医院,托关系走后门,折腾了一年多时间也没能如愿。后来又托关系进县人民医院,仍是没有结果。她的家境还算不错,父亲在村里开了一个诊所,按说她可以在诊所里帮忙做些事情,可她不肯。即使是给县城里的亲戚看孩子也不愿呆在农村。2000年农历岁末,她告诉我刚应聘到离家70多公里远的一个乡镇卫生院工作。我想,如果她一毕业就打算进乡镇卫生院甚至是县人民医院,中间也许不会有这么多波折。这种假设之所以没能出现,原因不外乎觉得城市好,想留在城市工作。只是四年的折磨把这种“城市情结”消耗殆尽。

      对于没能在城市落户和找到正式工作的毕业生,还有一种情况不能忽视——直接外出打工。按规定,他们的户口和档案关系首先转到周口地区,然后再转到沈丘县。但由于不愿回到县里,或担心回到县里找不到工作,于是每年都存在为数不少的一批人,他们根本就不回县里报到,而直接外出打工。据县人事局的许老师告诉笔者,这类直接外出打工者1998年有近40人,1999年有50多人,2000年有100多人,他们中不仅有中专毕业生,也有大专和本科毕业生。还有一些人,虽然到县人事部门报了到,但由于没能找到工作,或者虽然找到了工作但不满意,而依然选择了离开家乡去城市里漂泊。

      笔者大学时的四位同学(本科学历),毕业后由于没能在城市找到工作,被分配到了生源所在地。由于不愿回去,他们便应聘到深圳的一所民办学校工作。应聘时对方告诉他们不能解决户口和档案关系,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选择了离开家乡。谈及原因,除“城市情结”外,其中一位同学这样说:回到家乡,办什么事情都要靠关系,而在城市,虽然也有关系网存在,但在许多情况下更看重个人能力,能更有发展前途。他的看法相当具有代表性。对于那些毫无门路和社会关系的毕业生来讲,他们宁愿在外打工漂泊,也不愿回到乡村。

      在20世纪的20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曾有这样一段话:“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前面是万丈悬崖,同志们务须把马勒住,另找生路。”[1]

      然而,直到今天,我们似乎还没有走出一条“生路”。

      二、分析与思考:农村教育以其对农村的背离促进着自身的发展

      笔者认为,农村教育发展成为“离农”教育,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的“升学转化”功能、教育政策上的城市取向及城市化进程的滞后三者交互作用的结果。

      (一)教育的“升学转化”功能

      我国长期存在着城乡二元格局,城乡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因而,跳出农门,进入城市工作就成为无数农家子弟上学的初衷和为之奋斗的目标。接受教育是实现这种转化的首要条件,于是许许多多的农家子弟纷纷走进学校,期望自己有一天能考上大学,实现做城里人的梦想。然而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及出于社会需要各级各类人才的考虑,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也对人进行着筛选。对广大农家子弟而言,唯有通过严格的升学考试,才能跨越“非农”的门槛。

      应该说,教育的“升学转化”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着眼于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升学转化”对促进农村教育自身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正是由于存在着通过升学“转化”为城里人的可能性,客观上激发了农家子弟接受教育的无形力量,而且这一无形力量是巨大的。可以说,多少年来,农村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农村教育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都深受“升学转化”的影响。农家子弟凭借“升学转化”的人数愈多,毕业后的工作和各方面的待遇愈好,便愈刺激农村教育的发展。

相关文章: